一种变压器自动取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9425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压器自动取油装置,属于变压器运维技术领域,其包括:基座、阀盖旋拧机构、阀芯旋拧机构、驱动机构以及传动组件;其中,所述阀盖旋拧机构和所述阀芯旋拧机构均转动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阀芯旋拧机构与所述阀盖旋拧机构之间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阀盖旋拧机构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变压器自动取油装置结构紧凑,方便在空间狭小的工作环境中使用,其安装于运维取油机器人的机械臂末端,可由机械臂对自动取油装置的位置与姿态进行控制,以实现对变压器自动取油,能够降低人工作业强度,提高取油效率及作业时的安全性。提高取油效率及作业时的安全性。提高取油效率及作业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自动取油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运维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变压器自动取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变压器运维中会定期取油样进行油化试验,以了解运行中绝缘油的品质和性能。对变压器取油样时,为了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运维人员将进行不停电作业,即带电取油。传统人工不停电取油方式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高、工作环境恶劣,易受气象环境干扰影响,且属于高空、高危、高强度作业。带电取油进入绝缘斗臂车时代后,作业人员的触电、高处跌落等不安全因素虽有所降低,但工具性能、作业环境等还对人身和设备安全有较大影响。
[0003]绝缘斗臂车带电作业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直接作业阶段:该阶段对作业电工的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要求较高,作业电工需穿戴好绝缘防护用具在工作斗内操控绝缘斗臂车至高空作业位置,用手直接作业。因处在高空、高电压作业环境中,若作业电工稍有疏忽或绝缘防护不足就会发生高处坠落、触电等安全事故。第二阶段是遥控机械臂阶段:作业电工和机械臂系统同在工作斗内,电工操作绝缘斗臂车至高空作业位置,电工通过操控机械手柄把作业意图传达给机械臂(手),代替人手进行作业,该种作业方式下,作业电工仍处于高空且系统自动化水平较低,易受环境干扰,也存在高处坠落风险。
[0004]但是,目前还没有针对变压器取油阀特殊设计结构的运维取油机器人末端的自动取油装置,以在保证油品质量的前提下完成自动取油操作。其次,由于主变土建要求使得变压器周围环境复杂、空间相对狭小,且取油阀设计结构比较特殊,现有技术中取油装置采用液压三爪或六爪的形式,较为笨重,体积大,不利于完成主变的自动取油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自动取油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压器自动取油装置,其包括:基座、阀盖旋拧机构、阀芯旋拧机构、驱动机构以及传动组件;其中,
[0007]所述阀盖旋拧机构和所述阀芯旋拧机构均转动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阀芯旋拧机构与所述阀盖旋拧机构之间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
[0008]所述阀盖旋拧机构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阀盖旋拧机构包括阀盖旋拧转轴和阀盖旋拧套筒,所述阀盖旋拧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上,所述阀盖旋拧套筒固设于所述阀盖旋拧转轴的前端,所述阀盖旋拧转轴的后端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
[0010]所述阀芯旋拧机构包括阀芯旋拧转轴和阀芯旋拧套筒,所述阀芯旋拧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上,所述阀芯旋拧套筒固设于所述阀芯旋拧转轴的前端;
[0011]所述阀盖旋拧转轴与所述阀芯旋拧转轴间隔设置,且所述阀盖旋拧转轴的轴线平
行于所述阀芯旋拧转轴的轴线,所述阀芯旋拧转轴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阀盖旋拧转轴传动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两个同步带轮和一个同步带,两个所述同步带轮分别固设在所述阀盖旋拧转轴和所述阀芯旋拧转轴上,两个所述同步带轮之间通过所述同步带连接传动。
[0013]优选地,所述基座上间隔设置有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所述阀盖旋拧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座上,所述阀芯旋拧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轴承座上。
[0014]优选地,所述阀盖旋拧套筒上设有与阀盖上的卡接头相匹配的第一卡接槽,所述阀芯旋拧套筒上设有与阀芯上的卡接头相匹配的第二卡接槽。
[0015]优选地,所述阀芯旋拧转轴的中心开设有取油通道,所述取油通道贯穿所述阀芯旋拧转轴后端面和所述第二卡接槽。
[0016]优选地,所述取油通道靠近所述第二卡接槽的一端开设有油管连接槽,所述油管连接槽用于与阀芯的出油管相连接。
[0017]优选地,所述油管连接槽的内周壁上设有密封圈。
[0018]优选地,所述阀芯旋拧转轴的后端设有宝塔接头,所述宝塔接头用于与取油软管相连接。
[0019]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变压器自动取油装置,设有分别对变压器取油阀的阀盖和阀芯进行旋拧操作的阀盖旋拧机构和阀芯旋拧机构,阀芯旋拧机构与阀盖旋拧机构之间通过传动组件传动连接,通过驱动机构驱动阀盖旋拧机构转动可带动阀芯旋拧机构同时转动,从而使自动取油装置结构更加紧凑,可实现整体结构的小型化,以方便在空间狭小的工作环境中使用。该自动取油装置可通过基座安装于运维取油机械人的机械臂的末端,由机械臂对自动取油装置的位置与姿态进行控制,以实现对变压器自动取油,能够降低人工作业强度,提高取油效率,以及提高作业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1]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
[0022]图1示出了变压器取油阀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示出了变压器取油阀的阀盖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变压器自动取油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变压器自动取油装置中阀芯旋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变压器自动取油装置旋拧阀盖时的状态图。
[0027]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变压器自动取油装置旋拧阀芯时的状态图。
[0028]图中:1、基座;11、第一轴承座;12、第二轴承座;2、阀盖旋拧机构;21、阀盖旋拧套筒;211、第一卡接槽;3、阀芯旋拧机构;31、阀芯旋拧套筒;311、第二卡接槽;32、阀芯旋拧转轴;33、取油通道;331、油管连接槽;34、宝塔接头;4、驱动机构;5、传动组件;51、同步带轮;52、同步带;6、取油阀;61、阀盖;62、阀芯;621、出油管;63、阀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
[003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压器自动取油装置,参见图3,该变压器自动取油装置包括:基座1、阀盖旋拧机构2、阀芯旋拧机构3、驱动机构4以及传动组件5。其中,所述阀盖旋拧机构2和所述阀芯旋拧机构3均转动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阀芯旋拧机构3与所述阀盖旋拧机构2之间通过所述传动组件5传动连接;所述阀盖旋拧机构2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驱动机构4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该变压器自动取油装置用于安装变压器运维取油机器人的机械臂的末端,其阀盖旋拧机构2可用于自动旋拧开取变压器取油阀的阀盖61,阀芯旋拧机构3可用于自动旋拧开取变压器取油阀的阀芯62,由于阀芯旋拧机构3通过传动组件5与阀盖旋拧机构2传动连接,驱动机构4在驱动阀盖旋拧机构2转动时,可同时驱动阀芯旋拧机构3转动,从而减少驱动机构4设置数量,使自动取油装置结构更加紧凑,实现自动取油装置的结构小型化,以方便机械臂操作以及在狭小空间内使用。
[0031]参见图1和图2,图1和图2为该变压器自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自动取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阀盖旋拧机构、阀芯旋拧机构、驱动机构以及传动组件;其中,所述阀盖旋拧机构和所述阀芯旋拧机构均转动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阀芯旋拧机构与所述阀盖旋拧机构之间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阀盖旋拧机构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自动取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旋拧机构包括阀盖旋拧转轴和阀盖旋拧套筒,所述阀盖旋拧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上,所述阀盖旋拧套筒固设于所述阀盖旋拧转轴的前端,所述阀盖旋拧转轴的后端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阀芯旋拧机构包括阀芯旋拧转轴和阀芯旋拧套筒,所述阀芯旋拧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上,所述阀芯旋拧套筒固设于所述阀芯旋拧转轴的前端;所述阀盖旋拧转轴与所述阀芯旋拧转轴间隔设置,且所述阀盖旋拧转轴的轴线平行于所述阀芯旋拧转轴的轴线,所述阀芯旋拧转轴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阀盖旋拧转轴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自动取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两个同步带轮和一个同步带,两个所述同步带轮分别固设在所述阀盖旋拧转轴和所述阀芯旋拧转轴上,两个所述同步带轮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罡龚宇佳黄小华杨国泰应斯胡坤芳袁田吴永康卫卓王欣盛侯晓娜张明魏志雄齐青峰金亮饶明鹏邓先生姚艺新李庭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