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脑血管护理用介入导管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9401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脑血管护理用介入导管固定器,固定座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活动座连接口,每个活动座连接口内均可拆卸的滑动连接有一个活动座;活动座上设置有U型导管插接孔,每个U型导管插接孔的大小均不相同,每个活动座连接口内设置有两个导管贯穿孔;活动座连接口内设置有多个弹性定位件,活动座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弧形定位槽,弹性定位件的一端弹性卡接于弧形定位槽内;活动座与活动座连接口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弹簧,随着活动座逐渐深入的滑入活动座连接口内,第一弹簧被逐渐压缩。本发明专利技术安装更加轻松,当患者身体局部发生动作导致导管被拉扯时,既能保证导管的稳定,也可以实现导管的有效移动。现导管的有效移动。现导管的有效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脑血管护理用介入导管固定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心脑血管护理用介入导管固定器。

技术介绍

[0002]心脑血病患者进行血管介入导管治疗都是要将很长的导管插入人体内,由于导管很长,为了使导管顺利的进入身体内,需要将位于外部的导管进行固定,一般采用医用胶布粘贴固定。众知,医用胶布粘贴的范围较小,只能粘贴细小软质导管,且不能够长时间的进行固定,如果胶布脱落导管滑动,会增加患者的痛苦,现有的导管固定装置中有的使用带有固定板的固定带,由于固定板较硬,放置在患者身体上会增加患者的不舒适感。而有的粘胶带固定装置没有导管固定插孔,导管容易发生位置移动,影响患者的治疗,且不同患者的体质不同,患者身上的血管粗细都不相同,在给不同患者运用介入方法治疗时,要运用不同粗细的导管,这也给导管的固定带来很大难题。
[0003]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11383361U的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用以解决上述描述中存在的问题,但是,该技术上设置了固定导管用的弹性带,针对软质导管,依然会压迫导管,影响导管的流通性,而且,在实际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脑血管护理用介入导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活动座(2)和固定带(3),固定座(1)的下端为平面结构,固定座(1)的两侧均连接有固定带(3);所述固定座(1)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活动座连接口(101),每个活动座连接口(101)内均可拆卸的滑动连接有一个活动座(2);所述活动座(2)上设置有U型导管插接孔(201),每个U型导管插接孔(201)的大小均不相同,每个活动座连接口(101)内设置有两个导管贯穿孔(102),两个导管贯穿孔(102)分别与U型导管插接孔(201)的进口和出口同轴设置;所述活动座连接口(101)内设置有多个沿其两端方向分布的弹性定位件(4),活动座(2)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弧形定位槽(202),弹性定位件(4)的一端弹性卡接于弧形定位槽(202)内;所述活动座(2)与活动座连接口(101)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弹簧(5),随着活动座(2)逐渐深入的滑入活动座连接口(101)内,第一弹簧(5)被逐渐压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脑血管护理用介入导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2)的一端设置有弹簧安装槽,弹簧安装槽位于U型导管插接孔(201)的进口和出口之间,第一弹簧(5)安装于弹簧安装槽内;所述活动座连接口(101)的中部设置有滑动连接于弹簧安装槽内的圆形抵接柱(103),且圆形抵接柱(103)与第一弹簧(5)相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心脑血管护理用介入导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安装槽内固定有限位杆(203),第一弹簧(5)套接于限位杆(203)外,限位杆(203)的一端穿出至弹簧安装槽外且连接有螺杆(204),螺杆(204)的直径大于限位杆(203)的直径,且螺杆(204)的直径小于第一弹簧(5)的内径;所述圆形抵接柱(103)朝向活动座(2)的一端设置有与螺杆(204)匹配连接的螺纹孔(104),螺纹孔(104)的内侧设置有圆形避让孔(105),圆形避让孔(105)的内径大于螺纹孔(104)的内径;当第一弹簧(5)与圆形抵接柱(103)相抵接时,螺杆(204)穿过螺纹孔(104)并设置于圆形避让孔(105)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心脑血管护理用介入导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天赐杨春莲黄旭
申请(专利权)人: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