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RPE细胞转染的脂质纳米颗粒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9353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7
本申请公开一种适于RPE细胞转染的脂质纳米颗粒和脂质纳米颗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于RPE细胞转染的脂质纳米颗粒及其应用


[0001]本说明书涉及生物医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于RPE细胞转染的脂质纳米颗粒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脂质纳米颗粒(Lipid NanoParticles,以下简称LNP)递送系统,是以胆固醇、辅助磷脂、阳离子脂质、聚乙二醇化脂质为主要组成成分,包裹核酸物质形成纳米颗粒,从而把基因递送到细胞内的一种递送系统。因LNP组成成分仿生自细胞膜,所以其安全性、生物兼容性好。LNP目前是临床上非常优良的基因递送载体,尤其是针对碱基数量多的mRNA等核酸物质。LNP通过其组成成分的比例变化以及组分的不同物质选择,可以高效靶向地针对不同细胞进行基因的递送。
[0003]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以下简称RPE),是由单层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ells,以下简称RPE细胞)组成,其位于视网膜和脉络膜之间。RPE在眼部的正常生理活动及眼部健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不仅是血

视网膜屏障的组成之一,控制物质的进出及免疫豁免。而且其分泌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以下简称VEGF),尤其是VEGFA(VEGF的一种)对脉络膜内血管的生长起重要作用。
[0004]年龄相关黄斑变性疾病(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以下简称AMD),是一种获得性视网膜变性疾病,尤其好发于老年人群体。通过非新生血管(玻璃膜疣及RPE异常)和新生血管紊乱的形成导致严重的中央视力损害。其中非新生血管型即萎缩性或干性AMD,新生血管型即渗出性或湿性AMD(以下简称wAMD)。wAMD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浸润到视网膜中,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视力。CNV的生长受到VEGFA的调控。通过降低眼部VEGFA的含量,导致CNV的萎缩,从而控制病情发展乃至治愈。
[0005]RPE细胞会大量分泌VEGFA到靠近脉络膜一侧,以维持脉络膜血管的正常生长。对于wAMD患者,RPE细胞分泌的VEGFA反而成了帮凶,促进CNV的发展。因此,限制RPE细胞的VEGFA分泌是治疗wAMD的最重要手段。目前临床上治疗方案是注射VEGFA的中和抗体,如雷珠单抗等。但是抗体在体内会代谢,不能长期维持,因此需要频繁注射(2

3个月一次)。而另一种处于临床试验的疗法是用AAV(腺相关病毒)递送VEGFA单克隆抗体的mRNA到RPE细胞,使其源源不断产生VEGFA的中和抗体。因此一次注射即可明显治疗wAMD。但是AAV递送的mRNA起效慢,往往要几周甚至几十周才能产生足够的VEGFA中和抗体,而且AAV进入体内还会产生免疫反应。虽然免疫反应比较轻微,但是对于需要二次注射AAV情况,第二次以后注射AAV会因免疫反应而导致无法正常递送基因。AAV也因为大小的限制,对于超过5 Kbp以上的基因无法递送。
[0006]基于此,开发更加高效,特异的RPE细胞递送系统,是眼科基因疗法非常重要的一个工具。从而对眼科基因治疗的发展,尤其是针对RPE细胞引起的疾病,其产生非常巨大的促进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脂质纳米颗粒

核酸复合物,用于递送眼科疾病的药物进入RPE细胞。
[0008]本申请提供一种适于RPE细胞转染的脂质纳米颗粒,所述脂质纳米颗粒的原料包括甾族脂质、阳离子脂质、辅助脂质和聚乙二醇化脂质,所述甾族脂质、辅助脂质、阳离子脂质和聚乙二醇化脂质的摩尔比为37:10:51~51.5:1.5~2;所述甾族脂质选自胆固醇或β

谷甾醇中至少一种,所述辅助脂质选自心磷脂或DSPC中至少一种,所述阳离子脂质选自SM102、DOTAP或ALC

0315中至少两种,所述聚乙二醇化脂质选自DSPE

PEG

Biotin、DMG

PEG或PEG

叶酸中至少一种,所述阳离子脂质包括可电离阳离子脂质和永久性阳离子脂质,所述可电离阳离子脂质与永久性阳离子脂质的摩尔比为25~50:10~25。
[0009]本申请还提供上述的脂质纳米颗粒的用途,为用于作为核酸的递送载体。
[0010]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脂质纳米颗粒

核酸复合物,所述脂质纳米颗粒

核酸复合物包括核酸及上述的脂质纳米颗粒,所述核酸装载于所述脂质纳米颗粒中。
[0011]本申请还提供上述的脂质纳米颗粒

核酸复合物用于基因编辑的用途。
[0012]本申请还提供上述的脂质纳米颗粒

核酸复合物在制备治疗眼部相关疾病药物中的用途。
[0013]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于将核酸递送至细胞的方法,包括将上述的脂质纳米颗粒

核酸复合物与细胞接触。
[0014]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基因编辑方法,包括将上述的脂质纳米颗粒

核酸复合物与含有待编辑基因的细胞接触。
[0015]本申请还提供DSPE

PEG

Biotin在制备上述的脂质纳米颗粒和上述的脂质纳米颗粒

核酸复合物中的用途。
[0016]本说明书实施例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1)脂质纳米颗粒

核酸复合物可以将核酸递送至细胞,使核酸转染率接近100%;(2)通过使用脂质纳米颗粒

核酸复合物将目标核酸递送至细胞,可使相关基因编辑效率达到78%;(3)通过使用脂质纳米颗粒

核酸复合物将目标核酸递送至细胞,可使相关碱基编辑效率达到56%。
附图说明
[0017]本申请将以示例性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将通过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并非限制性的,其中:图1为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一至方案八的组成成分图;图2为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九至方案十六的组成成分图;图3为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方案十七至方案二十二的组成成分图;图4为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脂质纳米颗粒

核酸复合物转染率柱状分析图;图5为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脂质纳米颗粒

核酸复合物转染效果流式分析图;图6为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脂质纳米颗粒

核酸复合物碱基编辑效率柱状分析图;
图7为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脂质纳米颗粒

核酸复合物基因编辑效率柱状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的一些示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于RPE细胞转染的脂质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质纳米颗粒的原料包括甾族脂质、阳离子脂质、辅助脂质和聚乙二醇化脂质,所述甾族脂质、辅助脂质、阳离子脂质和聚乙二醇化脂质的摩尔比为37:10:51~51.5:1.5~2;所述甾族脂质选自胆固醇或β

谷甾醇中至少一种,所述辅助脂质选自心磷脂或DSPC中至少一种,所述阳离子脂质选自SM102、DOTAP或ALC

0315中至少两种,所述聚乙二醇化脂质选自DSPE

PEG

Biotin、DMG

PEG或PEG

叶酸中至少一种,所述阳离子脂质包括可电离阳离子脂质和永久性阳离子脂质,所述可电离阳离子脂质与永久性阳离子脂质的摩尔比为25~50:10~2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质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电离阳离子脂质和永久性阳离子脂质的摩尔比为30~41.5:10~2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质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电离阳离子脂质和永久性阳离子脂质的摩尔比为41~41.5:10。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脂质纳米颗粒的用途,为用于作为核酸的递送载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为基因编辑用核酸。6.一种脂质纳米颗粒

核酸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质纳米颗粒

核酸复合物包括核酸及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脂质纳米颗粒,所述核酸装载于所述脂质纳米颗粒中。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脂质纳米颗粒

核酸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质纳米颗粒与所述核酸的摩尔比为4~8;和/或,所述核酸包括DNA或RNA中至少一种。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脂质纳米颗粒

核酸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质纳米颗粒与所述核酸的摩尔比为6。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脂质纳米颗粒

核酸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NA包括反义RNA、saRNA、mRNA、lncRNA、miRNA、siRNA、piRNA、sgRNA、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天宏赖琪
申请(专利权)人:辑康科技珠海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