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眩膜的雾度测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9274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眩膜的雾度测试方法,关于膜测试技术领域,用于检测防眩膜的内雾度和外雾度,所述方法使用一种膜层测试结构,膜层测试结构包括防眩膜层和可直接贴合于防眩膜层上的辅助测试层,所述防眩膜层具有由防眩粒子形成的凹凸不平的防眩表面;所述辅助测试层具有可直接贴合于所述防眩表面上的柔性粘合面,且光线可透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测试方法,通过选取可直接贴合于防眩膜层上且折射率与之匹配的辅助测试层来与防眩膜层贴合形成用于检测的膜层测试结构,简化了测量步骤,节约测量周期;同时,通过控制辅助测试层与防眩膜层的贴合角度等参数,可有效控制贴合质量,避免贴合面出现气泡的缺陷。贴合面出现气泡的缺陷。贴合面出现气泡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眩膜的雾度测试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是关于膜测试
,特别是关于一种防眩膜的雾度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飞速的进步与发展,防眩膜(Anti

glareFilms,简称“AG膜”)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设备及汽车领域,用于解决由于光线不能发生漫反射而带来眩光效果,眩光不但会影响我们的视觉效果,严重的可能会存在安全隐患。而防眩膜包括三个主要成分:光散射颗粒、粘合树脂和基材。防眩膜是通过在基材上涂覆光散射颗粒和粘合树脂的溶液制成的,待溶剂蒸发后涂层表面因光散射颗粒而变得粗糙不平,进而起到防眩光效果。
[0003]对于防眩膜而言,由其表面粗糙度引起的雾度称为外雾度。相反,内部雾度是由颗粒和树脂的折射率不同引起的,内雾度和外雾度构成防眩膜的总雾度。当内雾度或外雾度增加时,光散射的效果都会增强,眩光效果得到抑制。然后内雾度虽有助于减少从内部发出的“眩光”,但图像显示效果会变得发白,并且所看到的黑色浓度会随着内部雾度的增加而降低。因此,根据不同的场景和使用需求,防眩膜的内、外雾度设计对于显示技术来说是重要的,进而其内、外雾度的检测也显得十分重要。
[0004]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1045119B,公开了一种表面处理膜及其偏光片,通过控制内雾度与总雾度的比例,从而使表面处理膜具有优异的防眩功能和抗“闪点”功能,特别适用于高精细的液晶面板表面。其采用丝棒等涂布仪器在AG膜表面涂布一层透明涂层。需使用有机溶剂和丙烯酸单体或低聚物混合制成新的涂布液,再选用合适丝棒控制涂层厚度,再经过烘箱干燥和UV光固化,以达到将AG膜的表面凸凹粒子填平,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内雾度测试。上述测试内雾度的操作繁琐,且耗费的时间较长,不宜于量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眩膜的雾度测试方法,可简化测量步骤,节约测量时间,并且保证测量精度。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眩膜的雾度测试方法,用于检测防眩膜的内雾度和外雾度,所述方法使用一种膜层测试结构,所述膜层测试结构包括防眩膜层和辅助测试层;
[0007]所述防眩膜层具有由防眩粒子形成的凹凸不平的防眩表面;
[0008]所述辅助测试层具有可直接贴合于所述防眩表面上的柔性粘合面,且光线可透过;
[0009]所述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1)测量防眩膜层的总雾度:将防眩膜层裁剪成符合测试的尺寸,然后放入雾度计中测量,即可得到防眩膜层的总雾度,记为Haze


[0011]2)贴合辅助测试层:将辅助测试层整体呈倾斜状且柔性粘合面朝向防眩膜层的防眩表面,然后用贴合辊将倾斜面的底部压至防眩表面上并保持恒定压力向前推进贴合辊,
同时所述辅助测试层的未贴合区域朝向贴合辊前进方向的相反侧后拉,直至辅助测试层完全贴合至所述防眩表面上,得到用于检测的膜层测试结构;
[0012]3)测量防眩膜层的内雾度:将上述膜层测试结构裁剪成符合测试的尺寸,然后放入雾度计中测量,即可得到所述防眩膜层的内雾度,记为Haze


[0013]4)获得防眩膜层的外雾度:将防眩膜层的总雾度减去防眩膜层的内雾度即可得到防眩膜层的外雾度,即Haze

=Haze


Haze


[0014]其中,步骤2)中所述辅助测试层的未贴合区域所在的平面与所述防眩膜层的未贴合区域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5
°
~135
°

[0015]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防眩膜层中防眩粒子的折射率记为N1,所述辅助测试层的折射率记为N2,|N1-N2|≤0.01。
[001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贴合辊的压力为50~100N,推进走速为0.02~0.03m/s。
[0017]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测试层的厚度为防眩膜层中防眩粒子粒径的1.5~3.5倍。
[0018]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测试层为OCA胶膜层。
[001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OCA胶膜层未贴合时两侧设有离型膜,其中:
[0020]步骤2)中在OCA胶膜层贴合之前需将其一侧的离型膜去掉作为柔性粘合面;
[0021]步骤3)中测量防眩膜层的内雾度时,还需将OCA胶膜层另一侧的离型膜去掉。
[002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所述辅助测试层的未贴合区域朝向贴合辊前进方向的相反侧后拉的拉力为40~90N。
[002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防眩膜层的总雾度测量之前,需使用清洁液对所述防眩膜层的防眩表面进行清洁,所述清洁液为无水乙醇。
[002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所述贴合辊推进时所在的平面与防眩膜层已贴合区域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0
°
~50
°

[0025]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使用一种贴合装置,所述贴合装置的上端设置有喷洒机构、辅助测试层安装机构和贴合机构,所述贴合机构位于喷洒机构和辅助测试层安装机构之间。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防眩膜的雾度测试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7]1、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可直接贴合于防眩膜层的防眩表面上的辅助测试层,尤其是一种OCA胶膜,简化了测量步骤,节约了测量周期。
[0028]2、本专利技术在贴合可透光的辅助测试层时,通过对贴合辊的贴合压力、贴合角度及辅助测试层的未贴合区域所在的平面与所述防眩膜层的未贴合区域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的合理控制,保证辅助测试层贴合在防眩膜侧凹凸不平的防眩表面上时能够实现紧密贴合,无气泡,保证内、外雾度测量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一种防眩膜的雾度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0030]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膜层结构示意图一。
[0031]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防眩膜的雾度测试方法的贴合角度示意图。
[0032]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膜层结构示意图二。
[0033]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膜层结构示意图三。
[0034]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贴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7是图6中A处结构示意图。
[0036]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贴合装置的半剖图。
[0037]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贴合装置的后视图。
[0038]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贴合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0039]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40]1‑
防眩膜层,2

辅助测试层,3

贴合辊,4

安装座,401

传送装置,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眩膜的雾度测试方法,用于检测防眩膜的内雾度和外雾度,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使用一种膜层测试结构,所述膜层测试结构包括防眩膜层和辅助测试层;所述防眩膜层具有由防眩粒子形成的凹凸不平的防眩表面;所述辅助测试层具有可直接贴合于所述防眩表面上的柔性粘合面,且光线可透过;所述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测量防眩膜层的总雾度:将防眩膜层裁剪成符合测试的尺寸,然后放入雾度计中测量,即可得到防眩膜层的总雾度,记为Haze

;2)贴合辅助测试层:将辅助测试层整体呈倾斜状且柔性粘合面朝向防眩膜层的防眩表面,然后用贴合辊将倾斜面的底部压至防眩表面上并保持恒定压力向前推进贴合辊,同时所述辅助测试层的未贴合区域朝向贴合辊前进方向的相反侧后拉,直至辅助测试层完全贴合至所述防眩表面上,得到用于检测的膜层测试结构;3)测量防眩膜层的内雾度:将上述膜层测试结构裁剪成符合测试的尺寸,然后放入雾度计中测量,即可得到所述防眩膜层的内雾度,记为Haze

;4)获得防眩膜层的外雾度:将防眩膜层的总雾度减去防眩膜层的内雾度即可得到防眩膜层的外雾度,即Haze

=Haze


Haze

;其中,步骤2)中所述辅助测试层的未贴合区域所在的平面与所述防眩膜层的未贴合区域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5
°
~135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膜的雾度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膜层中防眩粒子的折射率记为N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佩强刘世琴吕敬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日久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