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系统及控制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9156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冷却系统及控制器,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壳体和与所述冷却壳体连接的冷却模块;所述冷却壳体中设置有进水水道、第一冷却水道和出水水道;所述冷却模块中设置有第二冷却水道;所述进水水道与所述第一冷却水道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水道与所述第二冷却水道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二冷却水道的出水端与所述出水水道连通。本申请的冷却系统设有冷却壳体和冷却模块,冷却壳体中的水道和冷却模块中的水道连通,使得冷却系统的结构更为集中,水道的布置简单;应用冷却系统的控制器,能够有效节省空间,冷却系统能够同时对电源管理模块、功率模块和电容模块进行冷却。功率模块和电容模块进行冷却。功率模块和电容模块进行冷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却系统及控制器


[0001]本申请涉及驱动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冷却系统及控制器。

技术介绍

[0002]控制器具有集成度高的优点,能够减少在整车安装中的空间占用,但集成度越高的控制器,其散热功能越差,因此需要在控制器中设置冷却系统对其中的发热部件进行冷却。由于控制器中有多个发热部件,因此需要设置多个冷却部件分别对每个发热部件进行散热,导致冷却系统的体积较大,冷却水道交错复杂,水密性极易收到影响,同时也影响控制器的集成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体积较小、水道集中的冷却系统及控制器。
[0004]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壳体和与所述冷却壳体连接的冷却模块;
[0005]所述冷却壳体中设置有进水水道、第一冷却水道和出水水道;
[0006]所述冷却模块中设置有第二冷却水道;
[0007]所述进水水道与所述第一冷却水道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水道与所述第二冷却水道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二冷却水道的出水端与所述出水水道连通。
[0008]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壳体中设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的腔壁凸起于所述冷却壳体的底板上,所述第一冷却水道形成在所述收容腔的腔壁内。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冷却水道的出水端设置有储水堵件,所述储水堵件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冷却水道的高度的二分之一并且小于所述第一冷却水道的高度。
[0010]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壳体包括壳体和水道隔板;
[0011]所述水道隔板密封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底板下,所述进水水道、所述第一冷却水道和所述出水水道形成在所述壳体和所述水道隔板之间。
[0012]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和所述水道隔板之间还设置有连接水道,所述连接水道与所述第一冷却水道和所述第二冷却水道连通。
[0013]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壳体还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
[0014]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从所述壳体的侧板伸出所述壳体外,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底板连接,以使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进水水道连通;
[0015]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从所述壳体的侧板伸出所述壳体外,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底板连接,以使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出水水道连通。
[0016]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控制器,包括电源管理模块、功率模块、电容模块和如前所述的冷却系统;
[0017]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安装在所述冷却壳体背离所述冷却模块的一侧,所述第一冷却
水道用于冷却所述电源管理模块;
[0018]所述功率模块和所述电容模块安装在所述冷却壳体连接有所述冷却模块的一侧,所述电容模块紧贴所述冷却壳体的表面安装,所述第一冷却水道用于冷却所述电容模块;
[0019]所述功率模块紧贴所述冷却模块安装,所述第二冷却水道用于冷却所述功率模块。
[0020]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电路板、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的变压器和多个场效应管;
[0021]所述冷却壳体中设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的腔壁凸起于所述冷却壳体的底板上,所述第一冷却水道形成在所述收容腔的腔壁内;
[0022]所述变压器安装到所述收容腔中,所述场效应管紧贴所述收容腔的腔壁外表面安装。
[0023]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模块双层安装壳,所述双层安装壳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功率模块安装在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之间;
[0024]所述第二冷却水道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壳内的第一水道和设置在所述下壳内的第二水道,所述第一水道的入水端和所述第二水道的入水端均与所述第一冷却水道连通,所述第一水道的出水端和所述第二水道的出水端均与所述出水水道连通。
[002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道和所述第二水道内设置有导流冷却翅片。
[002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冷却水道包括设置在所述冷却模块中的冷却腔,所述冷却腔与所述第一冷却水道和所述出水水道连通;
[0027]所述冷却腔设有开口,所述功率模块的上表面密封安装到所述冷却腔的所述开口中。
[0028]进一步地,所述功率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子模块;
[0029]所述冷却腔包括至少一个冷却腔,每个所述子模块的上表面密封安装到一个所述子冷却腔的所述开口中;
[0030]所述第二冷却水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冷却模块中的进水腔和出水腔,所述进水腔与每个所述冷却腔和所述第一冷却水道连通,所述出水腔与每个所述冷却腔和所述出水水道连通。
[0031]进一步地,所述功率模块的上表面安装有导流冷却翅片。
[003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3]本申请的冷却系统设有冷却壳体和冷却模块,冷却壳体中的水道和冷却模块中的水道连通,使得冷却系统的结构更为集中,水道的布置简单;
[0034]应用冷却系统的控制器,能够有效节省空间,冷却系统能够同时对电源管理模块、功率模块和电容模块进行冷却。
附图说明
[0035]参见附图,本申请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003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冷却系统的爆炸图;
[0038]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冷却系统的壳体的仰视图;
[0039]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控制器的局部剖面图;
[0040]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控制器的爆炸图;
[0041]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控制器的仰视图;
[0042]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控制器的局部爆炸图;
[0043]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二中冷却模块的剖面图;
[0044]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三中控制器的爆炸图;
[0045]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三中控制器的局部爆炸图;
[0046]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三中控制器的爆炸图;
[0047]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三中控制器的局部爆炸图。
[0048]附图标记对照表:
[0049]冷却壳体001:壳体101、水道隔板102、第一连接口121、第二连接口122、冷却腔123、子冷却腔1231、进水腔124、出水腔125、进水水道01、第一冷却水道02、储水堵件21、出水水道03、收容腔04、金属夹板41、连接水道05、进水管06、出水管07;
[0050]电源管理模块002:电路板201、变压器202、场效应管203;
[0051]功率模块003;
[0052]电容模块004:导热板401;
[0053]双层安装壳005:上壳501、下壳502、第一水道503、第二水道504、第三连接口505、第四连接口506、导流冷却翅片507。
具体实施方式
[0054]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0055]容易理解,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申请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壳体和与所述冷却壳体连接的冷却模块;所述冷却壳体中设置有进水水道、第一冷却水道和出水水道;所述冷却模块中设置有第二冷却水道;所述进水水道与所述第一冷却水道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水道与所述第二冷却水道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二冷却水道的出水端与所述出水水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壳体中设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的腔壁凸起于所述冷却壳体的底板上,所述第一冷却水道形成在所述收容腔的腔壁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水道的出水端设置有储水堵件,所述储水堵件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冷却水道的高度的二分之一并且小于所述第一冷却水道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壳体包括壳体和水道隔板;所述水道隔板密封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底板下,所述进水水道、所述第一冷却水道和所述出水水道形成在所述壳体和所述水道隔板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和所述水道隔板之间还设置有连接水道,所述连接水道与所述第一冷却水道和所述第二冷却水道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壳体还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从所述壳体的侧板伸出所述壳体外,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底板连接,以使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进水水道连通;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从所述壳体的侧板伸出所述壳体外,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底板连接,以使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出水水道连通。7.一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管理模块、功率模块、电容模块和如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安装在所述冷却壳体背离所述冷却模块的一侧,所述第一冷却水道用于冷却所述电源管理模块;所述功率模块和所述电容模块安装在所述冷却壳体连接有所述冷却模块的一侧,所述电容模块紧贴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文韬黄伟刘建林骆汉军孙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