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8835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加工工艺装置,特别是一种焊接工装。包括底座、定位柱、垫块、压板、压紧螺栓、螺母和支撑块,底座的上平面、固定有n个定位柱,各定位柱的中心轴线在同一平面上,且该平面与底座的上平面和垂直;底座的上平面处至少还固定有两个压紧螺栓,每个压紧螺栓上依次套装有支撑块、压板和螺母,垫块放置在底座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焊接工装,只要第一次调整定位后,每次只要松开螺母取下压板更换被焊接工件就可以了,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装在长铜管上焊接铜套管操作简单方便,定位精度高,特别适于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加工工艺装置,特别是一种焊接工装
技术介绍
目前在铜管或铜合金管的焊接中,特别是在管材的横截面处焊接管材,定位问题很难解决,而一般采用人工凭经验定位焊接,对于有经验的老师傅虽然能使焊接质量达到要求,但工作效率很低,很难适应大批量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定位问题而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定位准确,适合批量生产的焊接工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焊接工装,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底座、定位柱、压板、压紧螺栓、压紧螺母和支撑块,底座的上平面、固定有n个定位柱,各定位柱的中心轴线在同一平面上,且该平面与底座的上平面和垂直;底座的上平面处至少还固定有两个压紧螺栓,每个压紧螺栓上依次套装有支撑块、压板和压紧螺母。 所述底座上设有倒T型槽,定位柱的下部设有螺纹,定位柱通过安装在底座的倒T型槽处的紧固螺母与底座紧固连接。 所述n个定位柱的n为18,且18个定位柱在底座的上平面处一定排列定距离设置。 所述底座的上平面处还设置有垫块。 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焊接工装,由于定位柱是通过螺栓紧固在底座上,通过调整螺栓在底座的螺栓槽的位置,可准确地保证定位柱之间的距离,而此距离即为在铜管上需焊接横向铜管的之间的距离,只要位置调整好,就可以确保焊接定位准确了。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方便,定位准确,特别适合批量生产的需要。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焊接工装的结构示意 图2是图1去掉压板后的B-B剖视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焊接工装的第一步工作状态示意 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焊接工装的第一步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2、3,一种焊接工装,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底座1、定位柱2、压板4、压紧螺栓5、压紧螺母6和支撑块7,底座1的上平面1-1、固定有n个定位柱2,各定位柱2的中心轴线在同一平面上,且该平面与底座1的上平面1-1垂直;底座1的上平面1-1上至少还固定有两个压紧螺栓5,每个压紧螺栓5上依次套装有支撑块7、压板4和压紧螺母6。所述底座1上设有倒T型槽,定位柱2的底部设有螺孔,定位柱2通过安装在底座1的倒T型槽处的紧固螺母8与底座1紧固连接。所述n个定位柱2的n为18,且18个定位柱2在底座1的上平面1-1处一定排列定距离设置。所述底座1的上平面处还设置有垫块3。 参见图4,本专利技术的焊接工装在使用时,首先根据设计需求调整定位柱2的数量和位置,我们在这里是要在一根长铜管上沿轴向等距离焊接18个横穿过长铜管的小的铜套管,因此,我们选用了 18个直径略小于铜套管的定位柱2,将其按图纸要求的铜套管之间的中心距离,通过安装在底座1的倒T型槽处的紧固螺母8紧固连接在底座1上,然后将被焊接的铜套管套在定位柱2上,再按照铜管的直径和铜套管的长度选择适合的支撑块7,为了使长铜管在焊接时更稳定可以增加垫块3,所述垫块3的与铜管接触面上可以设有放置铜管的凹槽,由于长铜管在需要焊接铜套管处已钻好孔,因此,只要将铜管放在垫块3上,并将铜管上的孔套在铜套管上,即保证了各铜套管,和长铜管之间焊接能准确定位,最后将压板4压在长铜管上,并旋动压紧螺母6,将压板4压紧长铜管,就可以开始焊接了,本专利技术的焊接工装,只要第一次调整定位后,每次只要松开螺母6取下压板更换被焊接工件就可以了 ,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工装在长铜管上焊接铜套管操作简单方便,定位精度高,特别批量生产。权利要求一种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定位柱(2)、压板(4)、压紧螺栓(5)、压紧螺母(6)和支撑块(7),底座(1)的上平面(1-1)、固定有n个定位柱(2),各定位柱(2)的中心轴线在同一平面上,且该平面与底座(1)的上平面(1-1)垂直;底座(1)的上平面(1-1)处至少还固定有两个压紧螺栓(5),每个压紧螺栓(5)上依次套装有支撑块(7)、压板(4)和压紧螺母(6)。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倒T型槽,定位柱(2)的下部设有螺纹,定位柱(2)通过安装在底座(1)的倒T型槽处的紧固螺母(8)与底座(1)紧固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定位柱(2)的n为18,且18个定位柱(2)在底座(1)的上平面(1-1)处,一字排列等距离设置。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平面处还设置有垫块(3)。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加工工艺装置,特别是一种焊接工装。包括底座、定位柱、垫块、压板、压紧螺栓、螺母和支撑块,底座的上平面、固定有n个定位柱,各定位柱的中心轴线在同一平面上,且该平面与底座的上平面和垂直;底座的上平面处至少还固定有两个压紧螺栓,每个压紧螺栓上依次套装有支撑块、压板和螺母,垫块放置在底座上。本专利技术的焊接工装,只要第一次调整定位后,每次只要松开螺母取下压板更换被焊接工件就可以了,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工装在长铜管上焊接铜套管操作简单方便,定位精度高,特别适于批量生产。文档编号B23K37/053GK101693330SQ20091003555公开日2010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4日专利技术者孟海萍, 张同伟, 梁园, 汪涌, 潘洋, 祁国平, 颜士忠 申请人:江苏贝德莱特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定位柱(2)、压板(4)、压紧螺栓(5)、压紧螺母(6)和支撑块(7),底座(1)的上平面(1-1)、固定有n个定位柱(2),各定位柱(2)的中心轴线在同一平面上,且该平面与底座(1)的上平面(1-1)垂直;底座(1)的上平面(1-1)处至少还固定有两个压紧螺栓(5),每个压紧螺栓(5)上依次套装有支撑块(7)、压板(4)和压紧螺母(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同伟汪涌孟海萍祁国平颜士忠潘洋梁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贝德莱特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