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换速结构的摆线液压马达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摆线马达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换速结构的摆线液压马达。
技术介绍
[0002]摆线马达在行走机械上使用越来越广,一般的行走机械均要求双速功能,摆线马达的换速是通过改变马达排量来实现的,即通过控制马达的配油机构,从400cc排量直接切换为200cc,这种切换方式存在冲击大,换速不稳定,舒适感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摆线液压马达换速时,切换方式存在冲击大,换速不稳定,舒适感差的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换速结构的摆线液压马达,在切换速度时是马达产生等比例的排量增加或者减少,减少换速排量切换时的冲击,提高换速的稳定性,提高换速时的舒适感。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换速结构的摆线液压马达,包括马达组件和双速阀组件,所述马达组件包括马达壳体、配流盘和配油阀,所述配油阀安装在马达壳体内,且与马达壳体连接,所述配流盘安装在配油阀的一侧,且与配油阀相配合,所述双速阀组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换速结构的摆线液压马达,包括马达组件(100)和双速阀组件(200),所述马达组件(100)包括马达壳体(101)、配流盘(102)和配油阀(103),所述配油阀(103)安装在马达壳体(101)内,且与马达壳体(101)连接,所述配流盘(102)安装在配油阀(103)的一侧,且与配油阀(103)相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速阀组件(200)包括:双速阀体(201),所述双速阀体(201)与马达壳体(101)相连接,所述双速阀体(201)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双速阀体(201)内设阀体腔室;双速阀芯(202),所述双速阀芯(202)安装在所述阀体腔室内,所述双速阀芯(202)与双速阀体(201)滑动配合或滑动连接,所述双速阀芯(202)两端设有双速阀弹簧(203);所述双速阀体(201)上设有m个油腔,m≥2,其中有n个油腔是高压油腔,n≥1,e个油腔是低压油腔,e≥1,n+e=m;通过所述双速阀芯(202)沿轴向移动来控制高压油腔和低压油腔的进油与回油;所述配油阀(103)上设有k个油孔,k≥2,所述m个油腔中的每一个油腔与k个油孔中的至少一个油孔连通,k个油孔中的每一个油孔都只对应与一个油腔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换速结构的摆线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腔室内设有多个环形槽(204),多个所述环形槽(204)沿双速阀芯(202)的轴向分布,通过双速阀芯(202)沿轴向的移动控制环形槽(204)通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换速结构的摆线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速阀体(201)上设有六个油腔,分别为第一油腔(205)、第二油腔(206)、
…
、第五油腔(209)和第六油腔(210),所述配油阀(103)上设有十六个油孔,分别为第一油孔(112)、第二油孔(113)、
…
、第十五油孔(126)和第十六油孔(127),第一油孔(112)、第五油孔(116)、第九油孔(120)和第十三油孔(124)均与第一油腔(205)连通,第三油孔(114)和第十一油孔(122)均与第二油腔(206)连通,第七油孔(118)和第十五油孔(126)均与第三油腔(207)连通,第十六油孔(127)和第八油孔(119)均与第四油腔(208)连通,第四油孔(115)和第十二油孔(123)均与第五油腔(209)连通,第二油孔(113)、第六油孔(117)、第十油孔(121)和第十四油孔(125)均和第六油腔(2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立平,张明,覃耀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立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