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混合交通流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8631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交通流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目标路网中各路段交通流量、各路段通行时间以及各起止点组合匹配的非准入交通流量,确定预设离线控制周期内的第一关系式;在所述第一关系式满足第一约束条件时,确定各路段交通流量的目标取值;其中,所述第一约束条件包括流量分配约束、第一道路容限约束、信号灯时间约束、信号灯相位差约束、路段通行时间约束以及第一关系式取值约束;根据各路段交通流量的目标取值,确定各路段信号灯的绿灯亮起时长,以实现目标路网内的混合交通流控制。本技术方案解决了混合交通流的过饱和现象难以有效消除问题,可以在提高路网信号控制协同性的同时,大大降低通行成本。成本。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交通流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混合交通流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居民出行需求的快速增加,交通拥堵频繁出现在各级城市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信号控制作为城市路口交通管理的一种简便手段,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为了实现交叉口的有序组织,信号控制平台将不同车流划分为一系列无冲突的相位,为各相位依次分配交叉口的通行权。当交通需求超过了路网的通行能力并产生交通流溢出时,交通将进入过饱和状态。在过饱和状态下,车流无法在绿灯时间内消散,信号控制策略将会失效。
[0003]目前,消除过饱和的方式主要通过协同信号控制策略。但是,由于交通状态的描述和控制策略的优化十分复杂,现有的协同信号控制策略通常是以路网中的主干路为对象进行设计的,难以有效消除过饱和现象,不能实现系统全面的协同信号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合交通流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混合交通流的过饱和现象难以有效消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交通流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目标路网中各路段交通流量、各路段通行时间以及各起止点组合匹配的非准入交通流量,确定预设离线控制周期内的第一关系式;其中,所述起止点组合是基于目标路网的入口和出口确定的;所述路段包括交叉口路段、连接路段、入口路段和出口路段;在所述第一关系式满足第一约束条件时,确定各路段交通流量的目标取值;其中,所述第一约束条件包括流量分配约束、第一道路容限约束、信号灯时间约束、信号灯相位差约束、路段通行时间约束以及第一关系式取值约束;根据各路段交通流量的目标取值,确定各路段信号灯的绿灯亮起时长,以实现目标路网内的混合交通流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分配约束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分配约束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分配约束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分配约束包括:其中,w表示起止点组合索引,表示起止点组合集合,d
w
表示起止点组合w匹配的准入交通流量,表示起止点组合w匹配的非准入交通流量,r表示起止点组合w中的路径索引,表示起止点组合w中的路径集合,表示所有起止点组合的可行路径集合,f
r
表示起止点组合中路径r上的交通流量,ij表示路段起点为节点i和路段终点为节点j的路段,表示路段集合,表示路段ij与路径r的关联关系,π
ij
表示路段ij的交通流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道路容限约束包括: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道路容限约束包括:其中,β∈(0,1)表示缓冲参数,表示入口节点集合,表示出口节点集合,表示交叉口集合,表示连接节点n1和节点n2之间位于交叉口外的路段集合,ij表示路段起点为节点i和路段终点为节点j的路段,π
ij
表示路段ij的交通流量,表示节点n1至节点n2路段的车道数量,h
f
表示混合交通流的平均车头时距,T
C
表示信号灯的信号控制周期,g
ij
表示在路段ij的绿灯时间,表示交叉口路段集合,L
ij
表示位于交叉口路段ij的车道数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灯时间约束包括: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灯时间约束包括:
所述信号灯相位差约束包括:所述信号灯相位差约束包括:所述信号灯相位差约束包括:所述信号灯相位差约束包括:所述信号灯相位差约束包括:所述信号灯相位差约束包括:所述信号灯相位差约束包括:其中,表示交叉口集合,n表示交叉口索引,m表示相位索引,相位1表示第一对向左转相位,相位2表示第一对向直行相位,相位3表示第二对向左转相位,相位4表示第二对向直行相位,表示交叉口n相位m的绿灯时间,G
min
表示最小绿灯时间,G
max
表示最大绿灯时间,g
ij
表示在路段ij的绿灯时间,表示交叉口n相位m的混合交通流行驶方向集合,T
C
表示信号灯的信号控制周期,表示交叉口n相位m的相位差,θ
i
表示节点i的相位差,表示信号控制的周期性描述参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段通行时间约束包括交叉口路段约束、连接路段约束、出口路段约束以及入口路段约束;所述交叉口路段、连接路段、出口路段以及入口路段是基于路段起点和路段终点的节点类型确定的;所述节点类型包括分离节点、汇合节点、入口节点和出口节点;所述交叉口路段的路段终点为分离节点,路段起点为同一交叉口的汇合节点;所述连接路段的路段终点为汇合节点,路段起点为相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萌陈湘冬郭娅明林犀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