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力输送管道支撑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8545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力输送管道支撑支座,包括支架、顶升座组件、调平组件和管道接头组成,两个柱塞缸筒对称固定于密封箱内腔两侧,每个柱塞缸筒的杠杆上端分别连接立柱,每个立柱的上端固定有支座,两个支座分别用于支撑热力管道的管端头,在每个柱塞缸筒靠内一侧壁分别固定有横筒,各横筒内匹配套装有活塞且连接有自由活塞杆,两个自由活塞杆同时固定于一个平衡调节板上,在密封箱的侧壁设置穿孔并固定有螺母,其在各螺母内安装有调节螺杆,各调节螺杆的内端支撑在平衡调节板的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节并确保相邻热力管道端部受力平衡,消除不利因素,确保热力管道连接的可靠性并提高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力输送管道支撑支座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供热管道支撑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热力输送管道支撑支座。

技术介绍

[0002]热力管网又称热力管道,从锅炉房、直燃机房、供热中心等出发,从热源通往建筑物热力入口的供热管道。多个供热管道形成管网。在城镇供热管网构建过程中,供热管道主管道通常为敷设和支管道大多通过支架支座固定,但该种支架支座方式使得供热管道在运行时产生较大的轴向内力,使供热管道中的换向区域、笔直接头区或笔直变径区域等薄弱位置的既定区域,该既定区域往往应力较大,甚至应力超标,仅通过补偿器对热力管道接头连接,虽然能够消除两者轴向伸缩力,但并不能完全消除两者侧向应力,尤其是当管道敷设于高支架、悬臂支架或通行管沟内时,目前出现有采用滚动支座或使用减摩材料的滑动支座,但当管道运行时有垂直位移且对邻近支座的荷载影响较大时,现有通过采用弹簧支座或弹簧吊架仅能够对热力管道端部具有缓冲功能,但不能完全消除因受力不平衡而可能出现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热力管道支撑支座普遍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力输送管道支撑支座,包括支架(1)、顶升座组件(2)和管道接头组成(6),管道接头组成(6)包括热力管道(61)、补偿连接结构(64)、防护铁皮(62)和保温层(65),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座组件(2)包括密封箱(21)、立柱和支座(25),还包括调平组件(3),所述调平组件(3)包括柱塞缸筒(31)、横筒(33)、自由活塞杆(34)、平衡调节板(35)和调节螺杆(36),所述密封箱(21)固定在支架(1)的顶部,两个所述柱塞缸筒(31)对称固定于密封箱(21)内腔两侧,每个柱塞缸筒(31)的缸杆(32)的上端分别连接所述立柱,且各立柱分别贯穿于密封箱(21)顶部穿孔,每个立柱的上端固定有支座(25),两个支座分别用于支撑热力管道(61)的管端头(63),在每个柱塞缸筒(31)靠内一侧壁分别固定有横筒(33),各横筒(33)内匹配套装有活塞,各活塞连接有自由活塞杆(34),横筒(33)内位于其活塞外侧的腔体与相应柱塞缸体底部连通,两个自由活塞杆(34)同时固定于一个平衡调节板(35)上,在所述密封箱(21)的左右两侧壁固定有螺母,在各螺母内安装有调节螺杆(36),安装结束后将各调节螺杆(36)的内端支撑在平衡调节板(35)的表面,对平衡调节板(35)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输送管道支撑支座,其特征在于,支架(1)包括支撑杆(11)、底座(12)和顶座板(13),支撑杆(11)的下端与底座(12)固定,支撑杆(11)的上端中部固定有顶座板(13),底座(12)通过膨胀丝固定于地面上,顶座板(13)周边设置装配孔,密封箱(21)底部的底板(22)周边通过螺栓与所述顶座板(13)固定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输送管道支撑支座,其特征在于,立柱包括支柱隔热层(23)和立柱刚性杆(2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输送管道支撑支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杰蒋雪王瑞鑫韩媛媛牛武林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煜昊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