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自驱动剖面测量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8330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海洋环境观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水下自驱动剖面测量传感器,包括电机动力舱和浮力调节舱,电机动力舱顶部与浮力调节舱底部固定连接;能量收集装置,设置在电机动力舱的外壁上,用于将周围环境中的振动机械能以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数据采集部,用于采集海洋环境数据和水下自驱动剖面测量传感器的姿态数据;深度调节部,深度调节部设置在电机动力舱和浮力调节舱之间,用于控制下潜和上浮;通信部,用于接收指令和发送信息;储能装置,用于储存收集装置并产生的电能并向数据采集部、深度调节部、通信部和控制电路进行供电。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合理利用周围环境中的能量,将振动机械能和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有利于长期观测。和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有利于长期观测。和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有利于长期观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自驱动剖面测量传感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洋环境观测
,尤其涉及一种水下自驱动剖面测量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海洋水文观测大多数使用锚定式浮标或潜标以及海洋剖面浮标、水下滑翔机等设备来获取海洋水文剖面数据。
[0003]现有观测设备都需要携带大量的电池包来给整个系统供电,维持系统在水下长期的观测需求,体积大,投放和回收成本高。随着海洋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但在对海洋进行长期探测的过程中,现有观测设备面临着能源供应等方面的挑战。尤其是对于海洋表层以下的观测,传统的能源供给技术如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存在着能量难以收集、电池更换麻烦等困难。因此,亟需一种可以利用工作时周围环境的太阳能以及海洋环境中的振动,将太阳能和振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进行储存以利于长期观测的水下自驱动剖面测量传感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下自驱动剖面测量传感器,以解决上述问题,达到合理利用周围环境中的能量,将振动机械能和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以利于长期观测的目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水下自驱动剖面测量传感器,包括:电机动力舱和浮力调节舱,所述电机动力舱的顶部与所述浮力调节舱的底部固定连接;能量收集装置,所述能量收集装置设置在所述电机动力舱的外壁上,用于将周围环境中的振动机械能以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数据采集部,所述数据采集部设置在所述浮力调节舱内,用于采集海洋环境数据和所述水下自驱动剖面测量传感器的姿态数据;深度调节部,所述深度调节部设置在所述电机动力舱和浮力调节舱之间,用于控制所述水下自驱动剖面测量传感器的下潜和上浮;通信部,所述通信部设置在所述浮力调节舱的内侧顶部,用于接收指令和发送信息;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数据采集部、动力调节部和所述通信部的运转;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设置在所述电机动力舱的内侧底部,用于储存所述能量收集装置产生的电能并向所述数据采集部、深度调节部、通信部和所述控制电路进行供电。
[0006]优选的,所述能量收集装置包括固定套设在所述电机动力舱上的内固定环,所述内固定环的外侧壁上通过若干连接板同轴线固定连接有隔离环,所述内固定环和所述隔离环的上下两端面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
之间形成空腔,所述上固定板上设置有光能收集部和振动能收集部,所述隔离环与所述空腔之间设置有旋转能量收集部。
[0007]优选的,所述旋转能量收集部包括转动套设在所述隔离环外侧的保护环,所述保护环远离所述隔离环的侧壁上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若干导流叶片,所述保护环靠近所述隔离环的侧壁上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若干旋转磁铁,所述内固定环远离所述电机动力舱的侧壁上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若干金属悬臂梁的一端,若干所述金属悬臂梁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方形磁铁,若干所述方形磁铁位于所述空腔内且与若干所述旋转磁铁对应设置,若干所述金属悬臂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压电片,所述压电片与所述储能装置电性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振动能收集部包括若干扇形压电片,所述扇形压电片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扇形金属基板,若干所述扇形金属基板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固定板的上表面,若干所述扇形压电片等间距分布在所述上固定板上且与储能装置电性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光能收集部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固定板上表面的光伏板和嵌设在所述浮力调节舱侧壁上的导电金属片,所述光伏板通过所述导电金属片与所述储能装置电性连接,若干所述光伏板和若干所述扇形压电片间隔分布在所述上固定板上。
[0010]优选的,所述深度调节部包括竖向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动力舱内的减速电机,所述浮力调节舱的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滚珠丝杆的一端,所述滚珠丝杆竖向转动连接在所述电机动力舱内,所述滚珠丝杆上传动连接有滚珠丝杆螺母,所述滚珠丝杆螺母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浮力调节舱的底部且与所述活塞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电机与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部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动力舱内侧底部的温度探头、压力探头和固定连接在所述浮力调节舱内侧顶部的姿态传感器,所述温度探头、压力探头和所述姿态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通信部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浮力调节舱内侧顶部的通信模块和卫星天线,所述通信模块和所述卫星天线分别和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浮力调节舱和电机动力舱采用高强度铝合金筒,其主要作用是为数据采集部、动力调节部、通信部、控制电路和储能装置提供安全的运转环境,防止海水对设备的危害;能量收集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充分利用本专利技术的传感器运行时产生的海水冲击、涡激振动以及太阳光进行能量收集并转化为电能;深度调节部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控制浮力调节舱的体积来控制本专利技术的测量传感器在海水中的上浮和下沉,使水下观测任务能顺利完成。整体上,本专利技术可以充分回收工作时在周围环境中产生的振动机械能,并将振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进行储存,以及在海面漂流时收集环境中的太阳能以利于长期对海洋水文的观测,避免了更换电池的麻烦,同时,可以通过接收岸基发送的指令,自主完成观测的一系列任务。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
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传感器的主视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能量收集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光能收集部和振动能收集部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旋转能量收集部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温度探头和压力探头的位置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能量收集装置的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传感器电路系统组成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传感器电路控制逻辑流程图;其中,1、光伏板;2、导电金属片;3、扇形金属基板;4、扇形压电片;5、上固定板;6、旋转磁铁;7、导流叶片;8、保护环;9、隔离环;10、金属悬臂梁;11、方形磁铁;12、压电片;13、下固定板;14、内固定环;15、陶瓷滚珠;16、灌封槽;17、温度探头;18、压力探头;19、控制电路;21、减速电机;22、电机动力舱;23、能量收集装置;25、联轴器;27、滚珠丝杆螺母;28、滚珠丝杆;30、连接杆;32、储能装置;33、活塞;35、尾端导流罩;36、姿态传感器;37、通信模块;38、卫星天线;39、浮力调节舱。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自驱动剖面测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动力舱(22)和浮力调节舱(39),所述电机动力舱(22)的顶部与所述浮力调节舱(39)的底部固定连接;能量收集装置(23),所述能量收集装置(23)设置在所述电机动力舱(22)的外壁上,用于将周围环境中的振动机械能以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数据采集部,所述数据采集部设置在所述浮力调节舱(39)内,用于采集海洋环境数据和所述水下自驱动剖面测量传感器的姿态数据;深度调节部,所述深度调节部设置在所述电机动力舱(22)和浮力调节舱(39)之间,用于控制所述水下自驱动剖面测量传感器的下潜和上浮;通信部,所述通信部设置在所述浮力调节舱(39)的内侧顶部,用于接收指令和发送信息;控制电路(19),所述控制电路(19)用于控制所述数据采集部、动力调节部和所述通信部的运转;储能装置(32),所述储能装置(32)设置在所述电机动力舱(22)的内侧底部,用于储存所述能量收集装置(23)产生的电能并向所述数据采集部、深度调节部、通信部和所述控制电路(19)进行供电;所述能量收集装置(23)包括固定套设在所述电机动力舱(22)上的内固定环(14),所述内固定环(14)的外侧壁上通过若干连接板同轴线固定连接有隔离环(9),所述内固定环(14)和所述隔离环(9)的上下两端面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上固定板(5)和下固定板(13),所述上固定板(5)和所述下固定板(13)之间形成空腔,所述上固定板(5)上设置有光能收集部和振动能收集部,所述隔离环(9)与所述空腔之间设置有旋转能量收集部;所述旋转能量收集部包括转动套设在所述隔离环(9)外侧的保护环(8),所述保护环(8)远离所述隔离环(9)的侧壁上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若干导流叶片(7),所述保护环(8)靠近所述隔离环(9)的侧壁上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若干旋转磁铁(6),所述内固定环(14)远离所述电机动力舱(22)的侧壁上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若干金属悬臂梁(10)的一端,若干所述金属悬臂梁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方形磁铁(11),若干所述方形磁铁(11)位于所述空腔内且与若干所述旋转磁铁(6)对应设置,若干所述金属悬臂梁(10)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压电片(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川宋元杰王振通王晨张胜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