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盐响应的裂缝性油藏动态堵水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98330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油田开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盐响应的裂缝性油藏动态堵水方法及该方法的应用,制备了盐响应凝胶微球产品并通过调控注入水的矿化度来控制盐响应凝胶微球的粒径和强度,从而实现对裂缝的动态封堵。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方法基于盐响应凝胶微球在不同矿化度盐水中具有不同的粒径和强度,从而可以通过调控注入水的矿化度适时地控制凝胶微球在裂缝中的运移、封堵,确保在封堵裂缝水窜通道的同时,又保留了裂缝通道作为排油通道的功能,不仅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流体在油藏中的流动阻力,而且还可以更大范围地扩大注入水的波及体积,最终实现大幅度提高裂缝性油藏的注水开发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盐响应的裂缝性油藏动态堵水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油田开发
,涉及一种基于盐响应的裂缝性油藏动态堵水方法及该方法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裂缝性油藏在我国油田中占有重大比例,如长庆油田、延长油田等千万吨级特大型油田的主要区域均以该类油藏为主。在该类油藏中,由于裂缝普遍发育,导致注水开发易出现“裂缝性水窜”,油藏在短时期内从低含水期进入高含水期,油藏基质中的大量剩余油难以被有效开发。针对此问题,利用堵水技术合理封堵裂缝是最可靠的增产措施。由于裂缝既是重要的排油通道,也是水窜通道,封堵的焦点在于如何确保裂缝“堵而不死”。在传统的诸多堵水体系中,凝胶微球因集运移功能与封堵功能于一体,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裂缝的“堵而不死”,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高含水的裂缝性低渗透油藏。
[0003]对于传统的凝胶微球而言,其运移能力与封堵能力是对立统一的。运移能力强,要求凝胶微球强度低或者粒径小,这导致其封堵能力差。反之,封堵能力强,要求凝胶微球强度高或者粒径大,这导致其运移能力差。当前,由于难以准确定量平衡凝胶微球在裂缝中的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盐响应的裂缝性油藏动态堵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质量分数比例为丙烯酰胺1%~4%、阴离子烯类单体1%~4%、阳离子烯类单体1%~4%、纳米颗粒0.1%~0.6%、N,N
’‑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0.1%~0.5%、过硫酸盐0.01~0.03%、其余为水的组分混合,均匀搅拌并滴加NaOH调节pH值至中性,随后加入溶有Tween

80和Span

80的白油,搅拌、充入纯N2除氧、升温发生聚合反应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破乳,得到盐响应凝胶微球产品;步骤二.将步骤1所得到的盐响应凝胶微球产品配制成浓度范围为5~15%的盐响应凝胶微球溶液,用注入设备向裂缝性油藏中注入体积为裂缝体积倍的盐响应凝胶微球溶液,关停注入设备,随着裂缝性油藏中的地层水逐渐侵入盐响应凝胶微球溶液,凝胶微球的粒径不断增加、强度不断提升,直至稳定;步骤三.用注入设备向裂缝性油藏中注入模拟地层水,当出口端含水率增加至98%时,改为注入低矿化度盐水,关停注入设备,随着低矿化度盐水逐渐侵入盐响应凝胶微球溶液,凝胶微球的粒径不断减小、强度不断下降,直至可以在裂缝中顺利向前运移;其中,当25000mg/L≤模拟地层水的矿化度≤40000mg/L时,阴离子烯类单体使用丙烯酸;当模拟地层水的矿化度≥40000mg/L时,阴离子烯类单体使用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步骤四.用注入设备向裂缝性油藏中注入体积为裂缝体积倍的模拟地层水,关停注入设备,随着裂缝性油藏中的地层水逐渐侵入盐响应凝胶微球溶液,凝胶微球的粒径不断增加、强度不断提升,直至稳定;步骤五.重复步骤三和步骤四共n次,即可实现对整个裂缝性油藏的动态封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盐响应的裂缝性油藏动态堵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阳离子烯类单体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或者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纳米颗粒为金属类纳米材料、无机类纳米材料或有机类纳米材料;白油中的Tween

80质量分数比例为0.5%、Span

80质量分数比例为0.5%,白油与水的比例为1~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盐响应的裂缝性油藏动态堵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林清许星光陈梦雨王成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