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材料复合压铸模具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材料复合压铸模具制造方法,属于增材制造
技术介绍
[0002]4Cr5MoSiV1钢因具有高淬透性,出色的耐磨性以及优异的韧性和抗疲劳性能而广泛应用于各种热作模具和冷作模具。对于压铸模具而言,由于熔融材料被迫进入模具,然后迅速凝固形成零件,因此模具的有效冷却对于缩短周期时间至关重要。此外,零件冷却不足会导致较长的循环时间,并引入热引起的缺陷,例如疲劳和变形。虽然4Cr5MoSiV1钢具有出色的力学性能,但它的导热系数低(28.6J/m K),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其冷却能力。铜和4Cr5MoSiV1钢组成双金属复合结构有望发挥两者的优势,提供良好的耐磨性、出色的韧性、高强度和高导热性。然而铜和铁是有限互溶的,在铜上直接沉积4Cr5MoSiV1钢容易造成开裂。而镍与铜可以形成固溶体,可以将含镍的材料作为过渡层。因此,有必要利用增材制造技术,通过多材料复合实现具有高耐磨性、高韧性、高强度和高导热性的压铸模具的制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材料复合压铸模具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用退火态的T2铜块作为基体,机械加工至所需尺寸;步骤2、采用电弧增材制造的方法在基体上沉积Deloro 22镍基合金过渡层;步骤3、采用电弧增材制造的方法在Deloro 22过渡层上沉积18Ni300马氏体时效钢过渡层;步骤4、采用电弧增材制造的方法在18Ni300过渡层上沉积4Cr5MoSiV1钢强化层。步骤5、根据所需模具尺寸要求采用机械加工去除加工余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材料复合压铸模具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Deloro 22镍基合金过渡层厚度为10
‑
20mm,焊丝成分为:铬0
‑
1%,碳<0.05%,硅2.5%,硼1.4%,铁<0.1%,余量为镍,焊丝直径为1.6mm,电弧增材制造工艺参数为电流320A,电压34V,焊接速度10mm/s。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材料复合压铸模具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18Ni300马氏体时效钢过渡层厚度为5
‑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云龙,杜心伟,王猛,郭凯,魏艳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