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聚酯薄膜横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826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聚酯薄膜横拉装置,属于聚酯光学膜生产用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工作台、和聚脂薄膜,还包括:下加热机构,在对聚脂薄膜进行横向拉伸时,可以通过转动,对聚脂薄膜的下方进行旋转喷气加热,在下加热机构转动喷气加热的同时可以持续将加热喷气吸入,稍加冷却后朝聚脂薄膜被夹持部分喷射。该发明专利技术,在拉伸过程中,通过第一转动喷管、棱形喷气管和第二转动喷管对聚脂薄膜进行转动循环加热,可以有效避免聚脂薄膜拉伸前加热出现加热盲区,通过第一喷气孔和驱动叶轮组尺径的变化,使第一转动喷管各段通过第一喷气孔喷出的热气流量保持一致,实现了对聚脂薄膜整体的均匀加热效果。匀加热效果。匀加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聚酯薄膜横拉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酯光学膜生产用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学聚酯薄膜横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聚酯光学膜生产工艺中,横向拉伸是整个工艺中重要的环节,横向拉伸在此之前经历了纵向拉伸,同时分子在纵向中得到取向,拉伸温度是影响薄膜性能最主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了薄膜的机械性能、成模性,厚度的均匀性。薄膜在横向拉伸时通常在低温条件下进行拉伸,这有利于提高薄膜的机械性能,增大薄膜的热收缩率,但是低温拉伸很容易出现脱夹,破膜的问题,从非结晶到高聚物在不同温度下的应力变化关系中可以看出,随着拉伸温度的升高,片材的屈服强度下降,断裂伸长率由小变大,再有大变小,拉伸温度升高,则出现薄膜的公差差异,结晶型薄膜的雾度增大,严重的会出现薄膜拉伸破膜的现象。横向拉伸的区域分布也是重要的工艺条件,预热区、拉伸区的膜向温度一定要均匀稳定,否则会影响拉伸薄膜的厚度均匀性及拉伸的连续性。
[0003]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15661828U公开了一种聚酯光学膜横拉伸系统,针对现有的聚酯光学膜在横拉伸工作时,难以使拉伸各区域分布温度均匀稳定,严重影响拉伸薄膜的厚度均匀性及拉伸的连续性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机架和调幅气缸系统,机架上设置有拉伸系统入口和拉伸系统出口,调幅气缸系统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机架的外侧,调幅气缸系统靠近拉伸系统入口位置,导向轮为两个且安装在机架上并与对应的调幅气缸系统连接,拉伸系统入口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链轨。本技术具有自动化自动控制等优势,不仅满足了生产线工艺对控制提出的各种要求,而且运行稳定,不仅保证了产品的质量,而且还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现有技术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现有技术对聚酯光学膜进行预热加热时,聚酯光学膜被夹持的部分也会同时受到加热效果,导致聚酯光学膜被夹持部分在热应力作用下变软,进而导致在拉伸时,容易导致聚酯光学膜边缘部分形变,影响整体拉伸后的产品质量,严重时甚至容易导致聚酯光学膜被夹持部分在拉伸时出现变形和松脱,不仅造成产品损耗,还严重影响拉伸工作的正常进行。
[0004]如何专利技术一种光学聚酯薄膜横拉装置来改善这些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聚酯薄膜横拉装置,旨在改善现有技术对聚酯光学膜被夹持部分无法提供隔离和保护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聚酯薄膜横拉装置,包括固定工作台、和聚脂薄膜,还包括:下加热机构,在对聚脂薄膜进行横向拉伸时,可以通过转动,对聚脂薄膜的下方进
行旋转喷气加热,在下加热机构转动喷气加热的同时可以持续将加热喷气吸入,稍加冷却后朝聚脂薄膜被夹持部分喷射;上加热机构,在对聚脂薄膜记性横向拉伸时,通过设置于锥形喷嘴下方的驱动叶片降低喷出热气的流动速度,同时通过设置于上加热机构底部的锥形喷嘴在热气的驱动作用下转动朝聚脂薄膜的上表面持续喷出旋转的热气流。
[0007]优选地,固定工作台对称设置有两组,固定工作台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汽缸和第二驱动汽缸,第一驱动汽缸的气动伸缩轴固定安装有活动工作台,活动工作台的底部设置有供热管道,活动工作台的侧壁通过固定板固定安装有多组第三驱动汽缸,第二驱动汽缸通过软管对第三驱动汽缸的内部供应压缩气体;活动工作台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夹持块和固定喷气台,活动工作台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密封气动腔,密封气动腔的底部限位密封活动套接有密封驱动滑块,密封驱动滑块与密封气动腔的内部之间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固定喷气台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朝向固定夹持块的单向喷嘴;下加热机构包括第一转动喷管,第一转动喷管的一端与活动工作台通过轴承保持转动连接,且供热管道延伸进入活动工作台的内部与第一转动喷管的内腔相连通,第一转动喷管远离活动工作台一端的内侧壁开设有棱形限位滑槽,棱形限位滑槽的内侧壁限位密封活动套接有棱形喷气管,棱形喷气管的侧壁开设有多组均匀分布的第三喷气孔,棱形喷气管的外侧壁限位密封活动套接有第二转动喷管,第一转动喷管的轴心线通过多组与第一转动喷管内侧壁相连的固定杆固定安装有驱动连杆,驱动连杆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多组均匀分布的驱动叶轮组,第一转动喷管的外侧壁还开设有多组均匀分布的第一喷气孔,第一转动喷管的外侧壁与密封驱动滑块相对应的位置固定安装有一组弧形凸块。
[0008]优选地,第一转动喷管的内部空腔呈一组朝向第二转动喷管方向直径变小的圆台形空腔,且驱动叶轮组朝向第二转动喷管的方向整体尺寸逐渐变小,第一喷气孔朝向第二转动喷管方向尺径逐渐变大。
[0009]优选地,第二转动喷管的侧壁开设有均匀设计的第二喷气孔,第二喷气孔、第三喷气孔和末端尺径最大的第一喷气孔的内径保持一致。
[0010]优选地,密封气动腔的内腔通过一组管道与单向喷嘴的内部保持连通,且单向喷嘴和密封气动腔的内部均设置有单向阀,密封气动腔的侧壁设置有从密封气动腔的外部朝向密封气动腔内部方向流通的单向阀,单向喷嘴的内部设置有从密封气动腔内部朝向单向喷嘴外部方向流通的单向阀。
[0011]优选地,固定喷气台整体为疏松多孔结构材质构建。
[0012]优选地,固定夹持块的顶部和第三驱动汽缸底部的气动伸缩滑块的底部均设置有多组防滑垫条。
[0013]优选地,上加热机构包括固定管,固定管对称设计有两组,分别与两侧对称设计的活动工作台侧壁设置的固定板相固定连接,其中一组固定管的内腔与供热管道的内部相连通,两组固定管相贴近部分共同限位密封活动套接有一组连通喷管,连通喷管的侧壁底部开设有多组均匀分布的第四喷气孔,固定管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多组固定喷管,固定喷管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承,连接轴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锥形喷嘴,锥形喷嘴的底部开设有多组喷孔。
[0014]优选地,连接轴承的内侧壁通过多组固定杆连接有一组传动转轴,传动转轴的外
侧壁固定安装有驱动叶片。
[0015]优选地,锥形喷嘴为底大顶小的圆台形设计。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拉伸过程中,通过第一转动喷管、棱形喷气管和第二转动喷管对聚脂薄膜进行转动循环加热,可以有效避免聚脂薄膜拉伸前加热出现加热盲区,通过第一喷气孔和驱动叶轮组尺径的变化,使第一转动喷管各段通过第一喷气孔喷出的热气流量保持一致,实现了对聚脂薄膜整体的均匀加热效果,使聚脂薄膜的拉伸部分温度变化保持一致,可以使聚脂薄膜在拉伸时热收缩条件保持一致,避免不同区域聚脂薄膜的温差导致拉伸时出现开裂和拉伸不均匀,进而可以提升聚脂薄膜的拉伸时内部分子链结构拉伸效果的均匀性,提高聚脂薄膜拉伸后整体质量;在下加热机构对聚脂薄膜进行转动加热时,通过密封驱动滑块压缩密封气动腔内部气体,将第一转动喷管喷出的加热气体经过冷却后对被夹持部分的聚脂薄膜进行降温,降低聚脂薄膜夹持部分的热应力,防止聚脂薄膜被夹持部分在拉伸时出现变形变软导致脱离固定夹持块和第三驱动汽缸之间的夹持,可以保证聚脂薄膜边缘夹持部分在拉伸时的稳定性,提高聚脂薄膜整体拉伸时的拉伸效果和拉伸效率;通过锥形喷嘴底大顶小的锥形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聚酯薄膜横拉装置,包括固定工作台(1)、和聚脂薄膜(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加热机构(3),在对聚脂薄膜(5)进行横向拉伸时,可以通过转动,对聚脂薄膜(5)的下方进行旋转喷气加热,在下加热机构(3)转动喷气加热的同时可以持续将加热喷气吸入,稍加冷却后朝聚脂薄膜(5)被夹持部分喷射;上加热机构(4),在对聚脂薄膜(5)记性横向拉伸时,通过设置于锥形喷嘴(45)下方的驱动叶片(48)降低喷出热气的流动速度,同时通过设置于上加热机构(4)底部的锥形喷嘴(45)在热气的驱动作用下转动朝聚脂薄膜(5)的上表面持续喷出旋转的热气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聚酯薄膜横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工作台(1)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固定工作台(1)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汽缸(11)和第二驱动汽缸(12),所述第一驱动汽缸(11)的气动伸缩轴固定安装有活动工作台(2),所述活动工作台(2)的底部设置有供热管道(22),所述活动工作台(2)的侧壁通过固定板固定安装有多组第三驱动汽缸(21),所述第二驱动汽缸(12)通过软管对第三驱动汽缸(21)的内部供应压缩气体;所述活动工作台(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夹持块(23)和固定喷气台(27),所述活动工作台(2)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密封气动腔(24),所述密封气动腔(24)的底部限位密封活动套接有密封驱动滑块(25),所述密封驱动滑块(25)与密封气动腔(24)的内部之间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26),所述固定喷气台(27)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朝向固定夹持块(23)的单向喷嘴(28);所述下加热机构(3)包括第一转动喷管(31),所述第一转动喷管(31)的一端与活动工作台(2)通过轴承保持转动连接,且所述供热管道(22)延伸进入活动工作台(2)的内部与第一转动喷管(31)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一转动喷管(31)远离活动工作台(2)一端的内侧壁开设有棱形限位滑槽(36),所述棱形限位滑槽(36)的内侧壁限位密封活动套接有棱形喷气管(37),所述棱形喷气管(37)的侧壁开设有多组均匀分布的第三喷气孔(371),所述棱形喷气管(37)的外侧壁限位密封活动套接有第二转动喷管(32),所述第一转动喷管(31)的轴心线通过多组与第一转动喷管(31)内侧壁相连的固定杆固定安装有驱动连杆(33),所述驱动连杆(33)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多组均匀分布的驱动叶轮组(34),所述第一转动喷管(31)的外侧壁还开设有多组均匀分布的第一喷气孔(35),所述第一转动喷管(31)的外侧壁与密封驱动滑块(25)相对应的位置固定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思晨张厚禄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神能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