哌啶二酮衍生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8167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可以增加感兴趣蛋白的降解效果的PROTAC化合物,并且涉及可以用作PROTAC化合物的E3酶配体的新的哌啶二酮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哌嗪二酮衍生化合物对CRBN起作用并且因此可以用作与CRBN蛋白相关疾病的治疗剂(例如抗癌剂或免疫调节剂)。癌剂或免疫调节剂)。癌剂或免疫调节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哌啶二酮衍生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哌啶二酮衍生物化合物。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哌啶二酮衍生物化合物的PROTAC化合物。

技术介绍

[0002]PROTAC是PROtelysis TArgeting Chimera的缩写,是一种诱导靶蛋白(POI:感兴趣的蛋白)降解的技术。
[0003]PROTAC具有以下结构,其中POI配体和E3连接酶结合剂通过接头连接。POI配体具有能够结合至与疾病相关的POI的结构,并且E3连接酶结合剂具有能够结合E3连接酶的结构。
[0004]E3连接酶(E3酶)可以在POI上标记泛素(ubiquitin)并且这种泛素标记的POI被蛋白酶体降解。
[0005]当PROTAC化合物的POI配体与POI结合时,E3连接酶通过PROTAC化合物位于非常靠近POI的位置,因此建立了POI能被蛋白酶体去除的环境。
[0006]具体地,如果PROTAC化合物与涉及癌细胞增殖的POI结合,它可以诱导POI的降解并达到癌症治疗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技术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能够增强对POI的降解效果的PROTAC化合物。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可在PROTAC化合物中用作E3连接酶结合剂的新的哌啶二酮化合物。
[0009]【技术方案】
[0010]本专利技术涉及式1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0011][式1][0012][0013]其中,
[0014]X是氢、卤素、氨基、硝基、羟基、C1至C6直链或支链烷氧基、或包括氧或氮的4至8元杂环基,
[0015]Q1至Q4各自独立地是C

F、C

Cl、C

H、C

X或N,条件是Q1至Q4中的至少一个是C

X,
[0016]R1是氢、硝基、氨基、羰基、C1至C6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或被卤素取代的C1至C6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
[0017]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式1的化合物中,优选地,X是氢、氟、氯、溴、氨基、硝基、羟基、哌嗪
基基团、甲氧基或乙氧基,Q1至Q4各自独立地是C

H或C

X,并且R1是氢、氨基、甲基、乙基、环丙基或CF3。
[0018]更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是式1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选自由以下化合物组成的组:
[0019][0020]因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式1的化合物本身对CRBN起作用,所以其可有效地用作CRBN蛋白相关疾病(例如,抗肿瘤或免疫调节剂)的治疗。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式1的化合物可在包含POI配体、接头和E3连接酶结合剂的PROTAC化合物中用作E3连接酶结合剂。
[0022]因此,本专利技术涉及PROTAC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作为E3连接酶结合剂,具有式1的化合物连接至接头:
[0023][式1][0024][0025]其中,
[0026]X是氢、卤素、氨基、硝基、羟基、C1至C6直链或支链烷氧基、或包括氧或氮的4至8元杂环基,
[0027]Q1至Q4各自独立地是C

F、C

Cl、C

H、C

X或N,条件是Q1至Q4中的至少一个是C

X,
[0028]R1是氢、硝基、氨基、羰基、C1至C6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或被卤素取代的C1至C6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
[0029]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PROTAC化合物中,具有式1的化合物优选地选自由以下化合物组成的组:
[0030][0031]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PROTAC化合物中,式1的化合物和接头通过共价键彼此连接。尤其是,接头与式1的化合物的取代基X共价键合,或通过取代取代基X与式1的化合物共价键合。例如,接头可以(i)通过用接头取代式1的化合物的X而连接至式1的化合物,或(ii)通过将接头结合至式1的化合物的X的氮原子或氧原子而连接至式1的化合物。
[0032]因此,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PROTAC化合物中,式1的化合物通过X连接至接头。
[003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PROTAC化合物可以被设计为作用于核受体(例如,ER、AR、RAR等)、蛋白激酶(例如,Akt、c

Abl、BT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CDK9、c

Met、RIPK2、DAPK1、PSD

95等)、转录调节中的蛋白(例如,BRD4、Sir2、HDAC6、TRIM24、IKZH1/3、Smad3等)、调节蛋白(例如,CRABP

I/II、TACC3、AHR、FKBP12、ERRα、SHP2、X蛋白、PTPN11等)、神经退行性相关蛋白(例如,亨廷顿蛋白、Tau、a

共核蛋白、PSD

95等)、细胞代谢酶(例如,MetAP

2、DHODH)、融合蛋白(例如,Alk

融合蛋白、BCR

Abl,Brd

Nut、Ret

融合蛋白、HaloTags等)、突变蛋白(例如,Braf突变体、EGFR突变体和缺失、Kras突变体、TP53突变体和剪接变体等)、罕见变体蛋白(例如,EGFRdel19、P53剪接变体、融合蛋白等)等作为POI。因此,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PROTAC化合物中,将能够结合这种POI的化合物用作POI配体。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PROTAC化合物可以有效地用于治疗或预防与如上所述的POI相关的疾病。
[0034]在本专利技术的PROTAC化合物中,BRD4抑制剂或SHP2抑制剂可以是POI配体。优选地,该POI配体选自由以下化合物组成的组:
[0035][0036]在本专利技术的PROTAC化合物中,任何能够连接POI配体和式1的化合物的接头可以用作接头。优选地,式2至9中的任一种化合物用作接头:
[0037][式2][0038][0039][式3][0040][0041][式4][0042][0043][公式5][0044][0045][式7][0046]‑
Y

R2‑
R4‑
[0047][式8][0048]‑
(C=O)

R2‑
(C=O)

[0049][式9][0050]‑
R4‑
(C=O)

R2‑
[0051]其中,
[0052]n是具有0至10中任何一个的值的整数,
[0053]R4是4至8元芳基、杂芳基或杂环基团,
[0054]R2是

(CH2)m



(CH2)m

R4‑
(CH2)q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式1的化合物或其药用盐:[式1]其中,X是氢、卤素、氨基、硝基、羟基、C1至C6直链或支链烷氧基、或包括氧或氮的4至8元杂环基,Q1至Q4各自独立地是C

F、C

Cl、C

H、C

X或N,条件是Q1至Q4中的至少一个是C

X,R1是氢,硝基,氨基,羰基,C1至C6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或被卤素取代的C1至C6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1的化合物,其中X是氢、氟、氯、溴、氨基、硝基、羟基、哌嗪基基团、甲氧基或乙氧基,Q1至Q4各自独立地是C

H或C

X,并且R1是氢、氨基、甲基、乙基、环丙基或CF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1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式1的化合物选自由以下化合物组成的组:
4.一种PROTAC化合物或其药用盐,包含感兴趣蛋白(POI)配体、接头和E3连接酶结合剂,其中式1的化合物作为所述E3连接酶结合剂连接至所述接头:[式1]其中,X是氢、卤素、氨基、硝基、羟基、C1至C6直链或支链烷氧基、或包括氧或氮的4至8元杂环基,Q1至Q4各自独立地是C

F、C

Cl、C

H、C

X或N,条件是Q1至Q4中的至少一个是C

X,
R1是氢,硝基,氨基,羰基,C1至C6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或被卤素取代的C1至C6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ROTAC化合物,其中所述式1的化合物选自由以下化合物组成的组: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ROTAC化合物,其中所述接头:(i)通过替换所述式1的化合物的X连接至所述式1的化合物,或(ii)通过键合至所述式1的化合物的X的氮原子或氧原子连接至所述式1的化合物。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ROTAC化合物,其中所述POI配体是BRD4抑制剂或SHP2抑制剂。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ROTAC化合物,其中所述POI配体选自由以下化合物组成的组: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ROTAC化合物,其中所述接头是式2至式9中的化合物:[式2][式3][式4][式5][式7]

Y

R2‑
R4‑
[式8]
‑‑
(C=O)

R2‑
(C=O)

[式9]

(C=O)

R2‑
(C=O)

其中,n是0至10的整数,R4是4至8元芳基、杂芳基或杂环基团,R2是

(CH2)m



(CH2)m

R4‑
(CH2)q

、或

(C=O)

(CH2)m

(CONH)

(CH2)q

,R3是

(CH2)m



(CH2)m

R4‑
(CH2)q



(C=O)

(CH2)m

(CONH)

(CH2)q

、或直接键,其中,m和q各自独立地是0至10的整数,Y是

NR8‑


N(R8)

C(O)



C(O)

N(R8)



CHR8‑


O



S



S(O)



S(O)NR8‑


S(O)2‑


S(O)2NR8‑


C(=CH2)



CH=CH



C≡C

,R8是氢、C1至C6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或被卤素取代的C1至C6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PROTAC化合物,其中R4是吡咯烷或三唑。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ROTAC化合物,其中所述接头是式10或式11的化合物:[式10][式11]其中,b是0至20的整数,a是2或3,T1是

CH2‑


O

、或

CHR
g

,其中R
g
是C1‑
C4烷基,R6和R7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它们各自是联芳基、双杂环、杂环、双杂环或螺双杂环,其中,e是1至10的整数,x1、x2、x3和x4相同或不同,并且它们各自为C

H、C

N或C

R
i
,其中R
i


F、

Cl、

Br,以及w1和w2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它们各自是

(CH2)
k



(CH2)
k
‑1O

,或

(CH2)
k
NHR
h

,其中k是1至10的整数并且R
h
是C1至C4烷基。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PROTAC化合物,其中R6和R7各自独立地是下式的: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PROTAC化合物,其中所述接头选自由以下化合物组成的组:
14.一种式6的PROTAC化合物,包含感兴趣蛋白(POI)配体、接头和E3连接酶结合剂,其中所述接头通过共价键分别连接至所述POI配体和所述E3连接酶结合剂:[式6]其中,Z是连接至POI配体的接头,Q1至Q4各自独立地是C

F、C

Cl、C

H、C

Z、C

O

Z、C

NH

Z、或N,条件是Q1至Q4中的至少一个是C

Z、C

O

Z或C

NH

Z,R1是氢,硝基,氨基,羰基,C1至C4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或被卤素取代的C1至C4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PROTAC化合物,其中所述POI配体选自由以下化合物组成的组:
其中Z是接头。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PROTAC化合物,其中所述接头是式2至式9中的化合物:[式2][式3][式4][式5][式7]

Y

R2‑
R4‑
[式8]

(C=O)

R2‑
(C=O)

[式9]

R4‑
(C=O)

R2‑
其中,n是0至10的整数,R4是4至8元芳基、杂芳基或杂环基团,R2是

(CH2)m



(CH2)m

R4‑
(CH2)q

、或

(C=O)

(CH2)m

(CONH)

(CH2)q

,R3是

(CH2)m



(CH2)m

R4‑
(CH2)q



(C=O)

(CH2)m

(CONH)

(CH2)q

、或直接键,其中,m和q各自独立地是0至10的整数,Y是

NR8‑


N(R8)

C(O)



C(O)

N(R8)



CHR8‑


O



S



S(O)



S(O)NR8‑


S(O)2‑


S(O)2NR8‑


C(=CH2)



CH=CH



C≡C

,并且R8是氢,C1至C6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或被卤素取代的C1至C6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PROTAC化合物,其中所述接头选自由以下化合物组成的组: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PROTAC化合物,其中所述PROTAC化合物选自由以下化合物组成的组:
19.一种选自由以下化合物组成的组的化合物:3

(8

硝基
‑1‑
氧代酞嗪

2(1H)

基)哌啶

2,6

二酮;3

(8

硝基
‑1‑
氧代酞嗪

2(1H)

基)哌啶

2,6

二酮;3

(5

硝基
‑1‑
氧代酞嗪

2(1H)

基)哌啶

2,6

二酮;3

(5

氨基
‑1‑
氧代酞嗪

2(1H)

基)哌啶

2,6

二酮;3

(8


‑1‑
氧代酞嗪

2(1H)

基)哌啶

2,6

二酮;3

(5


‑1‑
氧代

1,2

二氢酞嗪
‑2‑
基)哌啶

2,6

二酮;3

(6


‑1‑
氧代酞嗪

2(1H)

基)哌啶

2,6

二酮;3

(7


‑1‑
氧代酞嗪

2(1H)

基)哌啶

2,6

二酮;3

(8


‑4‑
甲基
‑1‑
氧代酞嗪

2(1H)

基)哌啶

2,6

二酮;3

(8

氨基
‑4‑
甲基
‑1‑
氧代酞嗪

2(1H)

基)哌啶

2,6

二酮;3

(1

氧代
‑6‑
(哌嗪
‑1‑
基)酞嗪

2(1H)

基)哌啶

2,6

二酮;3

(1

氧代
‑7‑
(哌嗪
‑1‑
基)酞嗪

2(1H)

基)哌啶

2,6

二酮;3

(8

甲氧基
‑1‑
氧代酞嗪

2(1H)

基)哌啶

2,6

二酮;3

(7

甲氧基
‑1‑
氧代酞嗪

2(1H)

基)哌啶

2,6

二酮;3

(6

甲氧基
‑1‑
氧代酞嗪

2(1H)

基)哌啶

2,6

二酮;
3

(5

甲氧基
‑1‑
氧代酞嗪

2(1H)

基)哌啶

2,6

二酮;3

(6


‑1‑
氧代酞嗪

2(1H)

基)哌啶

2,6

二酮;和3

(1

氧代
‑8‑
(哌嗪
‑1‑
基)酞嗪

2(1H)

基)哌啶

2,6

二酮2HCl。20.一种选自由以下化合物组成的组的化合物:2

((S)
‑4‑
(4

氯苯基)

2,3,9

三甲基

6H

噻吩并[3,2

f][1,2,4]三唑并[4,3

a][1,4]二氮杂卓
‑6‑
基)

N

((2

(2

(2

((3

(2,6

二氧代哌啶
‑3‑
基)
‑4‑
氧代

3,4

二氢酞嗪
‑5‑
基)氨基)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甲基)乙酰胺;2

[(9S)
‑7‑
(4

氯苯基)

4,5,13

三甲基
‑3‑
硫杂

1,8,11,12

四氮杂三环[8.3.0.0
2,6
]十三

2(6),4,7,10,12

五烯
‑9‑
基]

N

(3

{2

[2

(2

{[3

(2,6

二氧代哌啶
‑3‑
基)
‑4‑
氧代

3,4

二氢

1,2,3

苯并三嗪
‑5‑
基]氨基}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苯基)乙酰胺;2

((S)
‑4‑
(4

氯苯基)

2,3,9

三甲基

6H

噻吩并[3,2

f][1,2,4]三唑并[4,3

a][1,4]二氮杂卓
‑6‑
基)

N

(3

(2

(2

(2

((3

(2,6

二氧代哌啶
‑3‑
基)
‑4‑
氧代

3,4

二氢酞嗪
‑5‑
基)氨基)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苯基)乙酰胺;2

[(9S)
‑7‑
(4

氯苯基)

4,5,13

三甲基
‑3‑
硫杂

1,8,11,12

四氮杂三环[8.3.0.0
2,6
]十三

2(6),4,7,10,12

五烯
‑9‑
基]

N

(4

{2

[2

(2

{[3

(2,6

二氧代哌啶
‑3‑
基)
‑4‑
氧代

3,4

二氢酞嗪
‑5‑
基]氨基}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苯基)乙酰胺;2

((S)
‑4‑
(4

氯苯基)

2,3,9

三甲基

6H

噻吩并[3,2

f][1,2,4]三唑并[4,3

a][1,4]二氮杂卓
‑6‑
基)

N

(4

(2

(2

(2

((2

(2,6

二氧代哌啶
‑3‑
基)
‑1‑
氧代

1,2

二氢酞嗪
‑6‑
基)氨基)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苯基)乙酰胺;2

((S)
‑4‑
(4

氯苯基)

2,3,9

三甲基

6H

噻吩并[3,2

f][1,2,4]三唑并[4,3

a][1,4]二氮杂卓
‑6‑
基)

N

(4

(2

(2

(2

((3

(2,6

二氧代哌啶
‑3‑
基)
‑4‑
氧代

3,4

二氢酞嗪
‑6‑
基)氨基)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苯基)乙酰胺;2

[(9S)
‑7‑
(4

氯苯基)

4,5,13

三甲基
‑3‑
硫杂

1,8,11,12

四氮杂三环[8.3.0.0
2,6
]十三

2(6),4,7,10,12

五烯
‑9‑
基]

N

[4

(2

{2

[2

(2

{[3

(2,6

二氧代哌啶
‑3‑
基)
‑4‑
氧代

3,4

二氢酞嗪
‑5‑
基]氨基}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苯基]乙酰胺;2

((S)
‑4‑
(4

氯苯基)

2,3,9

三甲基

6H

噻吩并[3,2

f][1,2,4]三唑并[4,3

a][1,4]二氮杂卓
‑6‑
基)

N

(4

(2

(2

(2

((2

(2,6

二氧代哌啶
‑3‑
基)
‑1‑
氧代

1,2

二氢酞嗪
‑6‑
基)氨基)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苯基)乙酰胺;2

((S)
‑4‑
(4

氯苯基)

2,3,9

三甲基

6H

噻吩并[3,2

f][1,2,4]三唑并[4,3

a][1,4]二氮杂卓
‑6‑
基)

N

(4

(2

(2

(2

(2

((3

(2,6

二氧代哌啶
‑3‑
基)
‑4‑
氧代

3,4

二氢酞嗪
‑6‑
基)氨基)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苯基)乙酰胺;2

[(9S)
‑7‑
(4

氯苯基)

4,5,13

三甲基
‑3‑
硫杂

1,8,11,12

四氮杂三环[8.3.0.0
2,6
]十三

2(6),4,7,10,12

五烯
‑9‑
基]

N

(3

{2

[2

(2

{[2

(2,6

二氧代哌啶
‑3‑
基)
‑1‑
氧代

1,2

二氢酞嗪
‑5‑
基]氨基}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苯基)乙酰胺;2

((S)
‑4‑
(4

氯苯基)

2,3,9

三甲基

6H

噻吩并[3,2

f][1,2,4]三唑并[4,3

a][1,4]二氮杂卓
‑6‑
基)

N

((1

(2

(2

(2

((3

(2,6

二氧代哌啶
‑3‑
基)
‑4‑
氧代

3,4

二氢酞嗪
‑5‑
基)氨基)乙氧基)乙氧基)乙基)

1H

1,2,3

三唑
‑4‑
基)甲基)乙酰胺;2

((S)
‑4‑
(4

氯苯基)

2,3,9

三甲基

6H

噻吩并[3,2

f][1,2,4]三唑[4,3

a][1,4]二氮杂卓
‑6‑
基)

N

((1

(2

(2

(2

(2

((3

(2,6

二氧代哌啶
‑3‑
基)
‑4‑
氧代

3,4

二氢酞

‑5‑
基)氨基)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基)

1H

1,2,3

三唑
‑4‑
基)甲基)乙酰胺;2

[(9S)
‑7‑
(4

氯苯基)

4,5,13

三甲基
‑3‑
硫杂

1,8,11,12

四氮杂三环[8.3.0.0
2,6
]十三

2(6),4,7,10,12

五烯
‑9‑
基]

N

[(1

{2

[2

(2

{[2

(2,6

二氧代哌啶
‑3‑
基)
‑1‑
氧代

1,2

二氢酞嗪
‑5‑
基]氨基}乙氧基)乙氧基]乙基}

1H

1,2,3

三唑
‑4‑
基)甲基]乙酰胺;2

[(9S)
‑7‑
(4

氯苯基)

4,5,13

三甲基
‑3‑
硫杂

1,8,11,12

四氮杂三环[8.3.0.0
2,6
]十三

2(6),4,7,10,12

五烯
‑9‑
基]

N

{[1

(2

{2

[2

(2

{[2

(2,6

二氧代哌啶
‑3‑
基)
‑1‑
氧代

1,2

二氢酞嗪
‑5‑
基]氨基}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基)

1H

1,2,3

三唑
‑4‑
基]甲基}乙酰胺;2

[(9S)
‑7‑
(4

氯苯基)

4,5,13

三甲基
‑3‑
硫杂

1,8,11,12

四氮杂三环[8.3.0.0
2,6
]十三

2(6),4,7,10,12

五烯
‑9‑
基]

N

[2

(2

{2

[4

({[3

(2,6

二氧代哌啶
‑3‑
基)
‑4‑
氧代

3,4

二氢酞嗪
‑5‑
基]氨基}甲基)

1H

1,2,3

三唑
‑1‑
基]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乙酰胺;2

[(9S)
‑7‑
(4

氯苯基)

4,5,13

三甲基
‑3‑
硫杂

1,8,11,12

四氮杂三环[8.3.0.0
2,6
]十三

2(6),4,7,10,12

五烯
‑9‑
基]

N

{2

[2

(2

{2

[4

({[3

(2,6

二氧代哌啶
‑3‑
基)
‑4‑
氧代

3,4

二氢酞嗪
‑5‑
基]氨基}甲基)

1H

1,2,3

三唑
‑1‑
基]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乙酰胺;2

((S)
‑4‑
(4

氯苯基)

2,3,9

三甲基

6H

噻吩并[3,2

f][1,2,4]三唑并[4,3

a][1,4]二氮杂卓
‑6‑
基)

N

(5

((2

(2,6

二氧代哌啶
‑3‑
基)
‑1‑
氧代

1,2

二氢酞嗪
‑6‑
基)氨基)戊基)乙酰胺;2

((S)
‑4‑
(4

氯苯基)

2,3,9

三甲基

6H

噻吩并[3,2

f][1,2,4]三唑并[4,3

a][1,4]二氮杂卓
‑6‑
基)

N

(3

(4

(3

((3

(2,6

二氧代哌啶
‑3‑
基)
‑4‑
氧代

3,4

二氢酞嗪
‑5‑
基)氨基)丙基)哌嗪
‑1‑
基)丙基)乙酰胺;2

((S)
‑4‑
(4

氯苯基)

2,3,9

三甲基

6H

噻吩并[3,2

f][1,2,4]三唑并[4,3

a][1,4]二氮杂卓
‑6‑
基)

N

(3

(2

(2

(2

((3

(2,6

二氧代哌啶
‑3‑
基)
‑1‑
甲基
‑4‑
氧代

3,4

二氢酞嗪
‑5‑
基)氨基)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苯基)乙酰胺;2

((S)
‑4‑
(4

氯苯基)

2,3,9

三甲基

6H

噻吩并[3,2

f][1,2,4]三唑并[4,3

a][1,4]二氮杂卓
‑6‑
基)

N

(3

(2

(2,6

二氧代哌啶
‑3‑
基)
‑1‑
氧代

1,2

二氢酞嗪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慧东辛泳俊金成真金甫勍李银明辛炤贤金溶桓崔书源裴民植杨东植洪贞贤裴震键
申请(专利权)人:因诺库尔治疗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