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杀菌效果的消毒湿巾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8123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消毒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强化杀菌效果的消毒湿巾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消毒液和作为消毒液载体的改性水刺无纺布;改性水刺无纺布为在预润湿水和水刺水中均加入0.02%~0.04%的阳离子中和剂和0.02%~0.04%的有机硅梳理剂生产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无纺布改进,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氟硅消泡剂和醇类物质的添加等强化杀菌效果,使杀菌效果可长时间保持,且可有效降低擦拭后残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采用喷洒的方式将消毒液与无纺布结合,同样强化了杀菌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强化杀菌效果的消毒湿巾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消毒产品
,具体涉及强化杀菌效果的消毒湿巾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消毒湿巾目前多应用于医院的重点科室、重点设备的清洁消毒,以及长期卧床病人的全身清洁消毒等,主要用于医院环境表面的消毒和清洁,因为使用方便,即擦即用,可有效预防交叉感染等优势,被认为在未来可以取代医院传统环境表面消毒方法。消毒湿巾是以非织造布、织物、无尘纸或其他原料为载体,纯化水为生产用水,适量添加杀菌剂等原材料,制成的具有清洁和消毒作用的产品,适用于人体、一般物体表面、医疗器械表面及其他物体表面。当前最主流的消毒湿巾使用水刺无纺布浸润消毒液制备而成。
[0003]消毒液主要包括季铵盐类的杀菌剂和其它助剂,季铵盐本身不但是一种杀菌剂,还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它可以降低物体的表面张力,这个特点会大大增加它的消毒和清洁作用。其杀菌原理是,季铵盐在水中水解后带正电荷,吸附于微生物表面,形成离子微团,逐步渗入细胞质的类脂层和蛋白层,从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细胞内容物外渗,导致细胞死亡,同时又使细胞蛋白凝固,使酶及其结构蛋白变性,破坏微生物的代谢和使胞浆蛋白、胞膜沉淀,将微生物杀死。季铵盐杀菌剂低浓度即可有效杀菌,毒性极低,安全、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稳定,是较为理想的杀菌剂。配方选用复合双链季铵盐作为杀菌剂的杀菌物质,通过协同增效的作用,杀菌水平可以达到中水平杀菌剂。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和一定量醇的方式来降低表面活性,增加其铺展性,同时可以增加去污效果,实现清洁和消毒一体化,增加医院环境表面清洁的效率。
[0004]水刺无纺布是将高压微细水流喷射到一层或多层纤维网上,使纤维相互缠结在一起,从而使纤维网得以加固而具备一定强力,得到的织物即为水刺无纺布。水射流穿过纤维网后,受拖持网帘的反弹,再次穿插纤维网,由此,纤维网中纤维在不同方向高速水射流穿插的水力作用下,产生位移、穿插、缠结和抱合,从而使纤维网得到加固。水刺无纺布具有以下优点:1、柔性缠结,不影响纤维原有特征,不损伤纤维;2、外观比其它非织造材料更接近传统纺织品;3、强度高、低起毛性;4、高吸湿性、快速吸湿;5、透气性好;6、手感柔软、悬垂性好。水刺无纺布以其优良的物理性能、物美价廉的优势,作为消毒液的载体广泛用于消毒湿巾的生产中。
[0005]当前水刺无纺布浸润季铵盐类消毒湿巾存在以下问题:1、生产用液加入到无纺布中后,发挥实际杀菌作用的挤出液有效成分立刻出现明显下降,超过了GB/T 38499

2020《杀菌剂稳定性评价方法》中规定的杀菌剂常规的有效成分下降率不高于10%的要求,并且下降的程度随不同批次的原料波动较大且不稳定;2、由于采用无纺布在消毒液中浸渍生产消毒湿巾,导致水刺无纺布中的阴离子在消毒液中释放,形成累积效应,不断对阳离子杀菌剂造成消耗,进而影响消毒湿巾中消毒液的杀菌效果;
3、在湿巾生产过程中,无纺布和消毒剂浸润时会因为机械混合进入空气,产生气泡,气泡的存在使消毒湿巾浸润不均匀,影响了成品的消毒效果;常规消泡剂会被季铵盐乳化,如果1小时内不灌装,消泡效果逐渐失效;4、湿巾在使用后,擦拭物体上会出现较明显的使用残痕,残痕大多是杀菌剂季铵盐干燥后附着在物体表面形成的,在视觉上有不好的影响,从而会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0006]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3287611A(公开日2021.8.24)提供了一种消毒湿巾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的棕榈酸异丙酯等,虽然会减少水痕,但使用后的酯类不好处理。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3244147A(公开日2021.8.13)提供了一种复合杀菌的消毒湿巾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杀菌剂复配实现了复合杀菌效果,其生产成本较高,工艺较复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0973137A(公开日2020.4.10)中使用了消泡剂,但是并没有提到消泡剂的作用,且未涉及消泡剂的防乳化。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4788521A(公开日2022.7.26)使用了碱性增效剂,利用了极少量醇、两性表面活性剂与季铵盐三者之间的复合增效作用,但是增效体系复杂,且未提及碱性增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强化杀菌效果的消毒湿巾,本专利技术通过无纺布改进,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氟硅消泡剂和醇类物质的添加等强化杀菌效果,使杀菌效果可长时间保持,且可有效降低擦拭后残痕。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采用喷洒的方式将消毒液与无纺布结合,同样强化了杀菌效果。
[000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强化杀菌效果的消毒湿巾,包括消毒液和作为消毒液载体的改性水刺无纺布;改性水刺无纺布为在预润湿水和水刺水中均加入质量分数为0.02%~0.04%的阳离子中和剂和0.02%~0.04%的有机硅梳理剂生产的;消毒液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0.02%~0.20%,阳离子杀菌剂
ꢀꢀꢀꢀꢀꢀꢀꢀꢀꢀ
0.10%~1.00%,氟硅消泡剂
ꢀꢀꢀꢀꢀꢀꢀꢀꢀꢀꢀꢀ
0.05%~1.00%,醇类
ꢀꢀꢀꢀꢀꢀꢀꢀꢀꢀꢀꢀꢀꢀꢀꢀꢀꢀ
5 %~40%,甘油
ꢀꢀꢀꢀꢀꢀꢀꢀꢀꢀꢀꢀꢀꢀꢀꢀꢀꢀ
0.10%~2.00%,尿囊素
ꢀꢀꢀꢀꢀꢀꢀꢀꢀꢀꢀꢀꢀꢀꢀꢀ
0.05%~0.20%,透明质酸
ꢀꢀꢀꢀꢀꢀꢀꢀꢀꢀꢀꢀꢀꢀ
0.05%~0.20%,碱性调节剂
ꢀꢀꢀꢀꢀꢀꢀꢀꢀꢀꢀꢀ
0.01%~0.03%,余量为去离子水。
[0009]改性水刺无纺布包括粘胶纤维和涤纶纤维,其中粘胶纤维占粘胶纤维和涤纶纤维质量之和的百分数为30%~50%。
[0010]阳离子中和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中的一种。
[0011]有机硅梳理剂为二甲基硅氧烷和甲基苯基硅油中的一种。
[0012]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和脂肪酸聚氧乙烯酯中的一种。
[0013]阳离子杀菌剂为葡萄糖酸氯己定、苯扎氯铵和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中的一种。
[0014]氟硅消泡剂为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
[0015]醇类为乙醇、正丙醇和异丙醇中的一种。
[0016]碱性调节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三乙醇胺中的一种。
[001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强化杀菌效果的消毒湿巾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反应釜中加入去离子水、醇类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搅拌10~20min;(2)向反应釜中加入阳离子杀菌剂和氟硅消泡剂,搅拌10~20min;(3)向反应釜中加入甘油、尿囊素、透明质酸和碱性调节剂,搅拌10~20min,得到消毒液;(4)向改性水刺无纺布上喷洒消毒液,使消毒液被改性水刺无纺布吸收而附着于其上,包装后即得。
[0018]其中,消毒湿巾中的消毒液与改性水刺无纺布的重量比为1.7~5.0。
[0019]本专利技术主要应用对象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或大众群体。
[0020]水刺无纺布的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化杀菌效果的消毒湿巾,其特征在于,包括消毒液和作为消毒液载体的改性水刺无纺布;改性水刺无纺布为在预润湿水和水刺水中均加入质量分数为0.02%~0.04%的阳离子中和剂和0.02%~0.04%的有机硅梳理剂生产的;消毒液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0.02%~0.20%,阳离子杀菌剂
ꢀꢀꢀꢀꢀꢀꢀꢀꢀꢀꢀ
0.10%~1.00%,氟硅消泡剂
ꢀꢀꢀꢀꢀꢀꢀꢀꢀꢀꢀꢀꢀ
0.05%~1.00%,醇类
ꢀꢀꢀꢀꢀꢀꢀꢀꢀꢀꢀꢀꢀꢀꢀꢀꢀꢀꢀ
5%~40%,甘油
ꢀꢀꢀꢀꢀꢀꢀꢀꢀꢀꢀꢀꢀꢀꢀꢀꢀꢀꢀ
0.10%~2.00%,尿囊素
ꢀꢀꢀꢀꢀꢀꢀꢀꢀꢀꢀꢀꢀꢀꢀꢀꢀ
0.05%~0.20%,透明质酸
ꢀꢀꢀꢀꢀꢀꢀꢀꢀꢀꢀꢀꢀꢀꢀ
0.05%~0.20%,碱性调节剂
ꢀꢀꢀꢀꢀꢀꢀꢀꢀꢀꢀꢀꢀ
0.01%~0.03%,余量为去离子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杀菌效果的消毒湿巾,其特征在于,改性水刺无纺布包括粘胶纤维和涤纶纤维,其中粘胶纤维占粘胶纤维和涤纶纤维质量之和的百分数为30%~50%。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元金刘明明王洪敏初宝陈浩然孟波邓峰李志波李鹏章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华莎罗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