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海嘉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滑轮连杆机构的多关节仿生机械螳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8108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滑轮连杆机构的多关节仿生机械螳螂,仿生相关领域,包括基体,所述基体两侧安装有至少四组肢体结构,上体,所述上体转动安装于所述基体侧端,所述上体与安装在所述基体上的驱动源连接,两个呈对称设置的承接板,所述承接板通过万向联轴器安装于所述上体上所述上体上转动安装有第二连接件,所述承接板上铰接有第一传动板,所述第一传动板与安装在所述上体上的升降结构连接,一级臂,所述一级臂转动安装于所述承接板上,所述一级臂与安装在所述一级臂上的驱动源连接,所述一级臂远离所述承接板的一端转动安装有二级臂,所述一级臂底部设置有与之平行且与所述二级臂转动连接的第四传动板。臂转动连接的第四传动板。臂转动连接的第四传动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滑轮连杆机构的多关节仿生机械螳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技术和仿生机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滑轮连杆机构的多关节仿生机械螳螂。

技术介绍

[0002]设计的这款仿生机械螳螂,旨在契合自然—和谐的主题,让人们在惊叹于机械结构的精巧与复杂之时,能够联想到自然生物本身的奇妙多姿;目前机械结构较难像动物一样灵活,人类还有许多方面要从动物身上去学习,进而激发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加深与自然的联系。
[0003]目前的仿生螳螂仅仅模仿了螳螂的外形,并没有对螳螂的神态及动作进行模仿,例如:螳螂在捕获猎物时,第二截臂和第三截臂为伸展状态,第一截臂单独发力,通过第一截臂钳住猎物,通过第二截臂和第三截臂的及身体的前倾将猎物按压只地面,现有的大多为第一截臂、第二截臂、第三截臂同步伸展,导致其太过死板,不能有效的模仿出螳螂的神态;螳螂前肢的相对翻转方向或相反方向翻转,可对捕获猎物时的角度进行调整;螳螂四肢的运动逻辑为,左前腿和右后腿为同步运动,右前腿和坐后腿同步运动,。
[000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滑轮连杆机构的多关节仿生机械螳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滑轮连杆机构的多关节仿生机械螳螂,包括,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2),所述基体(2)两侧安装有至少四组肢体结构;上体(6),所述上体(6)转动安装于所述基体(2)侧端,所述上体(6)与安装在所述基体(2)上的驱动源连接;两个呈对称设置的承接板(13),所述承接板(13)通过万向联轴器(36)安装于所述上体(6)上,所述承接板(13)上转动安装有第二连接件(14),所述第二连接件(14)上铰接有第一传动板(12),所述第一传动板(12)与安装在所述上体(6)上的升降结构连接;一级臂(16),所述一级臂(16)转动安装于所述承接板(13)上,所述一级臂(16)与安装在所述一级臂(16)上的驱动源连接,所述一级臂(16)远离所述承接板(13)的一端转动安装有二级臂(21),所述一级臂(16)底部设置有与之平行且与所述二级臂(21)转动连接的第四传动板(20),所述承接板(13)上竖立滑动安装安装有第三传动板(18),所述第三传动板(18)端部转动安装有第二传动板(17),所述第二传动板(17)远离所述第三传动板(18)的一端与所述一级臂(16)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板(17)的中部与所述第四传动板(20)转动连接;三级臂(22),所述三级臂(22)铰接于所述二级臂(21)远离所述一级臂(16)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滑轮连杆机构的多关节仿生机械螳螂,其特征在于:所述肢体结构包括固定安装与基体(2)两侧的第一驱动件(5),所述第一驱动件(5)上安装有第一连接件(4),所述第一连接件(4)远离所述第一驱动件(5)一侧固定有第六驱动件,所述第六驱动件上安装有腿体(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滑轮连杆机构的多关节仿生机械螳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4)与转动安装于所述基体(2)上的传动杆(23)同轴固定;所述基体(2)内侧还设置有两个U形板(33),两个所述U形板(33)方向相反,所述基体(2)内部开设有导向槽(25),所述U形板(33)通过固定在底部的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韬余海嘉郭凯西赵洋洋田元
申请(专利权)人:余海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