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工伤鉴定规则根源追溯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信息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工伤鉴定规则根源追溯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区人社局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在工伤认定过程中需要根据量化的劳动能力伤残级别鉴定标准,鉴别伤情所属等级及给出鉴定依据,国家工伤保险法规条目中规定每条不同的伤残级别,都会有不同的判断标准。
[0003]针对工伤鉴定结论的出具,以往的处理方式是,专家基于职工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标准条例根据医疗诊断结果来人为给予伤情所属级别。现有系统为研发人员拿到标准条例,需要先理解具体业务和规则逻辑,然后将文字版本的规则逻辑转化为代码逻辑,再进行开发,通过规则引擎来完成最后的规则判断及数据筛选。
[0004]现有技术的缺点:大部分的规则引擎开发并没有规范化,有其自有的API,这使得其与外部程序交互集成不够灵活。转而使用另外一种产品时往往意味需要重写应用程序逻辑和API调用,代价较大。在整个研发过程中,研发人员需要了解业务,熟悉所有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工伤鉴定规则根源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步骤一:基于GBT16180
‑
2014《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标准,拆解530条残情规则,形成鉴定智能知识库;步骤二:进行孪生建模,采集诊疗以及工伤认定数据,建立工伤诊断数据模型,形成孪生数据库;步骤三:进行推理,利用知识图谱的推理技术,对孪生建模后的数据实例进行推理,实现计算机辅助鉴定和根源追溯;步骤四:通过数据服务接口提供数据服务,展示给用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工伤鉴定规则根源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具体步骤如下:1
‑
1.梳理业务规则,拆解成530条残情规则,对每条规则构建本体:a.创建类,通过本体编辑工具protege将类划分为伤残等级、伤残技术鉴定、残情门类、部位四大类;b.构建大类与其子类之间的约束,将有继承关系的归属到各子类;c.添加类的对象属性,对象属性实质上就是定义了类之间的关系,在定义了这些对象属性之后,利用这些属性来描述类;其中在对类添加条件约束时,优先选择使用对象属性,对象属性原则上不建立父子关系,如果需要在对象属性中建立父子关系,规则在哪一层,实例就需要用哪一层的关系,不能用子关系;d.添加类的数据属性,数据属性用于定义实体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以及属性值,将伤情属性归属到数据属性中,数据属性不加定义域,枚举型还放在数据属性中;利用protege工具中的functional特征来明确值域中各元素是否互斥;1
‑
2.编辑本体,构建实体规则,在对应伤残等级中输入伤情条件,以伤情级别十(二)为例,输入的伤情条件如下:骨and骨折and((功能障碍程度value"无功能障碍")or(功能障碍程度value"轻度功能障碍"));1
‑
3.使用OWL本体描述语言对本体相关概念、实例以及相互之间关系进行描述,选取需要等价的类通过EquivalentTo操作创建其等价类,其中同义词建在类中,通过SWRL语句把其他同义词都指向标准词;1
‑
4.综上,拆解530条残情规则,包括判断依据、门类划分、条目划分、等级划分、分级原则和各门类工伤职业病致残分级判定基准,生成鉴定智能知识库存放在OWL文件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工伤鉴定规则根源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建模方式如下:2
‑
1.将步骤一的OWL文件导入Neo4j图数据库中,形成知识图谱用于推理;2
‑
2.采集业务方提供的诊疗数据以及工伤认定数据获取输入的伤情描述,根据输入的内容选择自然语言处理方法提取关键词,获取被鉴定人基本信息作为实例;所述的诊疗数据以及工伤认定数据包括结构化、非结构化、半...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