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护棚架的安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7934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护棚架的安装设备,所述支护棚架的安装设备包括第一架体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架体组件,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架体组件可沿第一方向伸缩移动,第二架体组件与第一架体组件铰接,并与第一驱动组件相连,以驱动第二架体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第一位置,第二架体组件的中心线沿第二方向延伸,在第二位置,第二架体组件的中心线与第二方向之间具有第一夹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支护棚架的安装设备的第二架体组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第二位置时将支撑柱设有接帮靴的一端移动至安装位置,然后再将第二架体组件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转动,实现对支撑柱的安装并在安装过程中避免支撑柱设有接帮靴的一端产生位移。接帮靴的一端产生位移。接帮靴的一端产生位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护棚架的安装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采矿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支护棚架的安装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矿石,特别是煤矿在开采过程中需要在井下开掘大量巷道,并在巷道中设置巷道支护以用于保持巷道畅通和围岩稳定。支护棚架是构成巷道支护的主体结构,其包括用于抵接巷道顶部的顶梁、用于支撑顶梁且可伸缩的两个支撑柱、以及用于抵接巷道侧帮的接帮靴,接帮靴可转动地设在支撑柱上。相关技术中,安装设备是将支撑柱维持竖直状态,然后驱动支撑柱沿水平方向移动,并使接帮靴抵接巷道侧帮,再将支撑柱与顶梁相连并驱动支撑柱伸长以支撑顶梁。但是,由于支撑柱已经呈竖直状态且接帮靴已抵接巷道侧帮,因此在支撑柱伸长以实现支撑的过程中以及将支撑柱与顶梁相连的过程中,支撑柱沿竖直方向的位置调整和移动会带动接帮靴同步移动,影响接帮靴与巷道侧帮抵接的稳定性,以及导致接帮靴和巷道侧帮摩擦受损,进而导致支护棚架支撑巷道的稳定性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支护棚架的安装设备,该支护棚架的安装设备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第二架体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第二位置时将支撑柱设有接帮靴的一端移动至安装位置,然后再将第二架体组件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转动,实现对支撑柱的安装,并在安装支撑柱的过程中避免了支撑柱设有接帮靴的一端产生位移。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支护棚架的安装设备包括:
[0005]第一架体组件,所述第一架体组件可沿第一方向伸缩移动;
[0006]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架体组件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一架体组件沿第一方向伸缩移动;
[0007]第二架体组件,所述第二架体组件用于抓取并移动所述支撑柱,所述第二架体组件与所述第一架体组件铰接,且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架体组件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二架体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架体组件的中心线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架体组件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具有第一夹角。
[000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支护棚架的安装设备首先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架体组件带动处于第二位置的第二架体组件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第二架体组件抓取的支撑柱沿第一方向移动,以用于将支撑柱设有接帮靴的一端移动至安装位置,然后再将第二架体组件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转动,支撑柱随第二架体组件同步转动并使支撑柱的另一端移动至安装位置,使支撑柱安装到位并实现支撑作用,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支护棚架的安装设备通过第二架体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转动动作避免了支撑柱在安装过程中其设有接帮靴的一端产生位移。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架体组件包括相连的第一子架和第二子架;
[0010]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伸缩缸,所述第一子架和所述第二子架分别与所述第一伸缩缸相连,以在所述第一伸缩缸的驱动下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移动;
[0011]所述第二架体组件包括铰接部,所述第一子架通过第一铰轴与所述铰接部铰接,所述第一伸缩缸的一端通过第二铰轴与所述铰接部铰接,在正交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面内,所述第一铰轴的投影与所述第二铰轴的投影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排布,以使所述第一伸缩缸驱动所述第二架体组件绕所述第一铰轴的轴线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架具有内腔,所述铰接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子架的内腔中,所述支护棚架的安装设备还包括角度调节件,所述角度调节件设在所述第一子架上,且所述角度调节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子架可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角度调节件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子架的内腔中,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角度调节件的一端与所述铰接部抵接。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角的范围为
‑8°
至+8
°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伸缩缸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具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的范围为2
°
至5
°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架体组件还包括相连的第三子架和第四子架,所述第二子架设在所述第三子架上;
[0016]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伸缩缸,所述第三子架和所述第四子架分别与所述第二伸缩缸相连,以在所述第二伸缩缸的驱动下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移动。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架体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抓取机构,至少两个所述抓取机构在所述第二架体组件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抓取机构包括:
[0018]第三伸缩缸,所述第三伸缩缸可沿正交于所述第二架体组件的中心线的方向伸缩移动;
[0019]抵接件,所述抵接件设在所述第三伸缩缸的一端,所述抵接件具有至少两个第一抵接面,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抵接面绕所述抵接件的中心线间隔排布,所述第一抵接面沿远离所述第三伸缩缸的方向延伸并沿朝向所述抵接件的中心线的方向倾斜设置;
[0020]抓取件,所述抓取件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抓取件绕所述抵接件的中心线间隔排布,所述抓取件具有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二抵接面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抵接面抵接,以驱动所述抓取件在正交于所述抵接件的中心线的方向上远离所述抵接件的中心线移动;
[0021]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抓取件相连,以驱动所述抓取件在正交于所述抵接件的中心线的方向上朝向所述抵接件的中心线移动。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架体组件还包括第五子架、第六子架、第七子架和第四伸缩缸,所述第五子架、所述第六子架和所述第七子架沿所述第二架体组件的中心线依次连接,所述第六子架与所述铰接部相连,所述第五子架和所述第七子架分别与所述第四伸缩缸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五子架和所述第七子架在所述第二架体组件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上相对移动,所述第五子架和所述第七子架分别设有所述抓取机构。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护棚架的安装设备还包括第五伸缩缸,所述第五伸缩缸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子架,所述第五伸缩缸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铰接部。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具有锁止组件,所述锁止组件用于限定所述支撑柱的长度,所述支护棚架的安装设备还包括触发组件,所述触发组件设在所述第二架体组件上,所述触发组件用于触发所述支撑柱的锁止组件,所述触发组件包括第六伸缩缸和触发件,所述第六伸缩缸可驱动所述触发件沿所述第二架体组件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移动,以使所述触发件抵接所述锁止组件。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支护棚架的安装设备的正剖视图;
[0026]图2是图1中第一架体组件和第一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图1中抓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图1中第二架体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是图1中触发组件的侧视图。
[00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护棚架的安装设备,所述支护棚架包括支撑柱(10),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架体组件(1),所述第一架体组件(1)可沿第一方向伸缩移动;第一驱动组件(2),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与所述第一架体组件(1)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一架体组件(1)沿第一方向伸缩移动;第二架体组件(3),所述第二架体组件(3)用于抓取并移动所述支撑柱(10),所述第二架体组件(3)与所述第一架体组件(1)铰接,且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与所述第二架体组件(3)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二架体组件(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架体组件(3)的中心线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架体组件(3)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具有第一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棚架的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组件(1)包括相连的第一子架(11)和第二子架(12);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包括第一伸缩缸(21),所述第一子架(11)和所述第二子架(12)分别与所述第一伸缩缸(21)相连,以在所述第一伸缩缸(21)的驱动下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移动;所述第二架体组件(3)包括铰接部(31),所述第一子架(11)通过第一铰轴(111)与所述铰接部(31)铰接,所述第一伸缩缸(21)的一端通过第二铰轴(211)与所述铰接部(31)铰接,在正交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面内,所述第一铰轴(111)的投影与所述第二铰轴(211)的投影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排布,以使所述第一伸缩缸(21)驱动所述第二架体组件(3)绕所述第一铰轴(111)的轴线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护棚架的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架(11)具有内腔,所述铰接部(31)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子架(11)的内腔中,所述支护棚架的安装设备还包括角度调节件(4),所述角度调节件(4)设在所述第一子架(11)上,且所述角度调节件(4)相对于所述第一子架(11)可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角度调节件(4)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子架(11)的内腔中,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角度调节件(4)的一端与所述铰接部(31)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支护棚架的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的范围为
‑8°
至+8
°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护棚架的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缸(21)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具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的范围为2
°
至5
°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护棚架的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组件(1)还包括相连的第三子架(13)和第四子架(14),所述第二子架(12)设在所述第三子架(13)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还包括第二伸缩缸(22),所述第三子架(13)和所述第四子架(14)分别与所述第二伸缩缸(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晗王梁廖静平冯禹王洪磊赵建刘少权曹云王振杜学飞赵嘉宇孟建新杨晓辉王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技术研究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