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文昌鸡配套系的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7921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属于家禽遗传育种与繁殖技术领域的一种文昌鸡配套系的培育方法。所述方法通过选育的K系父本和M系母本杂交,得到文昌鸡配套系。所述配套系的培育方法,培育得到的鸡只符合当地消费习惯,生长较快,繁殖性能高,饲料利用效率优异,并且鸡只早熟易肥,具有显著的生产应用价值。著的生产应用价值。著的生产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文昌鸡配套系的培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家禽遗传育种与繁殖
,尤其涉及一种文昌鸡配套系的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海南节日或招待来客时,历来有“无鸡不成席”之说,且只认可已达性成熟的母鸡,且对羽毛颜色要求较高。文昌鸡是优质的地方肉用鸡种,具有“三小两短”(头小、颈小、脚小、颈短、脚短)的特征,其肉质鲜美嫩滑。
[0003]目前,市场上的文昌鸡大多未经过系统性专门化选育,无严格生物安全防疫体系,仅从野外或当地养殖户随意抓鸡繁育,毛色较杂,体重整齐度差,繁殖性能较低,饲料报酬差,成活率低,饲养效益受到制约,不利于规模化生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海南旅游岛的发展,优质型肉鸡消费量会逐渐加大。加上我国海南、广东、香港都是以母鸡消费为主,规模化生产后,人工雌雄鉴别导致的鉴别率不高,损耗较大,人工成本较高等不利因素也制约了生产的发展。
[0004]当前,家禽配套系的配套系方法多为三系或四系配套,流程繁琐,需要建立专门化的曾祖代保种场,维护成本高。二系配套后续维护成本低,配套流程简单,但是二系配套的建立取决于是否找到最优的原始品种和培育目标,这也与育种人员对品种性状和商品代性能需求的认知高度相关。简单的二系配套往往会出现鸡群生长性能良好,但均匀度较差,外观参差不齐的现象,无法满足商品代肉鸡规模化推广的需要。
[0005]因此,亟待提供一种外貌特征符合当地消费习惯,生长较快,繁殖性能高,饲料利用效率优异,早熟易肥的文昌鸡优质型配套系的培育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文昌鸡配套系的培育方法。培育的方法包括:建立基础群,通过产肉性能、繁殖性能、羽色、羽速、体型外貌等性状培育专门化的品系。然后,经过配合力测定、扩大试验,确定配套系组合。最终,确定一套饲养管理配套技术,将获得的文昌鸡进行中试与推广。
[0007]一种文昌鸡配套系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K系父本的培育:以文昌鸡为素材,世代选育,获得快羽型文昌鸡母鸡,作为初代母系;以三黄鸡为素材,世代选育,获得快羽型三黄鸡公鸡,作为初代父系;由初代母系和初代父系杂交,横交固定后,获得快羽型公鸡,即K系父本;2)M系母本的培育:以文昌鸡为素材,世代选育,经测交纯合,获得慢羽型文昌鸡母鸡,即M系母本;3)K系父本和M系母本杂交,得到文昌鸡配套系。
[0008]在一些优选地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2)测交纯合过程中,选用慢羽纯合型文昌鸡
公鸡和慢羽型文昌鸡母鸡。
[0009]在一些优选地实施方案中,所述慢羽纯合型文昌鸡公鸡的选育方法为:2

1)选用I代慢羽型文昌鸡公鸡和I代慢羽型文昌鸡母鸡;2

2)每只I代慢羽型文昌鸡公鸡配种不同I代慢羽型文昌鸡母鸡,培育II代文昌鸡;2

3)筛选步骤2

2)中II代慢羽型文昌鸡公鸡,即得慢羽纯合型文昌鸡公鸡;其中,所述I代慢羽型文昌鸡公鸡培育的II代文昌鸡均为慢羽型。
[0010]在一些优选地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2

2)中,每只I代慢羽型文昌鸡公鸡配种≥10只的I代慢羽型文昌鸡母鸡。
[0011]在一些优选地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1)和步骤2

2)中,65~75日龄时,选择母鸡胫长为6.0~7.2cm,公鸡胫长为6.5~7.8cm的个体。
[0012]在一些优选地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1)和步骤2

2)中,107~117日龄时,选择母鸡胫长为6.5~7.8cm,公鸡胫长为7.0~9.0cm的个体。
[0013]在一些优选地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1)中,65~75日龄时,选择体重为1300~1450g的个体。
[0014]在一些优选地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2

2)中,65~75日龄时,选择体重为1100~1300g的个体。
[0015]在一些优选地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1)和步骤2

2)中,107~117日龄时,选择体重为1200~1800g的个体。
[0016]在一些优选地实施方案中,选育和/或杂交过程中,选择产蛋重量为38~50g的母鸡。
[0017]在一些优选地实施方案中,选育和/或杂交过程中,选择出雏时其主翼羽和履主翼羽的长度差值≤0.5cm的个体。
[0018]在一些优选地实施方案中,选育和/或杂交过程中,选择尾羽≤4.5cm的鸡和/或羽毛颜色为黄麻色或黄色的个体。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使用所述任一项文昌鸡配套系的培育方法培育的鸡只。
[0020]在一些优选地实施方案中,所述文昌鸡配套系的性成熟期为105~110天。
[0021]在一些优选地实施方案中,所述文昌鸡配套系的母鸡16周龄的重量为1500~1600g;公鸡13周龄的重量为1400~1500g。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本专利技术文昌鸡配套系的培育方法,培育出的文昌鸡

羽色深(均为黄麻羽和黄羽);

性成熟期早,仅为105~110天,生长快;

饲料利用效率优异,料肉比低控制在3.62:1以下;

屠宰性能良好且显著,其中,屠宰率高,肌肉丰满,肉质鲜美;

存活率高,高达97%以上;

早肥易熟,其中母鸡16周龄的重量为1500~1600g;公鸡13周龄的重量为1400~1500g。
[0023]2、本专利技术通过选育过程中,在特定的培育时间节点,通过专门化的选育,选择特定胫长的鸡只,获得了一种外貌特征符合当地羽色、体型外貌等消费习惯,生长较快,产肉性能高,繁殖性能强,饲料利用效率优异,早熟易肥的文昌鸡优质型配套系。
[0024]3、本专利技术所述培育方法通过配合力测定,确定备选配套系目标性状是否稳定遗传
并具有杂种优势,并且能够获得慢羽纯合型文昌鸡公鸡。经由时代选育,最终形成的性状与原始品种相比更具有经济性,利于后续的规模化应用与推广。
[0025]4、通过结合快慢羽特征,将本专利技术打造为一套自别雌雄的配套系选育系统,极大改善了配套系的繁育效率,提高了商品代肉雏鸡苗的雌雄鉴别率。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配套系的选育模式;图2为配套系的选育模式;图3为选育路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1

3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配套系父系(即,K系父本)是由广西三黄鸡和文昌鸡合成选育而成的快羽型快长系。
[0028]广西三黄鸡躯体短小而丰满,生长速度较快,屠体胸部两侧的肌肉隆起而饱满,富有皮下脂肪,毛孔排列整齐而紧密,其体型和肉质符合海南的消费习惯,但偏淡的羽色却不被海南市场接受。
[0029]广西三黄鸡的这些特性,在合成利用时在能保证商品鸡外貌特征、肉质风味符合市场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文昌鸡配套系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K系父本的培育:以文昌鸡为素材,世代选育,获得快羽型文昌鸡母鸡,作为初代母系;以三黄鸡为素材,世代选育,获得快羽型三黄鸡公鸡,作为初代父系;由初代母系和初代父系杂交,横交固定后,获得快羽型公鸡,即K系父本;2)M系母本的培育:以文昌鸡为素材,世代选育,经测交纯合,获得慢羽型文昌鸡母鸡,即M系母本;3)K系父本和M系母本杂交,得到文昌鸡配套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中,所述步骤2)测交纯合过程中,选用慢羽纯合型文昌鸡公鸡和慢羽型文昌鸡母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育方法,其中,所述慢羽纯合型文昌鸡公鸡的选育方法为:2

1)选用I代慢羽型文昌鸡公鸡和I代慢羽型文昌鸡母鸡;2

2)每只I代慢羽型文昌鸡公鸡配种不同I代慢羽型文昌鸡母鸡,培育II代文昌鸡;2

3)筛选步骤2

2)中II代慢羽型文昌鸡公鸡,即得慢羽纯合型文昌鸡公鸡;其中,所述I代慢羽型文昌鸡公鸡培育的II代文昌鸡均为慢羽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培育方法,其中,所述步骤2

2)中,每只I代慢羽型文昌鸡公鸡配种≥10只的I代慢羽型文昌鸡母鸡。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培育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和步骤2

2)中,65~75日龄时,选择母鸡胫长为6.0~7.2cm,公鸡胫长为6.5~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萍辛转琴魏立民陈壮伟李占等陶军松周智旋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潭牛文昌鸡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