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酚A主链型苯并噁嗪聚醚嵌段改性碳纤维油剂及其制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7696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酚A主链型苯并噁嗪聚醚嵌段改性碳纤维油剂及其制备。利用双酚A、双端氨基硅氧烷和多聚甲醛,在有机溶剂中经过曼尼希缩合生成双酚A主链型苯并噁嗪改性硅氧烷聚合物,然后与端环氧聚醚在异丙醇溶剂中进行环氧基与羟基的开环形成双酚A主链型苯并噁嗪聚醚嵌段聚合物。而后双酚A主链型苯并噁嗪聚醚嵌段聚合物在相应乳化剂、抗静电剂、集束剂、平滑剂,中和剂等助剂以及去离子水的作用下,形成双酚A主链型苯并噁嗪聚醚嵌段改性碳纤维油剂。此油剂处理过的碳纤维原丝在180℃~280℃的预氧化环境下,停留时间>65min不燃烧,原丝不连粘,有效保护碳纤维预氧化过程和低温碳化过程。满足了碳纤维工艺的制备需要,提高了碳纤维质量。碳纤维质量。碳纤维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酚A主链型苯并噁嗪聚醚嵌段改性碳纤维油剂及其制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油剂
,尤其涉及一种双酚A主链型苯并噁嗪聚醚嵌段改性碳纤维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碳纤维作为一种高性能的复合材料原料,由于具有高强度高模量,以其独特的优势被运用到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军事以及新能源等领域。碳纤维原丝油剂是碳纤维制备中极其重要的一种辅助剂。
[0003]在碳纤维生产中,油剂的质量和性能对碳纤维品质有着重要影响,属于一类控制原料,它能够保证碳纤维生产的顺利进行,提高碳纤维品质。可以说没有稳定、可靠、性能优越的油剂就制造不出高质量的碳纤维。
[0004]我国高速高质量发展有机合成纺织纤维界面处理助剂技术,开发出了种类繁多的助剂和复配技术如乳化剂、渗透剂、平滑剂、抱和剂、抗静电剂、耐摩擦剂等,为我国碳纤维原丝油剂的研发做出了巨大努力和贡献,但截至目前国内能批量应用的油剂体系良莠不齐。在现在已经公开的油剂资料中,例如,中国专利文件CN201110300362.9中提出用低粘度、低氨值和高粘度高氨值的氨基硅油复配为油剂的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酚A主链型苯并噁嗪聚醚嵌段改性碳纤维油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双酚A主链型苯并噁嗪聚醚嵌段聚合物20~40质量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0~20质量份;抗静电剂5~10质量份;平滑剂1~3质量份;集束剂1~3质量份;中和剂0.30~0.50质量份;去离子水100~150质量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酚A主链型苯并噁嗪聚醚嵌段改性碳纤维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酚A主链型苯并噁嗪聚醚嵌段聚合物的结构式如下式(Ⅰ)所示:,式(Ⅰ)中,a=1~5,b=2~7,c=4~6,x+y=2~5;a、b、c、x、y均为整数;R为亚烷基、亚苯基、取代亚苯基等结构中的任意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酚A主链型苯并噁嗪聚醚嵌段改性碳纤维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酚A主链型苯并噁嗪聚醚嵌段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双酚A主链型苯并噁嗪改性硅氧烷聚合物的合成将双酚A、双端氨基硅氧烷、多聚甲醛溶解在含有机溶剂的烧瓶中,在100~120℃温度下保温回流,经过曼尼希缩合反应7h,经滤纸过滤,保留滤液,而后碱洗、水洗各三次,减压旋蒸除去有机溶剂,得到双酚A主链型苯并噁嗪改性硅氧烷聚合物;S2:双酚A主链型苯并噁嗪聚醚嵌段聚合物的合成在装有回流冷凝管、温度计、搅拌计的三颈瓶中加入异丙醇溶剂,将步骤S1中制备得到的双酚A主链型苯并噁嗪改性硅氧烷聚合物与端环氧聚醚按照1:1.1~1.3的摩尔比加入三颈瓶中,体系中异丙醇溶剂的质量占比为总重量的40%~50%;搅拌及加热升温至80~100℃,进行环氧基与羟基的开环连接反应3~5h,蒸除异丙醇溶剂,并于60~80℃,50kPa的条件下真空脱除低沸物,冷却至室温后,得到淡黄色透明油状双酚A主链型苯并噁嗪聚醚嵌段聚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琳李宝书谈昆伦张侃
申请(专利权)人:新创碳谷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