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基坑安全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7385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基坑安全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数据采集;步骤二、判定是否对步骤一中采集的数据进行调整;步骤三、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若存在风险则进行预警,若不存在风险则转入步骤四;步骤四、正常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基于工程情况和现场监测获取的深层水平位移曲线采集数据,判定数据是否进行校正,然后在判断是否进行支撑无效或失效预警、是否进行超挖预警、是否进行倾覆风险预警、是否进行挖土过程风险预警,提高基坑风险评价的准确度和便捷度,增强基坑风险评价实效性。增强基坑风险评价实效性。增强基坑风险评价实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基坑安全分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深基坑安全分析方法,属于基坑安全施工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基坑风险评价往往采用深基坑安全监测数据进行深基坑状态判断,利用是否超过设计报警值进行报警,存在如下问题:(1)过分依赖于设计报警值,而当前的设计报警值又偏保守,往往现场存在报警后继续施工,多方商议再次报警值的方法,解决设计报警值偏于保守、刚开始开挖就持续报警,失去了报警的作用;(2)很多施工现场的技术工作者,并不一定具备专业的数据分析能力,看不懂监测报表内的曲线图的风险型,往往导致隐患或风险未能提前发现,最终容易造成后续事故的发生;(3)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出现海量监测数据、综多监测曲线,通过人力判断,大大耗费时间和精力,造成风险判断的实时性也不够,容易延误解除隐患或问题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报警值与施工情况偏差、风险曲线图复杂等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深基坑安全分析方法,能够基于采集的工程数据和施工进度数据,判定数据是否进行校正,并判断是否进行多工况风险预警,提高基坑风险评价的准确度和便捷度,增强基坑风险评价实效性。
[0004]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深基坑安全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步骤一、数据采集;具体为,
[0007]获取基坑围护深度H、开挖深度h、基坑围护插入比、每道支撑所处的深度h
n
,n=1,2,

,N,其中N为支撑数量;
[0008]获取当前挖土深度h
x
、当前最接近开挖面的支撑为第a道支撑、当前开挖面位于第b层土、施工现场测量的基坑顶部位移值XS;
[0009]获取已完成施工的每道支撑的开始时间t
zs
和结束时间t
zj
,每皮土开挖的开始时间t
ts
和结束时间t
tj

[0010]根据施工现场的深层水平位移曲线,识别并获取顶部位移点坐标DB(x,y)、顶部位移值DW,曲线最大位移点坐标MB(x,y)、最大位移点位移值MW,曲线曲率值Qz、深层水平位置最下方与y轴的交叉点深度h
d
,当天施工时间T;
[0011]步骤二、判定是否对步骤一中采集的数据进行调整;具体为:
[0012]若[DW

XS]≤0.3mm,则当日不需要调整,转入步骤三;
[0013]若[DW

XS]>0.3mm,对采集数据进行校正,然后进入步骤三;
[0014]步骤三、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若存在风险则进行预警,若不存在风险则转入步骤四;
[0015]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若存在风险则进行预警,具体包括:
[0016]判断是否进行支撑无效或失效预警,具体为,若T

t
zs
>8hour,MB(x,y)的y值仍持续增大,进行支撑无效或者失效预警;当曲线曲率值Qz保持不变或增大,则认为该支撑未能完全发生效用,进行支撑未能完全发生效用预警;
[0017]判断是否进行超挖预警,具体为,针对最接近开挖面的支撑的第a道支撑,该支撑还未进行施工,但h
x

h
n
>30cm,则认为该处出现超挖,进行超挖预警;若8hour>T

t
tj
>0,MB(x,y)的y值持续增大,进行超挖预警;
[0018]判断是否进行倾覆风险预警或倾覆预警,具体为,DB(x,y)>0,且增加速率越来越大,h
d
>h,则基坑该侧边有倾覆风险,若h
d
持续增大,则倾覆风险有加大趋势,进行倾覆风险预警;若测斜最底部的位移值大于0,则判断已经出现了倾覆,进行倾覆预警;
[0019]判断是否进行挖土过程风险预警,具体为,变形最大值MB(x,y)下沉位置、转角速率Qz同时出现增大,进行挖土过程风险预警;
[0020]步骤四、正常施工。
[0021]进一步,所述支撑钢支撑,步骤三中,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若存在风险则进行预警,还包括:
[0022]判断是否进行钢支撑施工滞后预警,具体为,针对最接近开挖面的支撑的第a道支撑,该支撑为钢支撑且还未施工,但0<h
x

h
n
≤30cm,施工时间T与上皮土的完成时间t
tj
的差值T

t
tj
>8h,则判断为钢支撑施工滞后,进行钢支撑施工滞后预警。
[0023]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专利技术能够基于工程情况和现场监测获取的深层水平位移曲线采集数据,判定数据是否进行校正,然后在判断是否进行支撑无效或失效预警、是否进行超挖预警、是否进行倾覆风险预警、是否进行挖土过程风险预警,提高基坑风险评价的准确度和便捷度,增强基坑风险评价实效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深层水平位移曲线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水平支撑与开挖面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数据录入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基于图像识别的不同工况深基坑安全分析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深基坑安全分析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结合下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29]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不同工况深基坑安全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0]步骤一、数据采集;
[0031]获取基坑围护深度H、开挖深度h、基坑围护插入比、每道支撑所处的深度h
n
,n=1,2,

,N,其中N为支撑数量;H、h、h
n
由施工图即可确定,与施工进步无关;
[0032]获取当前挖土深度h
x
、当前最接近开挖面的支撑为第a道支撑、当前开挖面位于第b层土、施工现场测量的基坑顶部位移值XS;h
x
、a、b可以通过现场视频的智能识别装置进行判断或者在当天的施工进步报表中读取;XS可通过上部全站仪等测量设备获得;
[0033]获取已完成施工的每道支撑的开始时间t
zs
和结束时间t
zj
,每皮土开挖的开始时间t
ts
和结束时间t
tj
;t
z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基坑安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数据采集;具体为,获取基坑围护深度H、开挖深度h、基坑围护插入比、每道支撑所处的深度h
n
,n=1,2,

,N,其中N为支撑数量;获取当前挖土深度h
x
、当前最接近开挖面的支撑为第a道支撑、当前开挖面位于第b层土、施工现场测量的基坑顶部位移值XS;获取已完成施工的每道支撑的开始时间t
zs
和结束时间t
zj
,每皮土开挖的开始时间t
ts
和结束时间t
tj
;根据施工现场的深层水平位移曲线,识别并获取顶部位移点坐标DB(x,y)、顶部位移值DW,曲线最大位移点坐标MB(x,y)、最大位移点位移值MW,曲线曲率值Qz、深层水平位置最下方与y轴的交叉点深度h
d
,当天施工时间T;步骤二、判定是否对步骤一中采集的数据进行调整;具体为:若[DW

XS]≤0.3mm,则当日不需要调整,转入步骤三;若[DW

XS]&gt;0.3mm,对采集数据进行校正,然后进入步骤三;步骤三、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若存在风险则进行预警,若不存在风险则转入步骤四;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若存在风险则进行预警,具体包括:判断是否进行支撑无效或失效预警,具体为,若T

t
zs
&gt;8hour,MB(x,y)的y值仍持续增大,进行支撑无效或者失效预警;当曲线曲率值Qz保持不变或增大,则认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峰军许抒沈雯周泉吉杨仁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