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桃油生产用立式混合搅拌结构及其榨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7354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核桃油生产用立式混合搅拌结构及其榨油方法,立式混合搅拌结构包括立式搅拌筒、搅拌部件和驱动电机;所述立式搅拌筒内设置有分割组件;所述分割组件将所述立式搅拌筒的内腔分割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分割组件包括上下叠置且紧密贴合的第一研磨板和第二研磨板;所述驱动电机与主轴连接,用于带动上搅拌部和下搅拌部正转或反转。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浸泡、混合搅拌和研磨等多道工序集中在一起,从而实现浸泡、混合搅拌和研磨多个工序在同一个设备内交替且反复进行;可实现核桃仁等油料膨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桃油生产用立式混合搅拌结构及其榨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合搅拌
,尤其是涉及一种核桃油生产用立式混合搅拌结构及其榨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水代法是指在加热条件下通过添加水,使得一种油料或若干种油料的植物细胞中蛋白质变性后,使得油脂与蛋白质之间的亲和力降低至小于水与蛋白质之间的亲和力后,以水进入植物细胞内代替油脂,实现油脂的析出,并利用油脂和水密度的不同,将油脂分离出来的制油方法。这种方法不用溶剂,是一种绿色健康的加工方法。核桃仁油含量高,且属于软质油料,适合用水代法提取其中所含油脂。具体提取工艺参见CN202210940269.2。
[0003]混合搅拌部件是水代法中重要的部件之一,而现有的搅拌结构存在搅拌时间长,出油率较低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桃油生产用立式混合搅拌结构及其榨油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核桃油生产用立式混合搅拌结构,包括:立式搅拌筒、搅拌部件和驱动电机;所述立式搅拌筒为竖立设置的长圆筒体;所述立式搅拌筒内设置有分割组件;所述分割组件将所述立式搅拌筒的内腔分割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搅拌部件包括:主轴和螺旋叶片;螺旋叶片的外径大小与所述立式搅拌筒的内壁直径相适配(螺旋叶片外径等于或略小于筒状体内径);所述主轴上下贯穿所述上腔室和下腔室设置,所述螺旋叶片包括设置在上腔室内的上搅拌部和设置在下腔室内的下搅拌部;所述分割组件包括上下叠置且紧密贴合的第一研磨板和第二研磨板;第一研磨板和第二研磨板的板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研磨孔和第二研磨孔;第一研磨板和第二研磨板中的一个可相对转动设置,进而改变第一研磨孔和第二研磨孔的重合度,进而改变作为整体的分割组件上的过孔大小(即在水平投影平面上,第一研磨孔和第二研磨孔的重合面积大小)和开启闭合;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主轴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上搅拌部和下搅拌部正转或反转;在所述分割组件上的过孔开启状态下,主轴正转,上搅拌部迫使上腔室的物料自上向下通过分割组件的过孔,主轴反转,下搅拌部迫使下腔室的物料自下向上通过分割组件的过孔,进而实现物料的反复研磨。
[0006]生产时,核桃仁被研磨后的被破壁程度极大程度地影响着核桃仁的出油速度和出油率,现有的水代法中的搅拌设备仅仅能实现搅拌功能,在核桃仁等油料破壁不充分时,则
会导致出油效率低,或者不得不搅拌很长时间来完成生产。
[0007]本申请则将搅拌和研磨两道工序集中在一起,从而实现浸泡、搅拌和研磨多个工序在同一个设备内交替且反复进行;以及分割组件的过孔大小可调,可以实现自大到小循序渐进方式的多次研磨,解决了现有研磨工艺中物料过热甚至被熟透、烤糊等不良问题;浸泡、搅拌和研磨工序的交替和反复进行,可实现核桃仁等油料膨胀

吸收水分、油分子被置换

被压缩、被置换的油分子被挤出如此反复的微观形态变化,类似于反复做着呼和吸两个动作,从而加快了油分子置换速度,以及提高了出油率。
[0008]而当第一研磨孔和第二研磨孔完全错开时,作为整体的分割组件上的过孔处于闭合状态,分割组件将上腔室和下腔室完全分割开,上腔室的底部形成密封结构,上腔室可用于核桃仁等油料的浸泡,使得核桃仁等油料充分吸收水分。
[0009]进一步地,所述立式搅拌筒内以及所述下腔室下方设置有滤出腔室;所述下腔室和滤出腔室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板;第一过滤板上设置有第一滤孔;自上腔室和下腔室流下的油水混合液经第一过滤板流入滤出腔室内。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主轴贯穿所述滤出腔室设置,所述搅拌部件还包括设置在主轴上以及滤出腔室内的多个搅拌件(例如搅拌叶片或搅拌棒),搅拌件在所述驱动电机和主轴的带动下转动,用于迫使滤出腔室中的油水分子分离。
[0011]进一步地,所述滤出腔室内的底部设置有加热模块,用于对滤出腔室中油水混合液进行加热处理。
[0012]滤出腔室中油水混合液在油水分子分离后,油分子上浮形成上方的核桃油层,水分子下沉形成下方的清水层。加热模块的加热功能可提高油水分离速度,同时被加热后的清水可循环回到上腔室和/或下腔室,继续进行水代反应。
[0013]进一步地,还包括泵体;所述上腔室的侧壁中上部设置有上进水孔;所述滤出腔室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通过供水管路与上进水孔连接,泵体设置在供水管路上用于迫使来自所述滤出腔室的热水(加热后清水)自上进水孔喷入上腔室内,湿润(或浸泡)物料的同时对物料进行加热。
[0014]现有的水代设备中,不得不采用额外的加热部件对搅拌容器进行加热,进而维持水代过程的环境温度。本申请可通过循环模式向上腔室和下腔室内核桃仁等物料供应热水,通过该热水较好地维持水代过程的环境温度,该加热方式更加直接和均匀;同时,现有的水代过程中,用于水代的水液中油分子含量较高,阻碍了核桃仁等物料中油分子的进一步渗出;而本申请中由于采用循环模式进行水代处理,上腔室中油水混合液通过所述分割组件上的过孔流入下腔室,下腔室内的油水混合液通过第一过滤板上的第一滤孔流入滤出腔室,经过油水分离后的清水被加热后再次回到上腔室和下腔室,由此整体上用于水代的水液中油分子含量较低,有利于核桃仁等物料中油分子的进一步渗出。
[0015]进一步地,所述上腔室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排水口通过回水管路与所述滤出腔室连通。
[0016]所述分割组件上的过孔处于封闭状态下,上腔室的水液可通过排水口和回水管路返回滤出腔室。
[0017]优选地,所述分割组件上的过孔处于封闭状态下,所述上搅拌部正转迫使所述上腔室内的物料向下输送,上搅拌部和所述分割组件相互配合对物料进行挤压,加速物料中
的油分子渗出。
[0018]优选地,所述分割组件上的过孔处于封闭状态下,所述下搅拌部反转迫使所述下腔室内的物料向上输送,下搅拌部和所述分割组件相互配合对下腔室内物料进行挤压,加速物料中的油分子渗出。
[0019]进一步地,多个所述上进水孔在所述上腔室的周向上均匀布设。
[0020]自上进水孔喷出的热水可均匀地喷撒到上搅拌部上的物料上。
[0021]进一步地,所述上腔室的侧壁中上部外侧设置有第一夹层,所述上进水孔两端连通第一夹层和上腔室;所述供水管路与所述第一夹层连通,依次通过第一夹层和所述上进水孔向所述上腔室内供水。
[0022]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过滤板,第二过滤板上设置有第二滤孔;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上下叠置且紧密贴合形成一个过滤组件;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中的一个可相对转动设置,进而改变第一滤孔和第二滤孔的重合度,进而改变过滤组件上过滤孔大小(即在水平投影平面上,第一滤孔和第二滤孔的重合面积大小)和开启闭合。
[0023]优选地,当过滤组件上过滤孔闭合时,主轴正转时,所述下搅拌部和所述过滤组件相互配合对下腔室内物料进行挤压,加速物料中的油分子渗出。
[0024]进一步地,所述下腔室的侧壁中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桃油生产用立式混合搅拌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立式搅拌筒、搅拌部件和驱动电机;所述立式搅拌筒为竖立设置的长圆筒体;所述立式搅拌筒内设置有分割组件;所述分割组件将所述立式搅拌筒的内腔分割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搅拌部件包括:主轴和螺旋叶片;螺旋叶片的外径大小与所述立式搅拌筒的内壁直径相适配;所述主轴上下贯穿所述上腔室和下腔室设置,所述螺旋叶片包括设置在上腔室内的上搅拌部和设置在下腔室内的下搅拌部;所述分割组件包括上下叠置且紧密贴合的第一研磨板和第二研磨板;第一研磨板和第二研磨板的板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研磨孔和第二研磨孔;第一研磨板和第二研磨板中的一个可相对转动设置,进而改变第一研磨孔和第二研磨孔的重合度,进而改变作为整体的分割组件上的过孔大小和开启闭合;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主轴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上搅拌部和下搅拌部正转或反转;在所述分割组件上的过孔开启状态下,主轴正转,上搅拌部迫使上腔室的物料自上向下通过分割组件的过孔,主轴反转,下搅拌部迫使下腔室的物料自下向上通过分割组件的过孔,进而实现物料的反复研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混合搅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搅拌筒内以及所述下腔室下方设置有滤出腔室;所述下腔室和滤出腔室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板;第一过滤板上设置有第一滤孔;自上腔室和下腔室流下的油水混合液经第一过滤板流入滤出腔室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混合搅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贯穿所述滤出腔室设置,所述搅拌部件还包括设置在主轴上以及滤出腔室内的多个搅拌件,搅拌件在所述驱动电机和主轴的带动下转动,用于迫使滤出腔室中的油水分子分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混合搅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出腔室内的底部设置有加热模块,用于对滤出腔室中油水混合液进行加热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混合搅拌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泵体;所述上腔室的侧壁中上部设置有上进水孔;所述滤出腔室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通过供水管路与上进水孔连接,泵体设置在供水管路上用于迫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德鲁马婷王高升李文玕刘润民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