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力驱动式余压能回收装置及其海水淡化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水淡化
,尤其涉及一种磁力驱动式余压能回收装置及其海水淡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膜法又称为反渗透技术法,具有投资少、操作方便、建设期短等优点,是常用的海水淡化处理方法。现有反渗透技术法在海水淡化过程中,通常操作系统的压力达到5.8~8.0MPa,然而从膜组件中排放出的浓海水的余压仍高达5.0~6.5MPa,若直接将此部分浓海水排放到环境中,则造成海水余压能浪费,为回收海水淡化过程中高压浓海水的能量,在膜法处理中,还需加设余压能回收装置。
[0003]现有的余压能回收装置分为离心式和正位移式两种,其中,离心式能量回收效率较低,仅有30%~50%,虽然正位移式能量回收效率能够达到90%以上,但是,正位移式在余压能回收时需要频繁的开关多个阀门,设备受水击现象严重,造成损伤较大,缩短设备使用寿命,同时,频繁开关多个阀门会导致低压海水供给不连续,进而导致海水余压能的回收过程不连续,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余压能回收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力驱动式余压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插件结构、磁力驱动结构和余压能回收单元;所述壳体(1)内设有若干容纳腔,所述插件结构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磁力驱动结构驱动所述壳体(1)带动所述插件结构一同转动;所述插件结构上设有压力交换腔,所述余压能回收单元包括第一磁铁(4)、第二磁铁(5)和滑动磁铁(6),所述第一磁铁(4)和所述第二磁铁(5)分别设置在所述压力交换腔的两端,所述第一磁铁(4)与所述第二磁铁(5)的相对面磁极相同,所述滑动磁铁(6)滑动设置在所述压力交换腔内;所述第一磁铁(4)与所述滑动磁铁(6)之间形成第一处理腔(7),所述第二磁铁(5)与所述滑动磁铁(6)之间形成第二处理腔(8),所述第一处理腔(7)上设有第一开口(9),所述第二处理腔(8)上设有第二开口(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力驱动式余压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4)与所述滑动磁铁(6)之间设有第一限位板(11),所述第二磁铁(5)与所述滑动磁铁(6)之间设有第二限位板(12),所述第一限位板(11)与所述第二限位板(12)上设有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磁力驱动式余压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件结构包括若干第一转子(2)和若干第二转子(3),各所述第一转子(2)和各所述第二转子(3)内分别设有所述压力交换腔,所述第一转子(2)内的所述滑动磁铁(6)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板(11)处,所述第二转子(3)内的所述滑动磁铁(6)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板(12)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磁力驱动式余压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子(2)设有两个,所述第二转子(3)设有两个,所述第一转子(2)和所述第二转子(3)位于对角线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宁,钟凯锋,谢玉宝,郭淑婷,徐青,欧志华,江梓晖,邓泽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