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轧机AGC油缸快速动作的液压回路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液压控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实现轧机AGC油缸快速动作的液压回路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常规等厚度轧制的液压AGC控制过程来说,一般只注重AGC油缸的带载压下速度,而AGC油缸工作过程需要的流量较大,在单伺服阀不能满足流量需求的情况下、在大流量伺服阀的频响速度较低的情况下、在高频响大流量伺服阀成本较高的情况下,通常采用图1所示的传统双伺服阀并联的液压回路。
[0003]近年来,在热轧平面板形控制和冷轧差厚板轧制过程中,发现传统双伺服阀并联的液压回路及其控制方式,虽然能够满足对AGC油缸压下速度的要求,但由该控制方式实现的AGC油缸回退速度有时偏低(特别是在轧制力较小时),因此只能通过降低轧制速度才能实现轧件的目标形状,而发生这种情况的具体原因在于:
[0004]①
、伺服阀入口压力(即油源压力)Ps较高(≥21MPa),在AGC油缸需要压下时,需要给伺服阀送正的控制信号,使伺服阀P口与A口相连通,阀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轧机AGC油缸快速动作的液压回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伺服阀、第二伺服阀、第三伺服阀、第四伺服阀及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一伺服阀的入口、第二伺服阀的入口、第三伺服阀的入口、第四伺服阀的入口及电磁换向阀的入口均与液压AGC系统供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一伺服阀的回油口、第二伺服阀的回油口、第三伺服阀的回油口、第四伺服阀的回油口及电磁换向阀的回油口均与AGC系统的回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一伺服阀的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伺服阀的第一工作油口均与操作侧AGC油缸无杆腔相连通;所述第一伺服阀的第二工作油口和第二伺服阀的第二工作油口均与操作侧AGC油缸有杆腔相连通;所述第三伺服阀的第一工作油口和第四伺服阀的第一工作油口均与传动侧AGC油缸无杆腔相连通;所述第三伺服阀的第二工作油口和第四伺服阀的第二工作油口均与传动侧AGC油缸有杆腔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轧机AGC油缸快速动作的液压回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伺服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操作侧AGC油缸有杆腔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液控单向阀;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的出口与第二伺服阀的第二工作油口相连通,第一液控单向阀的入口与操作侧AGC油缸有杆腔相连通,第一液控单向阀的控制口与电磁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现轧机AGC油缸快速动作的液压回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四伺服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传动侧AGC油缸有杆腔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液控单向阀;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的出口与第四伺服阀的第二工作油口相连通,第二液控单向阀的入口与传动侧AGC油缸有杆腔相连通,第二液控单向阀的控制口与电磁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实现轧机AGC油缸快速动作的液压回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伺服阀的回油口与AGC系统的回油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的入口与第一伺服阀的回油口相连通,第一单向阀的出口与AGC系统的回油口相连通;在所述第二伺服阀的回油口与AGC系统的回油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的入口与第二伺服阀的回油口相连通,第二单向阀的出口与AGC系统的回油口相连通;在所述第三伺服阀的回油口与AGC系统的回油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三单向阀,第三单向阀的入口与第三伺服阀的回油口相连通,第三单向阀的出口与AGC系统的回油口相连通;在所述第四伺服阀的回油口与AGC系统的回油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四单向阀,第四单向阀的入口与第四伺服阀的回油口相连通,第四单向阀的出口与AGC系统的回油口相连通;在所述电磁换向阀的回油口与AGC系统的回油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五单向阀,第五单向阀的入口与电磁换向阀的回油口相连通,第五单向阀的出口与AGC系统的回油口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实现轧机AGC油缸快速动作的液压回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液压AGC系统供油口的直连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油压传感器;在所述操作侧AGC油缸无杆腔的直连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油压传感器;在所述操作侧AGC油缸有杆腔的直连管路上设置有第三油压传感器;在所述传动侧AGC油缸无杆腔的直连管路上设置有第四油压传感器;在所述传动侧AGC油缸有杆腔的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贵桥,李建平,丁敬国,孙涛,牛文勇,花福安,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