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菇渣双菌发酵制备抗植物病原菌的微生态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7153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菇渣双菌发酵制备抗植物病原菌的微生态制剂,包括有菇渣的营养成分分析、菇渣的营养成分测定方法、纤维素与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测定、棘孢木霉LaTr01菌种制备、暹罗芽孢杆菌JFL15菌种制备、棘孢木霉LaTr01和暹罗芽孢杆菌JFL15发酵菇渣,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菇渣的营养成分分析:随机选择金针菇、杏鲍菇收割后的废菌包(菇渣)各100袋,烘干。该菇渣双菌发酵制备抗植物病原菌的微生态制剂,可以有效抑制荔枝霜疫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和西瓜萎蔫病欧文氏菌,可用于荔枝采后的保鲜及用于水稻、瓜果等由该病原菌引起的立枯病和猝倒病的防治,同时,菇渣微生态制剂能够改良土壤,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增值提高农作物、蔬菜的品质和产量。菜的品质和产量。菜的品质和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菇渣双菌发酵制备抗植物病原菌的微生态制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菇渣双菌发酵
,具体为一种菇渣双菌发酵制备抗植物病原菌的微生态制剂。

技术介绍

[0002]金针菇、杏鲍菇、平菇、白灵菇、蟹味菇等食用菌采摘后产生了大量的副产物菇渣(也称菌渣、菌糠),菇渣中还含有丰富的木质素(10

11%)和纤维素(15

31%),同时还含有蛋白质(7.2%-9.5%)、粗脂肪(2.7%-6.7%)、矿物质等,这些特点均可以作为其他微生物的培养基质进一步得到利用,目前,对于菇渣的利用大部分就直接用做有机肥料施在土壤里,起到改善土壤提高蔬菜、农作物品质的作用,少部分使用土壤微生物进行二次发酵后作为花卉的高级有机肥,还有一小部分作为食用菌的培养基质添加,而把菇渣作为培养基质,采用产抗菌物质的生防微生物进行发酵制备多抗植物病原菌真菌和细菌功能的微生态制剂尚未见到报道,棘孢木霉是一种生物防治菌,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有抑菌作用,能有效分解菇渣中的木质纤维素,芽孢杆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非致病性生防细菌,对人畜无毒害,其在代谢过程可产生多种丰富的抑菌活性物质,具有广泛的抑制细菌和真菌活性,已在农业生产中获得了欧洲食品安全委员会的认可。此外,由于解淀粉芽孢杆菌还具有生长快、营养简单、抗逆性强等优点,因此在生防菌剂生产加工及其它产品开发中较非芽孢杆菌具有生产成本低、有效活菌数量高、产品质量稳定等优势而备受瞩目,为了提高食用菌产业中大量废弃菇渣的附加值,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本专利技术首次以菇渣为培养基质,采用棘孢木霉和暹罗芽孢杆菌两种生防菌的混合发酵,获得一种可以抗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的微生态制剂,为农作物和蔬菜的高品质生产,提供安全的杀菌剂和有机肥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菇渣双菌发酵制备抗植物病原菌的微生态制剂,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提高食用菌产业中大量废弃菇渣的附加值,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本专利技术首次以菇渣为培养基质,采用棘孢木霉和暹罗芽孢杆菌两种生防菌的混合发酵,获得一种可以抗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的微生态制剂,为农作物和蔬菜的高品质生产,提供安全的杀菌剂和有机肥料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菇渣双菌发酵制备抗植物病原菌的微生态制剂,包括有菇渣的营养成分分析、菇渣的营养成分测定方法、纤维素与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测定、棘孢木霉LaTr01菌种制备、暹罗芽孢杆菌JFL15菌种制备、棘孢木霉LaTr01和暹罗芽孢杆菌JFL15发酵菇渣,包括如下步骤:
[0007]步骤一:菇渣的营养成分分析:随机选择金针菇、杏鲍菇收割后的废菌包(菇渣)各100袋,烘干;
[0008]步骤二:菇渣的营养成分测定方法:取适量菇渣样品,初步粉碎后60oC干燥4h,取出样品,用高速离心粉碎机进一步粉碎,粉碎样品用研钵研磨后过40目筛,60oC烘干至恒重备用;
[0009]步骤三:纤维素与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测定:取2份0.500g恒重的样品,置于125mL试剂瓶中,各加入50mL中性洗涤剂,之后放入已沸的高压锅,100℃保温1h,取出用耐酸滤斗过滤,滤渣用热水洗至滤液无中性洗涤剂且pH为7.0,再用丙酮洗2次,将滤渣转入已恒重的坩埚(重量为W01)中,放入60℃烘箱中烘干,称量坩埚和样品的总重(W1克),将其中1份滤渣和坩埚在550℃马福炉中灰化4h,得灰分W克,取出上述剩下的一份样品,放入125mL的碘量瓶中,加入50mL2moL/L盐酸溶液,然后放入已沸的高压锅中,100℃准确保温50min,用耐酸滤斗过滤,蒸馏水洗至中性,滤渣再依次用95%乙醇、无水乙醇和丙酮洗涤2次,将恒重的坩锅和残渣于60℃烘箱中烘至恒重,为W2,将上述中用盐酸处理过的残渣放入50mL烧杯中,加入5mL致冷的75%的硫酸,室温水解3h后,再加入45mL水,室温过夜,次日用耐酸滤斗过滤,用蒸馏水洗残渣至滤液pH为6.5~7.0,将滤渣转入坩埚中,在60℃烘箱中烘至恒重,样品和坩埚重为W3,将残渣和坩埚在550℃马福炉中灰化4h,干燥器中平衡至恒重,为W4,差重为W3

W4,灰分为W4

W01,按上述过程测定另外平行样品2份,再取平均值;
[0010]步骤四:棘孢木霉LaTr01菌种制备:把实验室保存的棘孢木霉LaTr01菌种转接到新鲜的PDSA平板上进行活化;
[0011]步骤五:暹罗芽孢杆菌JFL15菌种制备:将

80℃保存的菌株从超低温冰箱取出,待溶解后沾取一环划线培养到LB固体培养基上,37℃过夜培养,以得到纯化的单菌落,待菌落长出后,用灭菌的枪头挑取菌落接种至分装好并高压灭菌的LB液体培养基中,37℃,180r/min培养24h进行扩大培养得到活化的种子液;
[0012]步骤六:棘孢木霉LaTr01和暹罗芽孢杆菌JFL15单菌发酵菇渣:棘孢木霉LaTr01和暹罗芽孢杆菌JFL15分别接种于A和B的培养基质中,接种量为10%,培养基质和菌种混匀后装进宽30cm、长50cm、高25cm的塑料框中,稍压实,盖上薄膜,置于35℃下培养10天,每种处理重复3次,发酵完成后,烘干,粉碎至粉末,称取5克粉末于15mL离心管中,加入5mL无菌水,充分溶解后离心,取上清液并浓缩至2.5mL用于对指示菌的抑制效果测定。
[0013]优选的,所述其中步骤一中烘干后的菇渣将金针菇菇渣和杏鲍菇菇渣等量混合,备用。
[0014]优选的,所述其中步骤二中,具体测定结果见图1。
[0015]优选的,所述其中步骤四中,30℃培养3天,切取活化后的菌丝块,转接到500mL的PDSB液体培养基中,置于摇床上摇瓶培养,温度30℃,转速180rmp,培养19h至对数生长期,停止培养,获得棘孢木霉菌种。
[0016]优选的,所述其中步骤五中,将活化所得种子液接种到含有100mL MSM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37℃,200r/min摇瓶发酵3d,至发酵液呈现奶白色或淡绿色。
[0017]优选的,所述其中步骤六中抑菌效果的测定采用牛津杯方法,即先把无菌的牛津杯均匀等距离放置于一次性培养皿中,常规培养指示菌(荔枝霜疫霉菌、水稻纹枯病菌和西瓜萎蔫病欧文氏菌),取200μL指示菌加入25mL冷却至50℃的固体培养基中,混匀后倾注于9cm培养皿中,凝固后用镊子垂直取出牛津杯,并在孔外标号,取各处理的菌质上清液100μL加入孔中,在适合的温度下培养,3

6天后测量抑菌圈直径。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有效抑制荔枝霜疫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和西瓜萎蔫病欧文氏菌,可用于荔枝采后的保鲜及用于水稻、瓜果等由该病原菌引起的立枯病和猝倒病的防治,同时,菇渣微生态制剂能够改良土壤,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增值提高农作物、蔬菜的品质和产量。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菇渣双菌发酵制备抗植物病原菌的微生态制剂,包括有菇渣的营养成分分析、菇渣的营养成分测定方法、纤维素与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测定、棘孢木霉LaTr01菌种制备、暹罗芽孢杆菌JFL15菌种制备、棘孢木霉LaTr01和暹罗芽孢杆菌JFL15发酵菇渣,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菇渣的营养成分分析:随机选择金针菇、杏鲍菇收割后的废菌包(菇渣)各100袋,烘干;步骤二:菇渣的营养成分测定方法:取适量菇渣样品,初步粉碎后60oC干燥4h,取出样品,用高速离心粉碎机进一步粉碎,粉碎样品用研钵研磨后过40目筛,60oC烘干至恒重备用;步骤三:纤维素与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测定:取2份0.500g恒重的样品,置于125mL试剂瓶中,各加入50mL中性洗涤剂,之后放入已沸的高压锅,100℃保温1h,取出用耐酸滤斗过滤,滤渣用热水洗至滤液无中性洗涤剂且pH为7.0,再用丙酮洗2次,将滤渣转入已恒重的坩埚(重量为W01)中,放入60℃烘箱中烘干,称量坩埚和样品的总重(W1克),将其中1份滤渣和坩埚在550℃马福炉中灰化4h,得灰分W克,取出上述剩下的一份样品,放入125mL的碘量瓶中,加入50mL2moL/L盐酸溶液,然后放入已沸的高压锅中,100℃准确保温50min,用耐酸滤斗过滤,蒸馏水洗至中性,滤渣再依次用95%乙醇、无水乙醇和丙酮洗涤2次,将恒重的坩锅和残渣于60℃烘箱中烘至恒重,为W2,将上述中用盐酸处理过的残渣放入50mL烧杯中,加入5mL致冷的75%的硫酸,室温水解3h后,再加入45mL水,室温过夜,次日用耐酸滤斗过滤,用蒸馏水洗残渣至滤液pH为6.5~7.0,将滤渣转入坩埚中,在60℃烘箱中烘至恒重,样品和坩埚重为W3,将残渣和坩埚在550℃马福炉中灰化4h,干燥器中平衡至恒重,为W4,差重为W3

W4,灰分为W4

W01,按上述过程测定另外平行样品2份,再取平均值;步骤四:棘孢木霉LaTr01菌种制备:把实验室保存的棘孢木霉LaTr01菌种转接到新鲜的PDSA平板上进行活化;步骤五:暹罗芽孢杆菌JFL15菌种制备:将

80℃保存的菌株从超低温冰箱取出,待溶解后沾取一环划线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名瑯郭丽琼曹荣伟陈建城李小运廖元花于群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