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水冷组件、电机冷却系统以及混动汽车的动力总成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7121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6
本公开涉及电机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水冷组件、电机冷却系统以及混动汽车的动力总成。该电机水冷组件包括:水冷壳体、散热板;所述水冷壳体包括导热面和盖板,所述导热面为与电机定子同轴设置的弧形面,且与所述电机定子的至少部分周侧面贴合设置;所述盖板与所述导热面相对设置,且二者之间形成有S型流道;所述流道包括多个流道部。该电机水冷组件,通过流道能够对散热板以及导热面进行散热,从而对电机定子的侧面进行冷却;其中,将流道分为第一流道部和第二流道部的设置,能够根据盖板与电机定子之间的间距,形成不同形状的流道,使水流从进水口进入之后,在流道内流动,保证整个流道内的水流能够保持其流速均匀,水流也更加稳定。也更加稳定。也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水冷组件、电机冷却系统以及混动汽车的动力总成


[0001]本公开涉及电机冷却
,尤其涉及一种电机水冷组件、电机冷却系统以及混动汽车的动力总成。

技术介绍

[0002]相对于传统变速箱,混动汽车的动力总成使用的变速箱主要新增了电机系统,相应地,对于混动变速箱中电机系统的冷却问题,行业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在混动变速箱中的电机系统的冷却主要分为油冷和水冷。
[0003]水冷方案采用冷却水循环对电机系统进行冷却,往往水冷组件需要设置在电机外部会形成凸起结构,又由于变速箱的整体布置空间有限,从而导致水冷组件中的流道往往会沿着水流方向发生宽度上以及高度上的变化,进而导致水流经过每段不同的流道部分时容易由于流速不同以及流动方向等问题形成湍流、漩涡等影响水流继续流动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机水冷组件、电机冷却系统以及混动汽车的动力总成。
[0005]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机水冷组件,包括:水冷壳体、散热板;所述水冷壳体包括导热面和盖板,所述导热面为与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水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冷壳体(11)、散热板(12);所述水冷壳体(11)包括导热面(111)和盖板(112),所述导热面(111)为与电机定子(3)同轴设置的弧形面,且与所述电机定子(3)的至少部分周侧面贴合设置;所述盖板(112)与所述导热面(111)相对设置,且二者之间形成有S型流道(13),所述水冷壳体(11)上开设有进水口(113)和出水口(114),所述进水口(113)和所述出水口(114)分别与所述流道(13)的两端连通;所述流道(13)包括多个流道部,多个所述流道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流道部(131)和至少一个第二流道部(132),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流道部(131)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流道部(132)的高度,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流道部(131)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流道部(132)的宽度;所述散热板(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散热板(12)均与所述导热面(111)连接,所述散热板(12)包括第一散热板(121)和第二散热板(122),所述第一散热板(121)沿所述第一流道部(131)的延伸方向排布在所述第一流道部(131)内,所述第二散热板(122)沿所述第二流道部(132)的延伸方向排布在所述第二流道部(132)内,任一个所述第二流道部(132)内的所述第二散热板(122)的数量大于任一个所述第一流道部(131)内的所述第一散热板(121)的数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水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12)朝向所述盖板(112)延伸,并且形成导流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水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12)沿水流方向的端部设有弯折部(123),所述弯折部(123)的延伸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立梅万全喜吴玉浩谢超
申请(专利权)人: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