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桩双管桩套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7046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试桩双管桩套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内筒本体、内支撑组件、封闭组件、定位组件、中部外筒、底部外筒、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顶部外筒、加固支架和第三限位块,所述中部外筒的底部焊接有底部外筒,且底部外筒的内壁顶端均匀设置有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滑动连接在内筒本体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设置的定位组件在吊装过程中对内筒进行限位,保障了桩套的安装质量;利用封闭组件对顶部外筒与内筒本体之间的间隙进行封闭,提高了桩套的密封效果,防止施工过程中泥土碎石跌入外筒与内筒的间隙中,保障了桩套清摩阻的实际效果;利用设置的内支撑组件对内筒本体进行辅助支撑,避免内筒本体在吊装的过程中产生变形,提高了桩套的实用性。的实用性。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试桩双管桩套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测试
,具体为一种试桩双管桩套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试桩是建筑物在基础施工前需根据地质勘察报告中的土的特性和物理力学性质进行桩机选择,所有工程在桩基施工完毕后都要进行施工试桩,根据试桩报告进行质量评定及验收,试桩是为了大范围的沉桩作业提供第一手的首次施工参数资料,普遍运用与建筑生产的过程中,现有的试桩双管桩套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其一,现有的试桩双管桩套在外筒吊装的过程中缺乏定位结构对外筒部件进行限位,从而影响了桩套的安装质量;其二,现有试桩双管桩套的密封效果差,施工过程中泥土碎石易跌入外筒与内筒的间隙中,影响了桩套清摩阻的实际效果;其三,现有的试桩双管桩套在内筒吊装的过程中缺乏内支撑结构对内筒进行支撑,吊装过程中产生碰撞会造成内筒变形,从而影响了桩套的实用性;因此设计一种试桩双管桩套及其制备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桩双管桩套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试桩双管桩套,包括内筒本体、内支撑组件、封闭组件、定位组件、中部外筒、底部外筒、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顶部外筒、第一加固环、第一加固台、第二加固台、第二加固环、加固杆、加固支架和第三限位块,所述中部外筒的底部焊接有底部外筒,且底部外筒的内壁顶端均匀设置有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滑动连接在内筒本体上,且内筒本体的顶端焊接有内支撑组件组件中的吊装环。
[0005]优选的,所述内支撑组件由吊装环、连接杆、支撑骨架、滚轮支架和支撑滚轮组成,吊装环的内部均匀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在支撑骨架的顶部,支撑骨架上均匀设置有滚轮支架,且滚轮支架上设置有支撑滚轮,支撑滚轮滚动连接在内筒本体的内壁上。
[0006]优选的,所述内筒本体的顶部均匀设置有第二限位块,且第二限位块滑动连接在顶部外筒的内壁上,顶部外筒的顶部焊接有封闭组件中的连接环。
[0007]优选的,所述封闭组件由连接环、连接块、封闭支架和封闭块组成,连接环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滑动连接在内筒本体上,连接环的顶部焊接有封闭支架,且封闭支架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封闭块,封闭块分别与内筒本体和连接块相互贴合。
[0008]优选的,所述顶部外筒的外壁上滑动连接有定位组件中的定位块,所述定位组件由定位块、定位环、加固壳、支撑脚和固定柱组成,定位块均匀焊接在定位环的内壁上,且定位环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支撑脚,支撑脚开设的通孔中套接有固定柱,定位环的底部焊接有加固壳。
[0009]优选的,所述顶部外筒的底部焊接有第一加固环,且第一加固环套接在第一加固
台上,第一加固台的顶端套接在顶部外筒的底部,且第一加固台滑动连接在内筒本体上。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固台的底部焊接有第二加固台,且第二加固台上套接有第二加固环,第二加固环焊接在中部外筒的顶部,且中部外筒套接第二加固台的底端,第二加固台滑动连接在内筒本体上,且第二加固台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加固杆,加固杆上焊接有加固支架,且加固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三限位块,第三限位块的一侧滑动连接在中部外筒的内壁上,且第三限位块的另一侧滑动连接在内筒本体上。
[0011]一种试桩双管桩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定位件安装;步骤二,外筒组装;步骤三,外筒吊装;步骤四,内筒吊装;步骤五,加固封闭;
[0012]其中上述步骤一中,在试桩预设位置上钻预设孔,随后将加固壳焊接在定位环的底部,再将加固壳套接在预设孔的顶部,随后通过固定柱对支撑脚和定位环进行固定,完成定位件的安装;
[0013]其中上述步骤二中,将第一加固环固定套接在第一加固台上,并将第一加固台的顶端套接在顶部外筒的底部,随后将第一加固环焊接在顶部外筒的底部,之后将第二加固环固定套接在第二加固台上,并将第二加固台的底部套接在中部外筒的底部,同时使第二加固台底部的加固杆、加固支架和第三限位块套接在中部外筒中,接着将第二加固环焊接在中部外筒的顶部,随后将底部外筒焊接在中部外筒的底部,使底部外筒顶部的第一限位块套接在中部外筒的内壁底端,之后将第二加固台焊接在第一加固台的底部,完成外筒部件的组装;
[0014]其中上述步骤三中,使用吊装设备将底部外筒、中部外筒和顶部外筒依次吊装伸入定位环中,同时利用定位块对吊装的过程进行限位,将底部外筒放置到预设孔的底部,接着从定位环和顶部外筒的间隙中填充碎石进行预固定,随后使用振动锤打压顶部外筒,使底部外筒没入土中,完成外筒的吊装过程中;
[0015]其中上述步骤四中,将支撑骨架放入内筒本体中,使支撑滚轮滚动连接在内筒本体的内壁上,随后将吊装环焊接在内筒本体的顶部,之后将连接环焊接在顶部外筒的顶部,接着使用吊装设备将吊装环和内筒本体放入外筒部件的内部,过程中利用连接块对内筒本体进行限位,内筒本体放入预设孔的底部之后,将内筒本体与连接环切割分离,再使用吊装设备将连接环和支撑骨架从内筒本体中取出,随后使用振动锤打压内筒本体对内筒本体进行固定;
[0016]其中上述步骤五中,将封闭支架焊接固定在连接环的顶部,同时使封闭块分别与内筒本体和连接块相互贴合,利用封闭块对顶部外筒和内筒本体的间隙进行封闭。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试桩双管桩套及其制备方法,利用设置的固定柱将定位环固定在预设点位上,之后在吊装过程中利用定位环上的定位块对内筒的吊装过程进行限位,从而保障了桩套的安装质量;利用连接环上连接块与封闭块的相互配合对顶部外筒与内筒本体之间的间隙进行封闭,提高了桩套的密封效果,防止施工过程中泥土碎石跌入外筒与内筒的间隙中,从而保障了桩套清摩阻的实际效果;利用设置的吊装环将支撑骨架固定在内筒本体中,进而通过支撑骨架上的支撑滚轮对内筒本体进行辅助支撑,避免内筒本体在吊装的过程中产生变形,提高了桩套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0019]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20]图3为图1中B区域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21]图4为图1中C区域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22]图5为图1中D区域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三维图;
[0025]图8为图7中E区域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26]图9为图7中F区域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27]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
[0028]图中:1、内筒本体;3、内支撑组件;4、封闭组件;5、定位组件;6、中部外筒;7、底部外筒;8、第一限位块;9、第二限位块;10、顶部外筒;11、第一加固环;12、第一加固台;13、第二加固台;14、第二加固环;15、加固杆;16、加固支架;17、第三限位块;301、吊装环;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桩双管桩套,包括内筒本体(1)、内支撑组件(3)、封闭组件(4)、定位组件(5)、中部外筒(6)、底部外筒(7)、第一限位块(8)、第二限位块(9)、顶部外筒(10)、第一加固环(11)、第一加固台(12)、第二加固台(13)、第二加固环(14)、加固杆(15)、加固支架(16)和第三限位块(17),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外筒(6)的底部焊接有底部外筒(7),且底部外筒(7)的内壁顶端均匀设置有第一限位块(8),第一限位块(8)滑动连接在内筒本体(1)上,且内筒本体(1)的顶端焊接有内支撑组件(3)组件中的吊装环(3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桩双管桩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组件(3)由吊装环(301)、连接杆(302)、支撑骨架(303)、滚轮支架(304)和支撑滚轮(305)组成,吊装环(301)的内部均匀设置有连接杆(302),且连接杆(302)的一端固定在支撑骨架(303)的顶部,支撑骨架(303)上均匀设置有滚轮支架(304),且滚轮支架(304)上设置有支撑滚轮(305),支撑滚轮(305)滚动连接在内筒本体(1)的内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试桩双管桩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本体(1)的顶部均匀设置有第二限位块(9),且第二限位块(9)滑动连接在顶部外筒(10)的内壁上,顶部外筒(10)的顶部焊接有封闭组件(4)中的连接环(40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试桩双管桩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组件(4)由连接环(401)、连接块(402)、封闭支架(403)和封闭块(404)组成,连接环(401)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连接块(402),且连接块(402)滑动连接在内筒本体(1)上,连接环(401)的顶部焊接有封闭支架(403),且封闭支架(403)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封闭块(404),封闭块(404)分别与内筒本体(1)和连接块(402)相互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试桩双管桩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外筒(10)的外壁上滑动连接有定位组件(5)中的定位块(501),所述定位组件(5)由定位块(501)、定位环(502)、加固壳(503)、支撑脚(504)和固定柱(505)组成,定位块(501)均匀焊接在定位环(502)的内壁上,且定位环(502)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支撑脚(504),支撑脚(504)开设的通孔中套接有固定柱(505),定位环(502)的底部焊接有加固壳(50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试桩双管桩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外筒(10)的底部焊接有第一加固环(11),且第一加固环(11)套接在第一加固台(12)上,第一加固台(12)的顶端套接在顶部外筒(10)的底部,且第一加固台(12)滑动连接在内筒本体(1)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试桩双管桩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台(12)的底部焊接有第二加固台(13),且第二加固台(13)上套接有第二加固环(14),第二加固环(14)焊接在中部外筒(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伟文黎辉廖广超曹先进李建华罗艳春萧敏姗谢凌云吴国健黄李斌黄有广平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江南佛山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