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针织布料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7033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针织布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复合针织布料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预处理:对选取的针织面料进行去油去污、烧毛、退浆和煮练的处理工序;然后将针织面料置于高温工作间进行蒸汽熨烫处理,直至针织面料平整无痕;B)面料复合:利用交叉铺网机在针织面料之间铺设一层抗菌面料;C)固化处理:将上述复合后的布料先进行针刺处理,在通过烘箱进行加热处理,使得抗菌面料黏附在针织面料之间,得到复合针织布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复合针织布料,其两侧为针织面料,透水透气性好,中间为抗菌面料,其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避免穿着过程中产生异味,提高穿着的舒适性,适合推广使用。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针织布料的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针织布料
,尤其涉及复合针织布料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面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发出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面料,在面料生产领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0003]现有单层结构纺织面料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常需求,针织面料其舒适性较好,但是其并不具有杀菌功能,当用户穿着出汗后,汗水浸入面料里面,容易导致细菌滋生,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复合针织布料的生产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复合针织布料的生产方法。
[0005]复合针织布料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A)预处理:对选取的针织面料进行去油去污、烧毛、退浆和煮练的处理工序;然后将针织面料置于高温工作间进行蒸汽熨烫处理,直至针织面料平整无痕;
[0007]B)面料复合:利用交叉铺网机在针织面料之间铺设一层抗菌面料;
[0008]C)固化处理:将上述复合后的布料先进行针刺处理,在通过烘箱进行加热处理,使得抗菌面料黏附在针织面料之间,得到复合针织布料。
[0009]所述预处理步骤中:蒸汽熨烫处理时,将蒸汽温度设为85

95℃,在蒸汽高温环境下熨烫时间设定为4

5min。
[0010]所述面料复合步骤中,抗菌面料是以抗菌纤维、三维中空纤维和低熔点纤维为原料纺织成型得到,抗菌纤维、三维中空纤维和低熔点纤维的比例为(10

15):(1

1.5):1。
[0011]所述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S1、将棉纤维加入去离子水中,以60

80℃的温度加热处理30

60min,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后,烘干待用;
[0013]S2、配制质量浓度为0.5%

3%的月桂酸钠溶液,向其中加入环氧基硅烷偶联剂,搅拌分散均匀后,向其中加入上一步骤处理得到的原材料纤维,超声处理5

10min后,静置15

20min,然后取出沥干,通过温度为100

110℃的热蒸汽对原材料进行加热处理30

60min,烘干待用;
[0014]S3、配制体积浓度为0.05%

1%的硝酸银溶液,将其升温至25

35℃后,超声5

10min后,静置反应30

60h,取出后烘干干燥,得到抗菌纤维。
[0015]所述环氧基硅烷偶联剂的用量为月桂酸钠质量的0.03

0.06倍。
[0016]所述面料复合步骤中:抗菌面料与针织面料的厚度比为0.3

0.5:1。
[0017]所述固化处理步骤中:针刺处理时,同一条直线上相邻的针眼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mm

5mm。
[0018]所述固化处理步骤中:烘箱的温度为120

140℃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复合针织布料,其两侧为针织面料,透水透气性好,中间为抗菌面料,其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避免穿着过程中产生异味,提高穿着的舒适性,适合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说。
[0021]实施例1中,复合针织布料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A)预处理:对选取的针织面料进行去油去污、烧毛、退浆和煮练的处理工序;然后将针织面料置于高温工作间进行蒸汽熨烫处理,直至针织面料平整无痕;
[0023]B)面料复合:利用交叉铺网机在针织面料之间铺设一层抗菌面料;
[0024]C)固化处理:将上述复合后的布料先进行针刺处理,在通过烘箱进行加热处理,使得抗菌面料黏附在针织面料之间,得到复合针织布料。
[0025]所述预处理步骤中:蒸汽熨烫处理时,将蒸汽温度设为85℃,在蒸汽高温环境下熨烫时间设定为4min。
[0026]所述面料复合步骤中,抗菌面料是以抗菌纤维、三维中空纤维和低熔点纤维为原料纺织成型得到,抗菌纤维、三维中空纤维和低熔点纤维的比例为10:1:1。
[0027]所述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S1、将棉纤维加入去离子水中,以60℃的温度加热处理30min,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后,烘干待用;
[0029]S2、配制质量浓度为0.5%的月桂酸钠溶液,向其中加入环氧基硅烷偶联剂,搅拌分散均匀后,向其中加入上一步骤处理得到的原材料纤维,超声处理5min后,静置15min,然后取出沥干,通过温度为100℃的热蒸汽对原材料进行加热处理30min,烘干待用;
[0030]S3、配制体积浓度为0.05%的硝酸银溶液,将其升温至25

35℃后,超声5min后,静置反应30h,取出后烘干干燥,得到抗菌纤维。
[0031]所述环氧基硅烷偶联剂的用量为月桂酸钠质量的0.03倍。
[0032]所述面料复合步骤中:抗菌面料与针织面料的厚度比为0.3:1。
[0033]所述固化处理步骤中:针刺处理时,同一条直线上相邻的针眼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mm。
[0034]所述固化处理步骤中:烘箱的温度为120℃。
[0035]实施例2中,复合针织布料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6]A)预处理:对选取的针织面料进行去油去污、烧毛、退浆和煮练的处理工序;然后将针织面料置于高温工作间进行蒸汽熨烫处理,直至针织面料平整无痕;
[0037]B)面料复合:利用交叉铺网机在针织面料之间铺设一层抗菌面料;
[0038]C)固化处理:将上述复合后的布料先进行针刺处理,在通过烘箱进行加热处理,使得抗菌面料黏附在针织面料之间,得到复合针织布料。
[0039]所述预处理步骤中:蒸汽熨烫处理时,将蒸汽温度设为95℃,在蒸汽高温环境下熨烫时间设定为5min。
[0040]所述面料复合步骤中,抗菌面料是以抗菌纤维、三维中空纤维和低熔点纤维为原
料纺织成型得到,抗菌纤维、三维中空纤维和低熔点纤维的比例为15:1.5:1。
[0041]所述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2]S1、将棉纤维加入去离子水中,以80℃的温度加热处理60min,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后,烘干待用;
[0043]S2、配制质量浓度为3%的月桂酸钠溶液,向其中加入环氧基硅烷偶联剂,搅拌分散均匀后,向其中加入上一步骤处理得到的原材料纤维,超声处理10min后,静置20min,然后取出沥干,通过温度为110℃的热蒸汽对原材料进行加热处理60min,烘干待用;
[0044]S3、配制体积浓度为1%的硝酸银溶液,将其升温至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复合针织布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预处理:对选取的针织面料进行去油去污、烧毛、退浆和煮练的处理工序;然后将针织面料置于高温工作间进行蒸汽熨烫处理,直至针织面料平整无痕;B)面料复合:利用交叉铺网机在针织面料之间铺设一层抗菌面料;C)固化处理:将上述复合后的布料先进行针刺处理,在通过烘箱进行加热处理,使得抗菌面料黏附在针织面料之间,得到复合针织布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针织布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步骤中:蒸汽熨烫处理时,将蒸汽温度设为85

95℃,在蒸汽高温环境下熨烫时间设定为4

5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针织布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复合步骤中,抗菌面料是以抗菌纤维、三维中空纤维和低熔点纤维为原料纺织成型得到,抗菌纤维、三维中空纤维和低熔点纤维的比例为(10

15):(1

1.5):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针织布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棉纤维加入去离子水中,以60

80℃的温度加热处理30

60min,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后,烘干待用;S2、配制质量浓度为0.5%

3%的月桂酸钠溶液,向其中加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瀚彬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马丁鞋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