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变形胞元结构及其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7004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5
本申请属于智能可变体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主动变形胞元结构及其设计方法。主动变形胞元结构包括:壁板包括上壁板以及下壁板,上壁板以及下壁板均具有四个壁板连接部,下壁板的中心设置有安装架;零泊松比结构件包括四个,每个零泊松比结构件均具有四个结构件连接部,四个结构件连接部分别与壁板连接部或相邻的零泊松比结构件的结构件连接部连接;微型减速电机配置有控制电路,微型减速电机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安装架中,微型减速电机的顶端安装有滚动轴承,微型减速电机通过电源连接线与电源连接;螺杆螺套组件的底端与滚动轴承连接,顶端与上壁板的中心连接。本申请具有胞元可重复装配,变形量精确可控等优势。变形量精确可控等优势。变形量精确可控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动变形胞元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0001]本申请属于智能可变体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主动变形胞元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智能可变体结构是近年来的新兴研究领域,指结构可以根据服役的不同工况产生自适应变形,达到提高结构性能,控制性能,适应性及降低能源消耗等目的,不仅可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高空长航时飞行器设计,如新一代战斗机、高超声速飞行器、临近空间飞行器、高空长航时侦察机等,在各类局部可变体结构中也有广泛应用,如自适应潜艇桨叶、智能旋翼桨叶、自适应进气道、自适应天线等,对提高航空航天装备性能有着重要作用。传统的可变体结构大都采用机构传动的方式实现,如飞机机翼的襟副翼,其产生的结构缝隙不仅会影响飞行效率,还会增大噪声和油耗。而超轻智能点阵结构是近年来新提出的设计理念,能实现自适应结构无缝光滑的变形要求,提高结构效率,降低重量,在可变体结构领域极具应用前景。
[0003]智能点阵结构的设计核心之一为主动变形胞元的设计,而目前的主动变形胞元驱动方式大都采用压电材料,形状记忆合金等来实现,受限于驱动材料本身的性能,目前的主动变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变形胞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壁板,包括上壁板(1)以及下壁板(9),所述上壁板(1)以及所述下壁板(9)均具有四个壁板连接部,所述下壁板(9)的中心设置有安装架;零泊松比结构件(2),包括四个,每个所述零泊松比结构件(2)均具有四个结构件连接部,其中,四个所述零泊松比结构件(2)的一个结构件连接部分别与所述上壁板(1)的四个壁板连接部一一对应连接,四个所述零泊松比结构件(2)的一个结构件连接部分别与所述下壁板(9)的四个壁板连接部一一对应连接,所述零泊松比结构件(2)的另外两个结构件连接部分别与相邻的零泊松比结构件(2)的结构件连接部连接;微型减速电机(6),所述微型减速电机(6)配置有控制电路,所述微型减速电机(6)的底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中,所述微型减速电机(6)的顶端安装有滚动轴承(5),所述微型减速电机(6)通过电源连接线(10)与电源连接;螺杆螺套组件,所述螺杆螺套组件的底端与所述滚动轴承(5)连接,顶端与所述上壁板(1)的中心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变形胞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板呈正方形,所述壁板连接部分别在所述壁板的四个角位置处;所述零泊松比结构件(2)呈正方形,所述结构件连接部分别在所述零泊松比结构件(2)的四个角位置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变形胞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板连接部以及所述结构件连接部上均设置有连接片,其中,所述壁板连接部与所述结构件连接部之间,以及所述结构件连接部与所述结构件连接部之间均通过螺栓(7)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动变形胞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件连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芦奕菲王志刚石欣桐吴琪王彬文杨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