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磁悬浮传动结构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6824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磁悬浮传动结构及应用,包括:轨道盒,用于安装在外部固定物上,所述轨道盒包括若干个直线轨道、弧形轨道和固定轨道,所述固定轨道设于轨道盒的两侧末端,若干个所述直线轨道和若干个弧形轨道组合设于两个固定轨道之间;驱动模块,安装于轨道盒的内部并沿轨道盒延伸的方向滑动,所述轨道盒的内部设有若干个驱动模块,每个所述驱动模块之间链式连接;所述驱动模块通电形成磁场,与轨道盒的磁铁相互作用产生水平推力,所述驱动模块在轨道盒内悬浮滑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磁悬浮传动结构噪音小,启动驱动力小,不需要频繁检修零部件。若干个驱动模块之间采用链式连接结构,便于在弧形轨道内通过,带动承载物在具有弯道的轨道中传动。的轨道中传动。的轨道中传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磁悬浮传动结构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磁悬浮
,特别是一种新型磁悬浮传动结构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磁悬浮技术是指利用磁力克服重力使物体悬浮的一种技术。磁悬浮现象是指利用磁场同极相斥的原理,通过控制斥力的大小和方向使斥力和重力的大小相等,让上方的磁体悬浮于空中,物体受地球引力,而产生一个大致指向地心的重力,如果物体所受的其他重力的反向力小于重力,那么物体就会下坠,相同时就是悬浮,大于时则升空。
[0003]目前的传动结构大多使用带传动结构,带传动结构适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传动结构,虽然带传动结构具有良好的挠性,但是带传动尺寸较大,需要张紧结构,只适用于直线式传动,且传动带容易打滑,容易磨损断裂,使用寿命短,需要经常检查更换;带传动采用马达驱动,马达驱动的噪音大,驱动力大,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新型的传动结构,改善带传动方式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磁悬浮传动结构及应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磁悬浮传动结构,包括:
[0006]轨道盒,用于安装在外部固定物上,所述轨道盒包括若干个直线轨道、弧形轨道和固定轨道,所述固定轨道设于轨道盒的两侧末端,若干个所述直线轨道和若干个弧形轨道组合设于两个固定轨道之间;
[0007]驱动模块,安装于轨道盒的内部并沿轨道盒延伸的方向滑动,所述轨道盒的内部设有若干个驱动模块,每个所述驱动模块之间链式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用于连接外部承载体;
[0008]所述驱动模块通电形成磁场,与轨道盒的磁铁相互作用产生水平推力,所述驱动模块在轨道盒内悬浮滑动。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直线轨道、弧形轨道和固定轨道的竖直截面为开口向下的“凵”形结构,所述直线轨道和弧形轨道的内侧顶部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沿直线轨道和弧形轨道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固定部内安装有若干块磁铁,相邻的所述磁铁之间贴合设置,所述磁铁的正极与相邻的磁铁的负极贴合连接。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直线轨道和弧形轨道的内部两侧安装有供电轨道,所述供电轨道设于直线轨道和弧形轨道的底部,所述供电轨道沿直线轨道和弧形轨道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供电轨道与驱动模块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供电轨道为铜片制成。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两侧所述供电轨道的上方设有下限位部,所述下限位部与直线轨道和弧形轨道的内壁连接,所述下限位部沿直线轨道和弧形轨道的延伸方向设
置。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限位部的上方设有上限位部,所述上限位部与直线轨道和弧形轨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上限位部沿直线轨道和弧形轨道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上限位部和下限位部用于限制驱动模块移动。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固定轨道的内部两侧设有上凸沿和下凸沿,所述上凸沿和下凸沿与固定轨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上凸沿与上限位部的安装高度相同,所述下凸沿与下限位部的安装高度相同。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固定轨道靠近直线轨道或弧形轨道的一侧安装有缓冲部,所述缓冲部装于上凸沿与下凸沿之间,两个所述固定轨道远离直线轨道或弧形轨道的一侧分别装有密封挡板。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冲部上安装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为聚氨酯材质制成。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模块的顶部安装有磁铁线圈,所述磁铁线圈的上方装有金属片,所述金属片与固定部内的磁铁磁性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底部安装有若干个导电轮,所述导电轮设于驱动模块的左右两侧并与轨道盒两侧的供电轨道连接,所述供电轨道和导电轮接触导电为驱动模块供电,使磁铁线圈形成磁场。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模块的左右两侧设有若干个垂直滑轮,若干个所述垂直滑轮安装在驱动模块的中部,且卡接在上限位部与下限位部之间,若干个所述垂直滑轮沿上限位部和下限位部延伸的方向滑动。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垂直滑轮的上方安装有若干个水平滑轮,若干个所述水平滑轮与轨道盒的内壁滑动连接。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轮为金属滑轮,优选地,所述导电轮为铜片制成。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模块还安装有连接组件和缓冲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和缓冲组件设于驱动模块的前后两侧,所述驱动模块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与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缓冲组件的安装高度与缓冲部的安装高度相同,所述缓冲组件与缓冲部抵接以减少驱动模块与固定轨道碰撞产生的冲击。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块和固定柱,所述连接块与驱动模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安装有轴承,所述固定柱穿过连接孔与连接块连接。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安装有轴承,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装于相邻驱动模块的连接块和固定柱之间,所述固定柱穿过固定孔与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与连接组件结合实现各个驱动模块在相邻接的情况下能够顺利通过弧形轨道。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冲组件为缓冲垫,所述连接杆为金属材料制成。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模块的顶部安装有主控电路板和霍尔感应器,所述霍尔感应器与主控电路板连接,所述主控电路板与导电轮连接,所述供电轨道与导电轮接触导电为主控电路板和霍尔感应器供电,所述主控电路板与主控制器连接,所述主控制器用于控制若干个驱动模块的主控电路板。
[002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模块的底部安装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将驱动模块与外部承载体固定连接。
[002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轨道盒的一侧安装有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外部电源连接,所述电源装置为供电轨道提供电能。
[0028]一种新型磁悬浮传动结构的应用,采用了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磁悬浮传动结构,所述磁悬浮传动结构应用于滑动门和移动吊篮等领域。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轨道盒中的供电轨道与导电轮连接,为驱动模块提供电能,电能使磁铁线圈带电产生磁场,磁铁线圈上的金属片与轨道盒内顶部的磁铁之间形成推力磁场,本专利技术的磁悬浮传动结构噪音小,启动驱动力小,不存在传动带等零部件,不需要频繁检修零部件。若干个驱动模块之间采用链式连接结构,便于在弧形轨道内通过,带动承载物在具有弯道的轨道中传动。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直线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固定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驱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一;
[0034]图5为驱动模块的结构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磁悬浮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盒,用于安装在外部固定物上,所述轨道盒包括若干个直线轨道、弧形轨道和固定轨道,所述固定轨道设于轨道盒的两侧末端,若干个所述直线轨道和若干个弧形轨道组合设于两个固定轨道之间;驱动模块,安装于轨道盒的内部并沿轨道盒延伸的方向滑动,所述轨道盒的内部设有若干个驱动模块,每个所述驱动模块之间链式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用于连接外部承载体;所述驱动模块通电形成磁场,与轨道盒的磁铁相互作用产生水平推力,所述驱动模块在轨道盒内悬浮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磁悬浮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轨道、弧形轨道和固定轨道的竖直截面为开口向下的“凵”形结构,所述直线轨道和弧形轨道的内侧顶部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沿直线轨道和弧形轨道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固定部内安装有若干块磁铁,相邻的所述磁铁之间贴合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磁悬浮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轨道和弧形轨道的内部两侧安装有供电轨道,所述供电轨道设于直线轨道和弧形轨道的底部,所述供电轨道沿直线轨道和弧形轨道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供电轨道与驱动模块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磁悬浮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供电轨道的上方设有下限位部,所述下限位部与直线轨道和弧形轨道的内壁连接,所述下限位部沿直线轨道和弧形轨道的延伸方向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磁悬浮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限位部的上方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龙吴旺春黄浩宜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