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邯郸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生态立体种养培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6556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生物培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立体种养培育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生态立体种养培育装置,包括有导轨架和移动饲喂机构等;导轨架连接移动饲喂机构。本文描述的一种生态立体种养培育装置,将多个本生态立体种养培育装置拼接形成生态立体种养培育体系,有效覆盖池塘的整个水域,氧气从曝气筒的喷气嘴向外喷出同时,将饲料向远处喷送,提高饲料在水内的分散距离,安装有的撒肥机构,趁饲养的生物在投喂期间聚积在导轨架底部,向水内喷撒肥料,有效避免肥料直接落在饲养的生物体表。解决了池塘水内生态养殖中,存在饲养的生物密集争抢饲料,影响莲藕正常生长的技术问题。影响莲藕正常生长的技术问题。影响莲藕正常生长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立体种养培育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生物培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立体种养培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池塘水内生态养殖逐步成熟,特别是基于莲藕

泥鳅

对虾的生态立体种养培育,池塘内长期进行人工施肥和投饵活动,容易在池塘底部形成沉积物,对于泥鳅、对虾来讲,这些都是有机物,其水中活动可以促进池水搅动,加速池塘底部有机碎屑的扩散,为泥鳅、对虾提高充足的饵料,池塘内的泥鳅、对虾吃食饵料后排出大量的分泌物,在水中经过分解和矿化后,作为莲藕生长所需的天然肥料,还能有效减少水质浑浊、恶化造成的污染,促进鱼、虾的快速生长。
[0003]在向池塘水内投放饲料过程中,不管是人工投放还是现有机械投放设备,都会让饲料密集的堆积在水内,导致饲养的水内生物堆积在一起争抢饲料,大量的饲养的水内生物聚集在一起争抢过程中,易导致水内种植的莲藕根须部被扯断,影响莲藕的正常生长,另外在向池塘内投放人工肥料时,水内向下撒落的废料大量覆盖在饲养的水内生物身上,易惊扰到饲养的水内生物,不利于饲养的水内生物的健康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池塘水内生态养殖中,存在饲养的生物密集争抢饲料,影响莲藕正常生长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态立体种养培育装置。
[0005]本文描述的一种生态立体种养培育装置,包括有导轨架、支撑管、收集斗、输气管、曝气筒和移动饲喂机构;两个导轨架的底部各固接有若干个支撑管;两个导轨架上各固接有若干个收集斗;每个收集斗的下端分别接通相邻的支撑管;每个支撑管下端的前侧和后侧各接通有一个出料管;两个导轨架之间共同连接有向收集斗投放饲料的移动饲喂机构;两个导轨架各固接有一个输气管;每个支撑管的外表面下端各固接有一个曝气筒;每个曝气筒的进气嘴分别通过管道接通相邻的输气管;每个曝气筒的前侧和后侧各设置有一圈环形阵列的喷气嘴结构,环形阵列的喷气嘴包围在相邻出料管的外侧。
[0006]进一步地,曝气筒的前侧和后侧各设置有一圈环绕在同侧所有喷气嘴外边沿的挡环结构。
[0007]进一步地,支撑管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进液槽结构。
[0008]进一步地,移动饲喂机构包括有支撑滑块、驱动机构、连接架、主储料舱、卸料斗和输送斜板;
[0009]两个导轨架上各滑动连接有一个支撑滑块;两个支撑滑块与相邻的导轨架之间各连接有一个驱动机构;两个支撑滑块之间共同固接有连接架;连接架的左侧和右侧各固接有一个主储料舱;两个主储料舱的底部各接通有一个卸料斗;连接架的左侧和右侧各固接有一个输送斜板;两个输送斜板均设置为连接相邻卸料斗的一端高、连接相邻支撑滑块的一端低的倾斜结构;两个支撑滑块的中部各开设有一个进料槽结构。
[0010]进一步地,曝气筒的前侧和后侧各安装有一个挡泥组件;
[0011]挡泥组件包括有挡筒和弹簧件;支撑管上滑动连接有挡筒;挡筒初始遮挡在相邻喷气嘴的外侧;挡筒与支撑管之间固接有弹簧件。
[0012]进一步地,挡筒设置为向远离曝气筒一端收缩的锥形结构。
[0013]进一步地,卸料斗内安装有挡断组件;
[0014]挡断组件包括有第二马达、转动轴和挡板;卸料斗上固接有第二马达;卸料斗的出口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第二马达的输出轴固接转动轴;环绕转动轴的外表面固接有若干个挡板。
[0015]进一步地,连接架上安装有撒肥机构;
[0016]撒肥机构包括有副储料舱、输料管和输料泵;连接架的中部固接有副储料舱;连接架的下侧固接有输料管;连接架上固接有输料泵;输料泵的进料端通过管道接通副储料舱;输料泵的出料端通过管道接通输料管;输料管的下侧接通有若干个喷料嘴。
[0017]进一步地,喷料嘴的下端均设置为向下收缩的锥形结构。
[0018]进一步地,环绕支撑管的下端固接有若干个倾斜的支撑脚结构。
[0019]本文描述的一种生态立体种养培育装置,由导轨架、支撑管、输气管和曝气筒构成中,将多个本生态立体种养培育装置拼接组成连串成线的生态立体种养培育线组,再在池塘上平行架设多组生态立体种养培育线组,形成生态立体种养培育体系,有效覆盖池塘的整个水域,曝气筒的前侧和后侧各设置有一圈环形阵列的喷气嘴结构,移动饲喂机构沿导轨架移动过程中,投放的饲料通过支撑管下端前侧和后侧的两个出料管向外输出,同时外接供氧泵机通过输气管向曝气筒输送氧气,氧气从曝气筒的喷气嘴向外喷出,将从出料管输出的饲料向远处喷送,提高饲料在水内的分散距离;
[0020]本文描述的一种生态立体种养培育装置,实现解决了池塘水内生态养殖中,存在饲养的生物密集争抢饲料,影响莲藕正常生长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根据实施例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根据实施例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导轨架与支撑管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根据实施例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支撑管与收集斗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根据实施例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支撑管与曝气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根据实施例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曝气筒剖面图;
[0026]图6为根据实施例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导轨架与移动饲喂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根据实施例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导轨架与驱动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根据实施例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主储料舱剖面图;
[0029]图9为根据实施例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卸料斗与挡断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1

导轨架,11

直齿条,21

支撑管,211

出料管,212

进液槽,22

收集斗,23

支撑脚,31

输气管,32

曝气筒,321

进气嘴,322

喷气嘴,323

挡环,33

挡筒,34

弹簧件,41

支撑滑块,411

进料槽,42

连接架,43

主储料舱,431

卸料斗,44

输送斜板,51

第一马达,52

直齿轮,61

第二马达,62

转动轴,63

挡板,71

副储料舱,72

输料管,721

喷料嘴,73

输料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在此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32]实施例1
[0033]一种生态立体种养培育装置,如图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立体种养培育装置,包括有:导轨架(1);两个导轨架(1)的底部各固接有若干个支撑管(21);两个导轨架(1)上各固接有若干个收集斗(22);每个收集斗(22)的下端分别接通相邻的支撑管(21);每个支撑管(21)下端的前侧和后侧各接通有一个出料管(211);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输气管(31);两个导轨架(1)之间共同连接有向收集斗(22)投放饲料的移动饲喂机构;两个导轨架(1)各固接有一个输气管(31);每个支撑管(21)的外表面下端各固接有一个曝气筒(32);每个曝气筒(32)的进气嘴(321)分别通过管道接通相邻的输气管(31);每个曝气筒(32)的前侧和后侧各设置有一圈环形阵列的喷气嘴(322)结构,环形阵列的喷气嘴(322)包围在相邻出料管(211)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立体种养培育装置,其特征是,曝气筒(32)的前侧和后侧各设置有一圈环绕在同侧所有喷气嘴(322)外边沿的挡环(323)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立体种养培育装置,其特征是,支撑管(21)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进液槽(212)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立体种养培育装置,其特征是,移动饲喂机构包括有支撑滑块(41);两个导轨架(1)上各滑动连接有一个支撑滑块(41);两个支撑滑块(41)与相邻的导轨架(1)之间各连接有一个驱动机构;两个支撑滑块(41)之间共同固接有连接架(42);连接架(42)的左侧和右侧各固接有一个主储料舱(43);两个主储料舱(43)的底部各接通有一个卸料斗(431);连接架(42)的左侧和右侧各固接有一个输送斜板(44);两个输送斜板(44)均设置为连接相邻卸料斗(431)的一端高、连接相邻支撑滑块(41)的一端低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全森
申请(专利权)人:邯郸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