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级降膜低温吸收法中自动控制生产氯化氢有机溶液的装置及方法,包括通过气相管道依次连接的氯化氢冷却器、第一降膜吸收器、第二降膜吸收器、吸收塔、尾气冷却器,所述吸收塔的液相入口通过溶剂输送管连接溶剂储槽底部的出液口,所述溶剂输送管上设有第三流量调节阀、溶剂冷却器、溶剂输送泵。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传统工艺存在的吸收温度不易控制、吸收效率低、产品浓度均一性差、杂质含量不易控制等缺点,能够实现连续稳定生产符合医药中间体行业要求的合格产品。行业要求的合格产品。行业要求的合格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级降膜低温吸收法中自动控制生产氯化氢有机溶液的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
,涉及一种多级降膜低温吸收法中自动控制生产氯化氢有机溶液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氯化氢有机溶液在医药中间体行业有很广泛的应用,常用于缩醛反应保护醛基、无水反应加酸等,是制备多种医药中间体的原料。目前行业内没有规划完善的氯化氢有机溶液产品体系,国内生产氯化氢有机溶液的企业较少,采用氯化氢气体直接通入有机溶剂的直通法,甚至有部分客户直接购买钢瓶氯化氢气体现场制备。其生产工艺还处在较为粗放的阶段,而且自动化程度低,存在生产实现不能连续、操作难度大、人工劳动强度大、现场环境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一种多级降膜低温吸收法中自动控制生产氯化氢有机溶液的装置及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多级降膜低温吸收法中自动控制生产氯化氢有机溶液的装置,包括通过气相管道依次连接的氯化氢冷却器、第一降膜吸收器、第二降膜吸收器、吸收塔、尾气冷却器,所述吸收塔的液相入口通过溶剂输送管连接溶剂储槽底部的出液口,所述溶剂输送管上设有第三流量调节阀、溶剂冷却器、溶剂输送泵;所述吸收塔的液相出口连接第二降膜吸收器进液管和吸收塔下料管,所述第二降膜吸收器进液管连接第二降膜吸收器的液相进口,所述吸收塔下料管连接溶剂储槽,所述第二降膜吸收器进液管上设有第二串料阀,所述吸收塔下料管上设有第二下料阀;所述第二降膜吸收器进液管连接第二循环管,所述第二循环管上设有第二流量调节阀和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二降膜吸收器的液相出口连接第二降膜吸收器下料管和第一降膜吸收器进液管,所述第一降膜吸收器进液管连接第一降膜吸收器的液相进口,所述第一降膜吸收器进液管上设有第一串料阀,所述第二降膜吸收器下料管上设有第一下料阀;所述第一降膜吸收器进液管连接第二循环管,所述第二循环管上设有第一流量调节阀、在线浓度分析仪、上料阀、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一降膜吸收器通过第一降膜吸收器下料管与第一循环槽连接,所述上料阀和第一循环泵之间的第二循环管连接产品输送管,所述产品输送管上设有出料阀。
[0005]所述氯化氢冷却器前端的气相管道上设有氯化氢切断阀,所述氯化氢冷却器和第一降膜吸收器之间的气相管道上设有氯化氢调节阀。
[0006]所述氯化氢冷却器、第一降膜吸收器、第二降膜吸收器、溶剂冷却器、尾气冷却器均通过温度调节阀与冷水机组连接。
[0007]所述尾气冷却器连接尾气输送管,所述尾气输送管上设有压力调节阀,所述尾气输送管连接尾气排放管和尾气水洗管,所述尾气水洗管通过尾气水洗阀连接尾气水洗塔,
所述尾气输送管通过尾气排空阀连接尾气烟囱。
[0008]所述溶剂储槽设有溶剂进液管,所述溶剂进液管上设有溶剂进料阀。
[0009]所述氯化氢切断阀、氯化氢调节阀、第一流量调节阀、第二流量调节阀、第三流量调节阀、温度调节阀、在线浓度分析仪、上料阀、出料阀、第一串料阀、第一下料阀、第二串料阀、第二下料阀、第二循环槽、溶剂进料阀、压力调节阀、尾气排空阀、尾气水洗阀、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溶剂输送泵均与DCS控制系统连接,DCS控制系统安装在工控电脑上。
[0010]本专利技术多级降膜低温吸收法中自动控制生产氯化氢有机溶液的方法,工作过程如下:步骤一:进料(1)开启溶剂进料阀将有机溶剂送入溶剂储槽中;(2)待溶剂储槽液位达到80%时启动溶剂输送泵并开启第三流量调节阀,有机溶剂通过溶剂冷却器28冷却并通过溶剂输送管进入吸收塔;(3)开启第二串料阀,关闭第二下料阀,开启第一下料阀,关闭第一串料阀,有机溶剂通过第二降膜吸收器进液管进入第二降膜吸收器,通过第二降膜吸收器下料管进入第二循环槽;(4)待第二循环槽液位达到80%时开启第一串料阀,关闭第一下料阀,有机溶剂通过第一降膜吸收器进液管进入第一降膜吸收器,通过第一降膜吸收器下料管进入第一循环槽;(5)待第一循环槽液位达到80%时开启第一下料阀,关闭第一串料阀;开启第二下料阀,关闭第二串料阀;(6)启动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同时通过第一流量调节阀、第二流量调节阀、第三流量调节阀控制循环液流量;开启氯化氢切断阀通入氯化氢气体,通过氯化氢调节阀控制氯化氢流量。
[0011]步骤二:吸收(1)通过压力调节阀控制压力在合适的范围内;(2)通过温度调节阀控制第一降膜吸收器、第二降膜吸收器、吸收塔内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通过温度调节阀6控制氯化氢冷却器出口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3)开启尾气排空阀,关闭尾气水洗阀。
[0012]步骤三:出料(1)通过在线浓度分析仪显示浓度值判断吸收终点,显示浓度值达到指标要求的范围时,通过氯化氢调节阀减小氯化氢流量;(2)开启出料阀,关闭上料阀,通过产品输送管输送出氯化氢有机溶液产品;(3)待第一循环槽液位达到20%时,开启上料阀,关闭出料阀;(4)执行步骤一进行下一轮吸收。
[0013]步骤四:应急(1)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关闭氯化氢切断阀,并向系统内充入氮气;(2)开启尾气水洗阀,关闭尾气排空阀,通过尾气水洗塔确保故障状态下尾气达标。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克服传统工艺存在的吸收温度不易控制、吸收效率低、产品浓度均一性差、杂质含量不易控制等缺点,能够实现连续稳定生产符合医药中间体行业要求的合格产品。
[0015]本专利技术通过自动控制技术,将氯化氢有机溶液多级降膜低温吸收法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全部进行远程监测和控制,实现全流程程序化自动控制,通过自动化控制达到连续稳定生产合格产品的目的,同时操作简单、控制方便,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改善现场生产环境。解决目前行业内生产氯化氢有机溶液自动化程度低、生产不能连续、操作难度大、人工劳动强度大、现场环境差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1
‑
氯化氢切断阀,2
‑
氯化氢调节阀,3
‑
第一流量调节阀,4
‑
第二流量调节阀,5
‑
第三流量调节阀,6
‑
温度调节阀,07
‑
气相管道,08
‑
溶剂输送管,09
‑
第二降膜吸收器进液管,10
‑
在线浓度分析仪,11
‑
上料阀,12
‑
出料阀,13
‑
第一串料阀,14
‑
第一下料阀,15
‑
第二串料阀,16
‑
第二下料阀,17
‑
氯化氢冷却器,18
‑
第一降膜吸收器,19
‑
第二降膜吸收器,20
‑
吸收塔,21
‑
第一循环槽,22
‑
第一循环泵,23
‑
第二循环槽,24
‑
第二循环泵,25
‑
溶剂储槽,26
‑
溶剂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任一项所述的生产装置生产,工作过程如下:步骤一:进料1、开启溶剂进料阀(26)将有机溶剂送入溶剂储槽(25)中;2、待溶剂储槽(25)液位达到80%时启动溶剂输送泵(27)并开启第三流量调节阀(5),有机溶剂通过溶剂冷却器(28)冷却并通过溶剂输送管(8)进入吸收塔(20);3、开启第二串料阀(15),关闭第二下料阀(16),开启第一下料阀(14),关闭第一串料阀(13),有机溶剂通过第二降膜吸收器进液管(9)进入第二降膜吸收器(19),通过第二降膜吸收器下料管(40)进入第二循环槽(23);4、待第二循环槽(23)液位达到80%时开启第一串料阀(13),关闭第一下料阀(14),有机溶剂通过第一降膜吸收器进液管(41)进入第一降膜吸收器(18),通过第一降膜吸收器下料管(43)进入第一循环槽(21);5、待第一循环槽(21)液位达到80%时开启第一下料阀(14),关闭第一串料阀(13);开启第二下料阀(16),关闭第二串料阀(15);6、启动第一循环泵(22)、第二循环泵(24),同时通过第一流量调节阀(3)、第二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青天,冯拥军,贾小军,刘希顺,裴英鸽,刘元戎,李桐,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