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图像识别
,通过有效筛选病人的内镜照片,降低照片数量,并 找出有病理特征的照片。
技术介绍
胶囊内镜技术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检查方便、无创伤等优点,可作为消化道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目前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得到使用,目前已有超过几十万的患者接受这种检 查。胶囊内镜实际上是一个通过无线传送图像数据的微型照相机,大小形状与普通胶囊相似。 病人将胶囊吞下后,胶囊开始对消化道进行拍摄,并通过射频方式把照片传送给体外的接收 设备保存,直到胶囊内的电池用完才停止工作。医生需要将体外接收设备中保存的消化道图 片下载到读片工作站中,回放检査并根据图像作出诊断。因此,胶囊内窥镜系统包括三个部分体内胶囊、体外接收装置、图像读片工作站。现有的胶囊内镜一般以每秒种2帧的频率拍摄照片,在消化道内可以工作8小时左右, 共会拍下5万多张照片。即使是一个有经验的读片医生,浏览完这些图片也要2~3个小时, 而且不可避免得会遗漏一些信息,造成误诊。而随着电子技术得发展和诊断的需要,每秒钟 拍摄的照片会更多,胶囊工作的时间会更长,因此照片量将会有几倍、十几倍的增长,这更 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胶囊内镜辅助读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胶囊内镜拍摄的图像下载到图像读片工作站之后,在读片之前,由辅助读片系统先对图像进行预处理,首先,训练一个病灶部位分类器,为识别病灶部位做准备;其次,应用模式识别技术,删除内镜图片序列中相似度较高的冗余帧,仅保留包含信息最多的图像帧,即对内镜图片序列进行压缩;最后,根据训练好的病灶部位分类器,应用模式识别技术,将压缩后的图片序列与病灶部位分类器进行匹配,并把其中的病灶部位标示出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骏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