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囊内镜辅助读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6260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胶囊内镜辅助读片方法,属于生物图像识别技术领域:在将胶囊内镜拍摄的图像下载到图像读片工作站之后,在读片之前,由辅助读片系统先对图像进行预处理。首先,训练一个病灶部位分类器,为识别病灶部位做准备;其次,应用模式识别技术,删除内镜图片序列中相似度较高的冗余帧,仅保留包含信息最多的图像帧,即对内镜图片序列进行压缩;最后,根据训练好的病灶部位分类器,将压缩后的图片序列与病灶部位分类器进行匹配,并把其中的病灶部位标示出来。辅助读片系统,包括分类器训练模块、相似帧检测模块和病灶特征分析模块三个模块,分类器训练模块是要在收集大量胶囊内镜图片的基础上,完成正常胶囊内镜图片特征分类器和有病灶部位的胶囊内镜图片分类器的训练;相似帧检测模块完成相似度较高的图像的检测,去除一些冗余图像;病灶特征分析模块则是判断图像中是否存在病灶部位,如果有就进行标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图像识别
,通过有效筛选病人的内镜照片,降低照片数量,并 找出有病理特征的照片。
技术介绍
胶囊内镜技术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检查方便、无创伤等优点,可作为消化道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目前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得到使用,目前已有超过几十万的患者接受这种检 查。胶囊内镜实际上是一个通过无线传送图像数据的微型照相机,大小形状与普通胶囊相似。 病人将胶囊吞下后,胶囊开始对消化道进行拍摄,并通过射频方式把照片传送给体外的接收 设备保存,直到胶囊内的电池用完才停止工作。医生需要将体外接收设备中保存的消化道图 片下载到读片工作站中,回放检査并根据图像作出诊断。因此,胶囊内窥镜系统包括三个部分体内胶囊、体外接收装置、图像读片工作站。现有的胶囊内镜一般以每秒种2帧的频率拍摄照片,在消化道内可以工作8小时左右, 共会拍下5万多张照片。即使是一个有经验的读片医生,浏览完这些图片也要2~3个小时, 而且不可避免得会遗漏一些信息,造成误诊。而随着电子技术得发展和诊断的需要,每秒钟 拍摄的照片会更多,胶囊工作的时间会更长,因此照片量将会有几倍、十几倍的增长,这更 将给医生的读片诊断造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胶囊内镜辅助读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胶囊内镜拍摄的图像下载到图像读片工作站之后,在读片之前,由辅助读片系统先对图像进行预处理,首先,训练一个病灶部位分类器,为识别病灶部位做准备;其次,应用模式识别技术,删除内镜图片序列中相似度较高的冗余帧,仅保留包含信息最多的图像帧,即对内镜图片序列进行压缩;最后,根据训练好的病灶部位分类器,应用模式识别技术,将压缩后的图片序列与病灶部位分类器进行匹配,并把其中的病灶部位标示出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骏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