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瘀血痹制剂中多成分的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6073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分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瘀血痹制剂中多成分的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构建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以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瘀血痹制剂中多成分的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构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分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瘀血痹制剂中多成分的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市售瘀血痹制剂包括瘀血痹片、瘀血痹颗粒和瘀血痹胶囊等,由乳香、威灵仙、红花、丹参、没药、川牛膝、川芎、当归、姜黄、制香附和炙黄芪11味药材制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瘀血阻络所致的痹证,症见肌肉关节剧痛、痛处拒按、固定不移、可有硬节或瘀斑。
[0003]瘀血痹临床疗效显著,但质量检测方法尚不完善。瘀血痹胶囊和瘀血痹颗粒现行标准收载于2020版《中国药典》,瘀血痹胶囊检验项目包括川牛膝和黄芪的显微鉴别,威灵仙、川芎、当归、黄芪的薄层色谱鉴别;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其中要求每粒瘀血痹胶囊中所含丹酚酸B的含量不得少于2.8mg。瘀血痹颗粒检验项目包括川牛膝、当归、川芎、黄芪的薄层色谱鉴别;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其中要求每袋含丹参以丹酚酸B计不得少于25.0mg。
[0004]瘀血痹制剂化学成分复杂,单一指标成分不能反应瘀血痹制剂中其它成分的情况,无法有效控制制剂质量。制剂中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进一步影响其临床疗效。现有分析检测方法在指标成分定量分析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同时检测瘀血痹制剂中多种成分含量,亟需构建一种多成分定量分析方法及特征指纹图谱评价方法。
[0005]因此,为了更好地对瘀血痹制剂质量进行控制,有效保障其临床疗效,建立其多指标成分检测及特征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显得尤为必要。
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无法对瘀血痹制剂同时进行多成分检测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瘀血痹制剂中多成分的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构建方法。该含量测定方法可同时检测瘀血痹制剂中十余种活性成分,准确性好、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有助于全面反映其内在质量。在此基础上构建的瘀血痹制剂指纹图谱,能够为瘀血痹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0007]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瘀血痹制剂中多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用甲醇水溶液对瘀血痹制剂进行提取,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对待测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所述待测指标成分包括5

羟甲基糠醛、丹参素、绿原酸、阿魏酸、异绿原酸B、迷迭香酸、丹酚酸B、丹酚酸A、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IIA和3

乙酰基

11

酮基

β

乳香酸;所述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色谱条件包括:
[0009]色谱柱:C18键合硅胶色谱柱;
[0010]流动相:流动相A为0.19%~0.21%甲酸水溶液(v/v),流动相B为乙腈,采用所述流动相A和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所述梯度洗脱的程序如下:
[0011][0012]检测波长如下:
[0013][0014][0015]以上待测成分均为瘀血痹制剂中的活性成分,并与瘀血痹制剂的临床功效相关,例如5

羟甲基糠醛具抗氧化、抗炎等作用,绿原酸、异绿原酸B、丹参素、丹酚酸A、丹酚酸B、迷迭香酸、隐丹参酮、丹参酮IIA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阿魏酸具有抗炎、抗血栓、降血脂等作用,二氢丹参酮Ⅰ、3

乙酰基

11

酮基

β

乳香酸具有抗炎作用。
[0016]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性好、灵敏度高、稳定性好,能简单、快速、准确
地测定瘀血痹制剂中上述12种成分的含量,可用于对瘀血痹制剂进行更全面的质量检测和控制,并可用于瘀血痹制剂指纹图谱的构建。
[0017]其中梯度洗脱的程序具体是表示:0~2min流动相A的体积百分比由97%匀速降至90%,2~3min流动相A的体积百分比由90%匀速降至80%,3~7min流动相A的体积百分比由80%匀速降至72%,7~7.5min流动相A的体积百分比由72%匀速降至55%,7.5~20min流动相A的体积百分比由55%匀速降至10%。
[0018]结合第一方面,流动相A优选采用0.2%甲酸水溶液(v/v)。
[0019]结合第一方面,所述色谱条件还包括柱温为35~45℃;优选为40℃。
[0020]结合第一方面,所述色谱条件还包括流速为0.25~0.35mL/min。
[0021]结合第一方面,所述C18键合硅胶色谱柱为ACQUITYBEH C18(2.1
×
100mm,1.7μm)。
[0022]结合第一方面,用甲醇水溶液对瘀血痹制剂进行提取的具体操作为:用25%~100%甲醇水溶液(v/v)进行超声提取。进一步优选为甲醇,即100%甲醇。
[0023]优选地,所述超声提取的温度为55~65℃;所述超声提取的时间为20~40min。
[0024]可选地,所述超声提取的温度为60℃;所述超声提取的时间为30min。
[0025]结合第一方面,所述瘀血痹制剂与所述甲醇水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62.5~250(g:mL),进一步优选为1:125(g:mL)。当瘀血痹制剂为胶囊时,以胶囊内容物的质量进行质量体积比的计算。
[0026]结合第一方面,所述含量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步骤a、用甲醇水溶液对瘀血痹制剂进行提取,制成供试品溶液;
[0028]步骤b、配制所述待测指标成分的对照品溶液;
[0029]步骤c、用所述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所述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进行测定,用外标法计算所述供试品中所述待测指标成分的含量。
[0030]优选地,步骤a中所述甲醇水溶液为甲醇(即100%甲醇),将所得提取液以水或甲醇稀释,制成供试品溶液。
[0031]水溶性成分5

羟甲基糠醛、丹参素和绿原酸会因甲醇带来的溶剂效应而影响其峰形,故检测5

羟甲基糠醛、丹参素和绿原酸时可选择以水稀释,稀释后过滤,将所得供试品溶液用于5

羟甲基糠醛、丹参素和绿原酸的检测。
[0032]而当以水稀释时,溶液中甲醇浓度过低,对于脂溶性成分检测不完全。故检测其他化合物时可选择以甲醇稀释,稀释后所得供试品溶液用于阿魏酸、异绿原酸B、迷迭香酸、丹酚酸B、丹酚酸A、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IIA和3

乙酰基

11

酮基

β

乳香酸的检测。
[0033]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瘀血痹制剂的指纹图谱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S1、配制指标成分的对照品溶液;所述指标成分包括阿魏酸、异绿原酸B、迷迭香酸、丹酚酸B、丹酚酸A、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IIA和3

乙酰基

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瘀血痹制剂中多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甲醇水溶液提取瘀血痹制剂,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待测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所述待测指标成分包括5

羟甲基糠醛、丹参素、绿原酸、阿魏酸、异绿原酸B、迷迭香酸、丹酚酸B、丹酚酸A、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和3

乙酰基

11

酮基

β

乳香酸;所述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色谱条件包括:色谱柱:C18键合硅胶色谱柱;流动相:流动相A为0.19%~0.21%甲酸水溶液(v/v),流动相B为乙腈,采用所述流动相A和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所述梯度洗脱的程序如下:检测波长如下:检测波长如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流动相A为0.2%甲酸水溶液(v/v);和/或
所述色谱条件还包括柱温为35~45℃;和/或所述色谱条件还包括流速为0.25~0.35mL/min;和/或所述C18键合硅胶色谱柱为BEH C18,规格为2.1
×
100mm,1.7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甲醇水溶液对瘀血痹制剂进行提取的具体操作为:用25%~100%甲醇水溶液(v/v)进行超声提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提取的温度为55~65℃;所述超声提取的时间为20~40min;和/或所述瘀血痹制剂与所述甲醇水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62.5~250(g:mL)。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含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用甲醇水溶液对瘀血痹制剂进行提取,制成供试品溶液;步骤b、配制所述待测指标成分的对照品溶液;步骤c、用所述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所述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进行测定,用外标法计算所述供试品中所述待测指标成分的含量。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军王跃飞董雪媛曲洋周春玲周书繁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上药好护士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