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坡水土保持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6018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边坡水土保持的施工方法,涉及坡体养护领域,针对传统的坡体养护方法只是简单的将覆盖网覆盖在坡体上,无法根据坡体的性质选择有效的防护措施,而坡体的不平整性也导致了坡体与覆盖网之间存在空隙,进而在下雨时,坡体的土壤经过雨水的冲刷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维护成本高等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以下步骤:S100、根据整平面对坡体进行土地整平,使同一竖直面的土地与整平面的高度差值不超过预设阈值,完成后进入步骤S200。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边坡水土保持的施工方法,能够有效的防止坡体发生水土流失,同时也避免材料的浪费,极大的提高了坡体养护的成功率,降低了坡体维护成本。体维护成本。体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边坡水土保持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坡体养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边坡水土保持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公路、铁路、水利等工程建设中,经常需要开挖大量的边坡,边坡的开发使得原有植被覆盖层严重破坏,引起荒漠化、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生态环境问题。植被混凝土生态护坡技术是针对边坡生态防护的新技术,该技术可有效解决边坡植被恢复的难题和水土流失的问题。
[0003]而传统的坡体养护方法只是简单的将覆盖网覆盖在坡体上,无法根据坡体的性质选择有效的防护措施,而坡体的不平整性也导致了坡体与覆盖网之间存在空隙,进而在下雨时,坡体的土壤经过雨水的冲刷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专利技术目的
[0005]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边坡水土保持的施工方法,能够有效的防止坡体发生水土流失,同时也避免材料的浪费,极大的提高了坡体养护的成功率,降低了坡体维护成本。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边坡水土保持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S100、根据整平面对坡体进行土地整平,使同一竖直面的土地与整平面的高度差值不超过预设阈值,完成后进入步骤S200;
[0009]步骤S200、测量坡体的相关数据信息,根据相关数据信息计算坡体面积,通过坡体面积确定覆盖网的实际覆盖范围,所述相关数据信息包括:坡体长度、坡体宽度以及坡体陡度,完成后进入步骤S300;
[0010]步骤S300、判断坡体的有机物生成属性,根据有机物生产属性确定覆盖网的施工方式,所述有机物生成属性包括:有机物强种植属性、有机物弱种植属性以及有机物无种植属性,当坡体的有机物生成属性为有机物弱种植属性时,进入步骤S301;当坡体的有机物生成属性为有机物强种植属性时,进入步骤S302;当坡体的有机物生成属性为有机物无种植属性时,进入步骤S303;
[0011]步骤S301、根据实际覆盖范围,裁取覆盖网,将覆盖网置于坡体上,同时通过定位销将覆盖网固定于坡体上,完成后,向覆盖网上喷洒粘合剂;
[0012]步骤S302、根据实际覆盖范围,裁取覆盖网,将覆盖网置于坡体上,同时通过定位销将覆盖网固定于坡体上,完成后将纤维卷条通过定位销固定于覆盖网上;
[0013]步骤S303、根据实际覆盖范围,裁取覆盖网,将覆盖网置于坡体上,通过定位销将覆盖网固定于坡体上,同时将纤维卷条通过定位销固定于覆盖网上,完成后,向覆盖网上喷洒粘合剂;
[0014]步骤S400、计算覆盖网与坡体之间的贴合度,根据贴合度在覆盖网与坡体之间填充补充物,以使贴合度达到预设值;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步骤100中,所述整平面为坡体最高点与坡体最低点之间的连线,所述高度差值为同一竖平面坡体高度值与整平面高度值之差的绝对值。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步骤S200中,所述坡体陡度为所述整平面与水平面的角度,所述覆盖范围为:
[0017]S=L
×
H;
[0018]其中:L为坡体长度、H为坡体宽度;
[0019]所述实际覆盖范围为:
[0020]S

=S
×
(1+k);
[0021]其中:k为坡体面积的扩增系数。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步骤S300中,所述有机物生成属性根据坡体上实际绿植覆盖率确定,其中当实际绿植覆盖率>70%时,坡体的有机物生成属性为有机物强种植属性;当70%≥实际绿植覆盖率>30%时,坡体的有机物生成属性为有机物弱种植属性;当实际绿植覆盖率≤30%时,坡体的有机物生成属性为有机物无种植属性;所述绿植覆盖率为单位面积内绿植覆盖面积与总面积的比例。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步骤S301中,所述覆盖网为塑料或可降解材料编织网或金属网,所述可降解材料编织网包括棕榈、麻、棉、竹、椰树、甘蔗、高粱秸秆、玉米秸秆、稻草秸秆植物的纤维或苯伦的纤维、蚕丝废料以及它们的混合搭组成的编织网;所述粘合剂为纤维、环保剂以及水混合组成,所述环保剂包括植物胶或化学合成胶,所述植物胶包括洋车前子以及瓜尔豆,所述粘合剂内还添加有植物种子。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步骤S302中,所述纤维卷条的外圈为可降解材料编织袋,所述可降解材料编织袋由可降解材料编织网组成,所述可降解材料编织袋内还填充有可降解纤维,所述可降解纤维包括棕榈、麻、棉、竹、椰树、甘蔗、高粱秸秆、玉米秸秆、稻草秸秆植物的纤维或苯伦的纤维、蚕丝废料以及它们的混合搭。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步骤S302中,所述纤维卷条的制作步骤为:
[0026](1)、将可降解材料编织网覆盖在薄壁管外,使编织网的一端覆盖薄壁管的一端,并对可降解材料编织网进行缝合,形成水桶状编织袋;
[0027](2)、将编织袋覆盖薄壁管的一端扎紧,并从另一端向薄壁管内填入可降解纤维;
[0028](3)、向薄壁管内进行冲压,以使所述可降解纤维震动夯实;
[0029](4)、将薄壁管抽出编织袋,并将另一端扎紧。
[003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贴合度的计算方法为:
[0031](1)、沿坡面等距离设置检测点;
[0032](2)、在检测点处通过测距仪检测坡面距离覆盖面的距离;
[0033](3)、计算贴合度:
[0034][0035]其中:D1、D2、D3、D
n
分别为第一个至第n个检测点坡面距离覆盖面的距离。
[003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粘合剂的填充方法为:
[0037](1)、将坡面分成若干等份区域,并对每个区域进行编号;
[0038](2)、根据每个区域的贴合度,确定坡面所需要填充粘合剂的质量,其中:
[0040]Z=b1f1+b2f2+b3f3++b
n
f
n

[0041]其中:b1、b2、b3、b
n
分别为每个区域占总区域的权重系数,所述权重系数根据该区域的位置、面积以及坡体陡度确定;所述f1、f2、f3、f
n
分别为每个区域的贴合度;
[0042](3)、通过注射器将粘合剂注入至坡体与覆盖网之间。
[004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44]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坡体的性质进行区别,能够根据不同的坡体性质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养护以防止水土流失,同时通过贴合度的计算,能够使坡体与覆盖网之间避免产生空隙,进而防止在雨水的侵蚀下发生水土流失,提高坡体的预防能力。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边坡水土保持的施工方法,能够有效的防止坡体发生水土流失,同时也避免材料的浪费,极大的提高了坡体养护的成功率,降低了坡体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0045]图1为本专利技术纤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坡水土保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0、根据整平面对坡体进行土地整平,使坡体到整平面的最短距离不超过预设阈值,完成后进入步骤S200;步骤S200、测量坡体的相关数据信息,根据相关数据信息计算坡体面积,通过坡体面积确定覆盖网的实际覆盖范围,所述相关数据信息包括:坡体长度、坡体宽度以及坡体陡度,完成后进入步骤S300;步骤S300、判断坡体的有机物生成属性,根据有机物生产属性确定覆盖网的施工方式,所述有机物生成属性包括:有机物强种植属性、有机物弱种植属性以及有机物无种植属性,当坡体的有机物生成属性为有机物弱种植属性时,进入步骤S301;当坡体的有机物生成属性为有机物强种植属性时,进入步骤S302;当坡体的有机物生成属性为有机物无种植属性时,进入步骤S303;步骤S301、根据实际覆盖范围,裁取覆盖网,将覆盖网置于坡体上,同时通过定位销将覆盖网固定于坡体上,完成后,向覆盖网上喷洒粘合剂;步骤S302、根据实际覆盖范围,裁取覆盖网,将覆盖网置于坡体上,同时通过定位销将覆盖网固定于坡体上,完成后将纤维卷条通过定位销固定于覆盖网上;步骤S303、根据实际覆盖范围,裁取覆盖网,将覆盖网置于坡体上,通过定位销将覆盖网固定于坡体上,同时将纤维卷条通过定位销固定于覆盖网上,完成后,向覆盖网上喷洒粘合剂;步骤S400、计算覆盖网与坡体之间的贴合度,根据贴合度在覆盖网与坡体之间填充补充物,以使贴合度达到预设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水土保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0中,所述整平面为坡体最高点与坡体最低点之间的连线,所述高度差值为同一竖平面坡体高度值与整平面高度值之差的绝对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水土保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0中,所述坡体陡度为所述整平面与水平面的角度,所述覆盖范围为:S=L
×
H;其中:L为坡体长度、H为坡体宽度;所述实际覆盖范围为:S

=S
×
(1+k);其中:k为坡体面积的扩增系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水土保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00中,所述有机物生成属性根据坡体上实际绿植覆盖率确定,其中当实际绿植覆盖率>70%时,坡体的有机物生成属性为有机物强种植属性;当70%≥实际绿植覆盖率>30%时,坡体的有机物生成属性为有机物弱种植属性;当实际绿植覆盖率≤30%时,坡体的有机物生成属性为有机物无种植属性;所述绿植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久友刘志成冯国利刘继军陈军波陈振光徐学成丁永国邬晓晶张锐
申请(专利权)人:百盛联合杭温铁路有限公司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杭温工程建设指挥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