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积水生态护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护坡
,尤其涉及一种防积水生态护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护坡结构通常为链式,即若干个保护框贴合在河岸以及边坡等待保护地点的表面,且相邻的保护框之间通过自身边角处相互勾连,从而实现相互连接的效果,而上述的护坡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虽然达到了较好的防水土流失效果,但由于保护框仅依靠自身重量放置在地面,从而在小孩子或动物等对保护框进行拉扯、掀起等施力时,保护框易被从护坡整体结构中脱离,即使得护坡结构受到破坏,而导致护坡对防水土流失所起到的保护效果;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防积水生态护坡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积水生态护坡结构。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防积水生态护坡结构,包括若干保护框,所述保护框呈矩形且各边角处设有弧形的容纳槽,相邻保护框的容纳槽之间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安装孔且通过此安装孔插设有限位柱,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积水生态护坡结构,包括若干保护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框(1)呈矩形且各边角处设有弧形的容纳槽,相邻保护框(1)的容纳槽之间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安装孔且通过此安装孔插设有限位柱(2),限位柱(2)的上端延伸至保护框(1)的上方并固定有圆形的卡盘(3),卡盘(3)贴合在相邻保护框(1)的边角处,限位柱(2)的下端延伸至保护框(1)的下方,限位柱(2)上端的内部滑动插设有顶杆(4),限位柱(2)下端的内部滑动插设有若干膨胀片(5),膨胀片(5)相互靠近的一端对应顶杆(4)的下端设有相配合的弧形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积水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框(1)的内侧设有分隔架(6),分隔架(6)的各端与保护框(1)内壁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积水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架(6)的上表面粘贴有保护片(7),保护片(7)的片体上设有少量的通孔。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卓,郭乾,王若恬,齐欣,王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造作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