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基坑施工过程中边坡支护固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5851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基坑施工过程中边坡支护固定方法,所述步骤一中使用石灰粉撒线,使得在进行较大的工程时,可以随时根据线进行开挖,操作方便且成本低。所述步骤二中群桩形成平面结构可以减少工程桩摆动,避免了基坑边坡区域的工程桩受基坑土体斜面影响是最容易出现倾斜,断桩。通过分层布置的平面连接架对边坡区域的群桩进行连接,使得群桩形成整体结构,减少工程桩摆动,避免基坑边坡区域的工程桩受基坑土体斜面影响是最容易出现倾斜、断桩,能保证基坑边坡工程桩在施工过程中的完整性,保证了施工进度与质量,解决了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边坡土体不稳定、滑坡,造成的基坑边坡区域工程桩断桩的问题。坡区域工程桩断桩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基坑施工过程中边坡支护固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深基坑施工
,具体为一种深基坑施工过程中边坡支护固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基坑工程是指为保证地面向下开挖形成的地下空间在地下结构施工期间的安全稳定所需的挡土结构及地下水控制、环境保护等措施。基坑工程是集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和岩土测试技术于一身的系统工程。其主要内容有工程勘察、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信息化施工及周边环境保护等。
[0003]基坑工程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基坑支护体系一般为临时措施,其荷载、强度、变形、防渗、耐久性等方面的安全储备较小。基坑工程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即使同一城市也可能会有较大差异。基坑工程具有明显的环境保护特征。基坑工程的施工会引起周围地下水位变化和应力场的改变,导致周围土体的变形,对相邻环境会产生影响。
[0004]目前的顺作法是先施工周边围护结构,然后由上而下开挖土方并设置支撑,挖至坑底后,再由下而上施工主体结构,并按一定顺序拆除支撑的过程;逆作法是利用主体地下结构水平梁板结构作为内支撑,按楼层自上而下并与基坑开挖交替进行的施工方法。
[0005]建筑施工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基坑边坡土体不稳定,受下雨、刮风、日晒、外力作用下例如人力、机械等影响,极易造成基坑边坡出现滑坡,给基坑边坡区域工程桩断桩的问题,建筑施工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基坑内的施工人员带来安全隐患,还影响了施工进度与工程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深基坑施工过程中边坡支护固定方法,具备通过分层布置的平面连接架对边坡区域的群桩进行连接,使得群桩形成整体结构,减少工程桩摆动,避免基坑边坡区域的工程桩受基坑土体斜面影响是最容易出现倾斜、断桩,能保证基坑边坡工程桩在施工过程中的完整性,保证了施工进度与质量等优点,解决了基坑边坡土体不稳定,受下雨、刮风、日晒、外力作用下例如人力、机械等影响,极易造成基坑边坡出现滑坡,给基坑边坡区域工程桩断桩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通过分层布置的平面连接架对边坡区域的群桩进行连接,使得群桩形成整体结构,减少工程桩摆动,避免基坑边坡区域的工程桩受基坑土体斜面影响是最容易出现倾斜、断桩,能保证基坑边坡工程桩在施工过程中的完整性,保证了施工进度与质量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使用石灰粉撒线,使得在进行较大的工程时,可以随时根据
线进行开挖,操作方便且成本低。
[0008]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群桩形成平面结构可以减少工程桩摆动,避免了基坑边坡区域的工程桩受基坑土体斜面影响是最容易出现倾斜,断桩,能保证基坑边坡工程桩在施工工程的完整性。
[0009]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坡度越大挖掘工作越快但同时也越不稳定,坡度挖掘越小挖掘周期会加长但是安全性更高。
[0010]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群桩间隔越小,工作周期越长越麻烦,但是再进行整体平面结构的构筑时更稳定,挖掘工作安全性更高。
[0011]优选的,所述步骤六中,在平面连接架上放置照明灯是为了工作人员在更深的基坑内部依旧可以通过照明灯及时勘察基坑内部情况,从而使得基坑挖掘工作更快且对自身安全有保障。
[0012]优选的,所述步骤八中,对混凝土的强度检测是必需的工作,其不仅可以对整个群桩的稳定性达到要求且可以得到保障,也是对整个基坑挖掘的所有人员安全性的负责。
[0013]优选的,所述步骤九中,对平面连接架的整体拆除是从下到上,一步一步的拆除,通过卡接结构使得拆卸工作快捷且稳定。
[001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深基坑施工过程中边坡支护固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对基坑定位进行画线,通过石灰粉撒线确定基坑上口边线和基坑下口边线的位置;2)采用挖机对基坑进行开挖直至基坑边坡开挖至预设深度后,采用平面连接架对边坡区域的群桩进行连接,使得群桩形成整体结构;3)继续对基坑进行开挖,并随着基坑开挖加深及基坑边坡加长,边坡挖掘的角度为40

70度;4)安装边坡区域的群桩,在边坡区域内的各个工程桩形成边坡区域的群桩,两个群桩之间的间隔为0.5

1.5m;5)在边坡区域的群桩上分层布置安装平面连接架,每个平面连接架的高度差为1

3m,在边坡底部插入多根钢管,钢管下端深入土层,钢管上端设置在土层外,使用钢丝将钢管上端与混凝土桩的顶部连接并使钢丝处于拉紧状态,将拦网固定在多根钢管上;6)安装平面连接架时,对纵向连接杆以及横向连接杆之间进行密封快速安装卡接,并且在每层平面连接架上简单放置一个照明灯;7)基坑开挖至基底后,在最外的一部分群桩的外周安装模板上浇筑混凝土,使得位于边坡坡脚处的一排工程桩底部外周形成混凝土挡墙,在深坑侧面用土钉钻孔,将钻孔后的土钉用钢筋片连接并喷灌混凝土制成下上土钉墙;8)检测混凝土的强度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需要达到C20

C45。
[0015]9)等混凝土挡墙的强度达到预设效果后,对基坑进行填土,并且同步进行拆除群桩上方的平面连接架,即完成混凝土群桩外部的整体支撑和加固。
[0016](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深基坑施工过程中边坡支护固定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深基坑施工过程中边坡支护固定方法,通过分层布置的平面连接架对边坡区域的群桩进行连接,使得群桩形成整体结构,减少工程桩摆动,避免基坑边坡区域的工程桩受基坑土体斜面影响是最容易出现倾斜、断桩,能保证基坑边坡工程桩在施工过程中的完整性,保证了施工进度与质量,解决了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边坡土体不稳定、滑坡,造成的基坑边坡区域工程桩断桩的问题。
[0017]2、该深基坑施工过程中边坡支护固定方法,通过分层布置的平面连接架对边坡区域的群桩进行连接,使得群桩形成整体结构,该施工方法具有方法简单,造价低廉的特点,且可以根据不同现场施工情况进行对应及时调整方案,从而可以控制工期的长短。
[0018]3、该深基坑施工过程中边坡支护固定方法,通过采用分层开挖、分层修坡和分层支护的施工过程,与深基坑支护设计工况相吻合,能够确保基坑边坡坡率准确和整体稳定性符合设计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一:1)首先对基坑定位进行画线,通过石灰粉撒线确定基坑上口边线和基坑下口边线的位置;2)采用挖机对基坑进行开挖直至基坑边坡开挖至预设深度后,采用平面连接架对边坡区域的群桩进行连接,使得群桩形成整体结构;3)继续对基坑进行开挖,并随着基坑开挖加深及基坑边坡加长,边坡挖掘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基坑施工过程中边坡支护固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对基坑定位进行画线,通过石灰粉撒线确定基坑上口边线和基坑下口边线的位置;2)采用挖机对基坑进行开挖直至基坑边坡开挖至预设深度后,采用平面连接架对边坡区域的群桩进行连接,使得群桩形成整体结构;3)继续对基坑进行开挖,并随着基坑开挖加深及基坑边坡加长,边坡挖掘的角度为40

70度;4)安装边坡区域的群桩,在边坡区域内的各个工程桩形成边坡区域的群桩,两个群桩之间的间隔为0.5

1.5m;5)在边坡区域的群桩上分层布置安装平面连接架,每个平面连接架的高度差为1

3m,在边坡底部插入多根钢管,钢管下端深入土层,钢管上端设置在土层外,使用钢丝将钢管上端与混凝土桩的顶部连接并使钢丝处于拉紧状态,将拦网固定在多根钢管上;6)安装平面连接架时,对纵向连接杆以及横向连接杆之间进行密封快速安装卡接,并且在每层平面连接架上简单放置一个照明灯;7)基坑开挖至基底后,在最外的一部分群桩的外周安装模板上浇筑混凝土,使得位于边坡坡脚处的一排工程桩底部外周形成混凝土挡墙,在深坑侧面用土钉钻孔,将钻孔后的土钉用钢筋片连接并喷灌混凝土制成下上土钉墙;8)检测混凝土的强度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需要达到C20

C45;9)等混凝土挡墙的强度达到预设效果后,对基坑进行填土,并且同步进行拆除群桩上方的平面连接架,即完成混凝土群桩外部的整体支撑和加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施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宾晏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创国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