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专变用户电流缺相的异常判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5787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专变用户电流缺相的异常判别方法。通过将疑似缺相用户低压侧的其他两相正常数据推导至高压侧线电压,再由高压侧线电压反推得到缺相电流的计算值,并采用最长公共子序列算法对缺相电流的计算值与其他两相实际值进行研判,以判别缺相问题是因为表计自身原因所导致还是由于专变用户自身存在两相用电的情况。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可利于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进行现场勘查,避免过多的重复工作,减轻现场工作人员工作量,高效地维护电网运行的安全。全。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专变用户电流缺相的异常判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专变用户异常用电领域,应用于表计失准、用户窃电识别方法,特别是适用于判别计量数据某一相电流缺相问题,具体涉及一种专变用户电流缺相的异常判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专变用户一般用电量较大,且计量装置易出现电流缺相故障,故障一旦出现,电能计量就会出现偏差,而计量装置能否正常运行,准确计量,关系到电力部门和用户的切身利益。在工作中,经常遇到此类用户的计量装置,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电流互感器缺相,从而引起由于向用户追补电量而产生的纠纷。为使电力营销人员能正确处理此类问题,让用户在发生此类问题时能清楚原因,使追补电量工作顺利进行,本专利技术试对电流互感器A、B、C三相中某一相断相时,对电能计量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分析,通过用户信息采集系统采集到的专变用户用电数据(所用到的数据类型包括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等运行工况数据),快速查找出电流异常用电数据,探寻异常数据出现的原因,此类信息交付相关部门即可有针对性地进行现场勘查,避免过多的重复工作,减轻现场工作人员工作量,高效地维护电网运行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专变用户电流缺相的异常判别方法,当专变用户的用采数据只包含两相电流数据时,通过反向推导,分析该专变用户电流缺相是由于用户本身采用两相电而呈现出的正常电流数据,还是由于计量装置中电流互感器异常所导致。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专变用户电流缺相的异常判别方法,通过将疑似缺相用户低压侧的其他两相正常数据推导至高压侧线电压,再由高压侧线电压反推得到缺相电流的计算值,并采用最长公共子序列算法对缺相电流的计算值与其他两相实际值进行研判,以判别缺相问题是因为表计自身原因所导致还是由于专变用户自身存在两相用电的情况。该方法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0005]步骤一: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采集专变用户每天96个点的包括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压电流相位的运行工况数据,以及系统档案中的变压器容量数据;
[0006]步骤二:计算专变用户某天每相电流的平均值
[0007][0008]式中,为各相电流值,i为A、B、C,x=1,2,3,
……
,96;
[0009]步骤三:设置电流缺相异常阈值,若专变用户某相的电流平均值低于其他两相电流平均值的30%时认定其为疑似异常用户;
[0010]步骤四:获取疑似异常专变用户对应变压器参数,通过系统档案查找变压器容量数据,进一步得到变压器等效阻抗参数R
T
、X
T

[0011]步骤五:基于负载特性原理,假设疑似异常专变用户为C相电流异常,将该专变用户A相、B相电压电流数据推导至高压侧线电压,具体推导过程见下式:
[0012][0013][0014]式中,U
a0
、U
b0
为转换后的变压器一次侧的电压,U
a
、U
b
为采集系统所采集的低压侧三相电压,I
a
、I
b
为低压侧三相电流值,为阻抗角;
[0015]步骤六:求解A、B两相高压侧三相电压夹角,公式如下:
[0016][0017][0018]ψ
a
=δ
a

a

β
b
ꢀꢀꢀꢀꢀ
(6)
[0019]式中,β
a
、β
b
为相位偏移,即U
i0
(i=a,b,c)与U
i
(i=a,b,c)之间夹角;δ
a
为采集系统所采集的A、B相电压夹角,即U
a
、U
b
之间夹角;Ψ
a
为的高压侧A、B相电压夹角,即U
a0
、U
b0
之间夹角;
[0020]步骤七:由三角形求边公式求高压侧线电压U
LA

[0021][0022]步骤八:专变用户其高压侧为10kv高压线路,假设外部高压线路三相平衡,幅值也接近相等,因此有U
LA
=U
LB
=U
LC
,即:
[0023][0024]步骤九:求解U
b0
、U
c0
之间夹角Ψ
b
,则有ψ
c
=360
°‑
ψ
a

ψ
b
,由三角形求边公式求高压侧相电压U
c0
及Ψ
b
,具体公式如下:
[0025][0026][0027]将式(8)、(9)、(10)进行联立求解,求得U
c0
、Ψ
b
值;
[0028]步骤十:建立U
b0
、U
c0
之间夹角Ψ
b
与C相阻抗角之间关系式:
[0029][0030]ψ
b
=δ
b

b

β
c
ꢀꢀꢀꢀꢀ
(12)
[0031]式中,β
c
为相位偏移,即U
c0
与U
b0
之间夹角;δ
b
为采集系统所采集的B、C相电压夹角,即U
b
、U
c
之间夹角;Ψ
b
为高压侧B、C相电压夹角,即U
b0
、U
c0
之间夹角;
[0032]步骤十一:将专变用户C相电压电流数据推导至高压侧线电压时有以下公式:
[0033][0034]步骤十二:由步骤九所计算求得的U
c0
、Ψ
b
值作为已知,再将式(11)、(12)、(13)进行联立求解,得到专变用户当天96个点的C相电流计算值I
c
及C相电流相位:
[0035][0036]步骤十三:采用最长公共子序列算法LCSS计算所缺相电流I
c
计算值与其他两相电流实际值的相似度,对于A、C相电流,令A、C两相电流序列点集合为C1={a1,a2,...,a
96
}和C2={c1,c2,...,c
96
},则最长公共子序列的长度为:
[0037][0038]其中t=1,2,3,

,96;i=1,2,3,

,96;γ为设置的距离阈值;LCSS(a
t
,b
i
)为序列点集合C1在轨迹点a
t
和序列点集合C2在轨迹点b
i
前的最大公共子序列长度;dist(a
t
,b
t
)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专变用户电流缺相的异常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疑似缺相用户低压侧的其他两相正常数据推导至高压侧线电压,再由高压侧线电压反推得到缺相电流的计算值,并采用最长公共子序列算法对缺相电流的计算值与其他两相实际值进行研判,以判别缺相问题是因为表计自身原因所导致还是由于专变用户自身存在两相用电的情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专变用户电流缺相的异常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实现步骤如下:步骤一: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采集专变用户每天96个点的包括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压电流相位的运行工况数据,以及系统档案中的变压器容量数据;步骤二:计算专变用户某天每相电流的平均值步骤二:计算专变用户某天每相电流的平均值式中,为各相电流值,i为A、B、C,x=1,2,3,
……
,96;步骤三:设置电流缺相异常阈值,若专变用户某相的电流平均值低于其他两相电流平均值的30%时认定其为疑似异常用户;步骤四:获取疑似异常专变用户对应变压器参数,通过系统档案查找变压器容量数据,进一步得到变压器等效阻抗参数R
T
、X
T
;步骤五:基于负载特性原理,假设疑似异常专变用户为C相电流异常,将该专变用户A相、B相电压电流数据推导至高压侧线电压,具体推导过程见下式:相、B相电压电流数据推导至高压侧线电压,具体推导过程见下式:式中,U
a0
、U
b0
为转换后的变压器一次侧的电压,U
a
、U
b
为采集系统所采集的低压侧三相电压,I
a
、I
b
为低压侧三相电流值,为阻抗角;步骤六:求解A、B两相高压侧三相电压夹角,公式如下:步骤六:求解A、B两相高压侧三相电压夹角,公式如下:步骤六:求解A、B两相高压侧三相电压夹角,公式如下:式中,β
a
、β
b
为相位偏移,即U
i0
(i=a,b,c)与U
i
(i=a,b,c)之间夹角;δ
a
为采集系统所采集的A、B相电压夹角,即U
a
、U
b
之间夹角;Ψ
a
为的高压侧A、B相电压夹角,即U
a0
、U
b0
之间夹角;步骤七:由三角形求边公式求高压侧线电压U
LA
:步骤八:专变用户其高压侧为10kv高压线路,假设外部高压线路三相平衡,幅值也接近相等,因此有U
LA
=U
LB
=U
LC
,即:步骤九:求解U
b0
、U
c0
之间夹角Ψ
b
,则有ψ
c
=360
°‑
ψ
a

ψ
b
,由三角形求边公式求高压侧相
电压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华夏桃芳高琛丁忠安詹世安鄢盛腾林峰邓伯发王雅平陈前林胤戎黄华峰戴蓉刘佳宁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