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细纱管加工的纱管放置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细纱管加工
,具体为一种应用于细纱管加工的纱管放置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国机具纺织技术源远流长,起源于五千年前新石器时期的纺轮和腰机,至唐以后中国纺织机械日趋完善,大大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古今纺织工艺流程和设备的发展都是因应纺织原料而设计的,因此,原料在纺织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纱线是所有纺织面料的原材料,在纱线绕丝时需要安装细纱管,而在细纱管的加工时,需要将细纱管夹紧放置,便于进行后续加工操作,现有技术是两块夹持板挤压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还会出现夹持细纱管不够牢固的情况,进而导致加工细纱管时掉落的风险的问题。
[0003]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8592405U所公开了一种细纱管加工自动装夹装置,在使用时,根据细纱管的长度,启动气缸,使得伸缩杆伸缩,将滑动块在导轨上移动,使得通过两个定位柱将细纱管的两端固定住,通过预先定位,能够便于后续对细纱管进一步的夹紧固定,另外,设置的气缸和伸缩杆,能够使得两个连接板滑动地更加流畅和快捷,提供动力支持在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细纱管加工的纱管放置装置,包括装夹台(1)和支撑腿(2),四根所述支撑腿(2)分别固定连接于装夹台(1)的下表面四角,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台(1)的上表面左侧设置有装夹装置,所述装夹台(1)的上表面右侧设置有打磨装置;所述装夹装置包括放置单元和夹持单元,所述放置单元设置于装夹台(1)的上表面左侧,所述夹持单元设置于装夹台(1)的上表面中部;所述放置单元包括放置底座(301)、装夹管(302)、挡板(303)、固定组件(304),所述放置底座(301)固定连接于装夹台(1)的上表面左侧,所述装夹管(302)固定连接于放置底座(301)的顶部,所述挡板(303)固定连接于装夹管(302)的左侧外表面,所述固定组件(304)安装于装夹管(302)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细纱管加工的纱管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04)包括螺纹杆(3041)、转盘(3042)、橡胶夹板(3043),所述螺纹杆(3041)转动连接于装夹管(302)的顶部内部,所述转盘(3042)固定连接于螺纹杆(3041)的顶部,所述橡胶夹板(3043)固定连接于螺纹杆(3041)的底部,所述橡胶夹板(3043)为弧型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细纱管加工的纱管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单元包括夹持底座(305)和夹持管(306),所述夹持底座(305)固定连接于装夹台(1)的上表面中部,所述夹持管(306)固定连接于夹持底座(305)的顶部,所述夹持管(306)的顶部也设置有固定组件(30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守军,凌霖,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飞马纺织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