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4667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气灶(30),包括,设置有第一点火电极孔(9)的面板(5),位于所述面板下方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来接纳点火电极的接收部(10)的连接基座(6),带有绝缘陶瓷套(3)且设置有至少一个电极连接部(8)的点火电极(4),该点火电极通过所述接收部与电极连接部间的连接而与所述连接基座相连接,其特征是,在所述接收部与电极连接部之间设置有弹性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燃气灶,由于在点火电极的连接基座和点火电极之间设置了弹性装置(24),点火电极的因受到外部冲击力而导致绝缘陶瓷套破损的几率大大降低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气具,尤其是一种家用燃气灶
技术介绍
现有的燃气灶中,大都采用的是点火电极通电打火点燃燃气的工作方式,其中,作 为点火的主要执行元件之一,大部分的点火电极采用的是压电式陶瓷点火电极,此种点火 电极,一般由点火电极外侧高温黏结一层绝缘的陶瓷构成,点火电极通过导线连接到燃气 灶的控制单元。而现有燃气灶上的点火电极一般都是直接连接至安装部位的,且安装部位 基本都是在燃气灶的炉头内侧靠近燃气出口,而在燃气灶的炉头周围清洁过程中,炉头经 常需要从其正常工作位置移开,之后再放回,在炉头移开时,点火针是孤立地树立在灶面上 的,此期间,其他重物,或者在把炉头移开和放回的操作过程中,点火电极受到撞击的情况 时有发生,而为了确保炉头在高温灼烧的使用条件下能够耐用,通常炉头都是采用黄铜等 金属制造而成,比较坚硬而且重,所以,点火电极的绝缘陶瓷层被碰裂甚至碰坏而脱落的情 况会发生。陶瓷绝缘层脱落导致除了原设计露出部位之外的电极外露,从而导致通电打火 时产生火花的部位发生改变而导致点火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点火电极连接结构的 燃气灶。本专利技术用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气灶,包括,设置有第一点 火电极孔的面板,位于所述面板下方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来接纳点火电极的接收部的连 接基座,带有绝缘陶瓷套且设置有至少一个电极连接部的点火电极,该点火电极通过所述 接收部与电极连接部间的连接而与所述连接基座相连接,其特征是,在所述接收部与电极 连接部之间设置有弹性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燃气灶,由于在点火电极的连接基座和点火电极之 间设置了弹性装置,点火电极的因受到外部冲击力而导致绝缘陶瓷套破损的机率大大降低 了。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化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燃气灶,其特征是,所述弹性装 置为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弹性装置的一种变换方式,因为可以使用标准件,所 以,成本更为低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地优化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燃气灶,其特征是,所述电极连接 部为连接定位凸缘,所述连接基座为炉头座,所述接收部至少包括第二连接定位凹槽,所述 压缩弹簧设置在所述连接定位凸缘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连接定位凹槽之间。本技术方案的 相关结构的设计,在加工制造以及相关零件选取方面,具有容易实施的优点。更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燃气灶,其特征是,所述绝缘陶瓷 套的所述连接定位凸缘的下侧形成有延伸段,所述压缩弹簧的上部绕在所述延伸段周围。 为了防止压缩弹簧在安装位置容易发生偏至,即为压缩弹簧提供较稳定的依附,本技术方案的延伸段实现了这一技术目的。更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燃气灶,其特征是,所述接收部至 少还包括形成于所述连接基座上的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定位凹槽上侧的所述压缩弹簧的周 围的第一连接定位凹槽,该第一连接定位凹槽的内周边尺寸A大于所述连接定位凸缘的外 周边尺寸B。本技术方案,更为具体地给出了弹性装置为压缩弹簧的情形下,相关结构的较 佳的具体设计,例如,设置有第二连接定位凹槽,可以较稳定地为压缩弹簧的下端限位,在 此基础上,设置第一连接定位凹槽以及其与定位凸缘间的尺寸关系,则可以同时为点火电 极的定位凸缘在其轴向的周围提供偏置空间以及点火针绕其轴线自由转动的空间。更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为了给点火电极提供更大的偏至空间,本发 明的燃气灶,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定位凸缘的中心截面的对角线的长度C小于所述第一接 定位凹槽的内周边尺寸A。更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燃气灶,其特征是,所述点火电极 孔的尺寸小于所述连接定位凸缘的外周边尺寸B。此技术方案实现了在不采用附加的对 点火电极的向上的显位技术措施的情况下,面板充当对于点火电极的向上的运动的限制元 件。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燃气灶,其特征是,所述点火电极的 导线通过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定位凹槽下侧的导线孔延伸至所述连接基座的下方,在位于所 述连接基座下侧的导线上紧贴所述连接基座的部位卡设有弹性环。根据本技术方案,弹性 环为点火电极提供了预定位,可以通过预设定弹性环与点火电极导线之间的摩擦力,来预 定点火电极在安装面板之前的高度上的位置,以降低在进行面板的组装时对准面板上的点 火电极孔与点火电极时的难度,这种考虑尤其适用于两眼或者多于两眼的燃气灶。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燃气灶,其特征是,所述弹性环与所 述导线间的卡紧力大致为3牛顿。此技术方案,整个点火电极系统设计平衡时,弹性环与导 线之间产生3牛顿左右的摩擦力,即弹性环与导线之间相对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条件是它们 彼此之间的摩擦力不超过3牛顿,对应了压缩弹簧处于一定长度时最大产生的弹力。如此, 当点火电极的安装位置相对预设位置低的时候,对压缩弹簧的挤压过大,压缩弹簧产生的 弹力则大于3牛顿,此时,点火电极整体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合力,弹性环无法再相对导线处 于稳定,发生位置下移,当压缩弹簧弹伸至预设长度时,点火电极达到相对连接基座的预订 平衡位置,弹性环不再移动。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燃气灶,其特征是,所述弹性环为橡 胶材料制成。橡胶充当弹性件的材料,具有性能好,易加工,成本低廉的优点。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燃气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二连接 定位凹槽以及所述导线孔形成通孔,该通孔通过一窄槽与所述连接基座外侧相通。本技术 方案可以把已经与连接了压缩弹簧的点火电极通过导线经过窄槽进入安装位置,然后下拉 使点火电极到达预设定位置卡上弹性环,从而把点火电极预进入方便了设置有较长导线的 点火电极的安装。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燃气灶的点火电极的连接结构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本 专利技术的燃气灶,其特征是,电极连接部是形成于所述点火电极底部的限位槽,所述弹簧设置 于所述接收部与该限位槽之间。本技术方案将本专利技术的弹性装置与点火电极以及已有的燃烧器的固有结构相结合,加工成本相对较低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燃气灶的点火电极的连接结构的剖视图。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燃气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燃气灶的弹性装置的连接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燃气灶的点火电极的立体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燃气灶的弹性装置的连接结构的第一实施例中的连接基座的 局部立体示意图。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燃气灶的弹性装置的连接结构的第一实施例中的连接基座的 相关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图7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燃气灶的弹性装置的连接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爆炸图。图8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燃气灶的弹性装置的连接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剖视中3.绝缘陶瓷套,4.点火电极,5.面板,6.连接基座,8或8'.连接定位凸 缘,9.点火电极孔,10.第一连接定位凹槽,23.第二连接定位凹槽,24或24'.弹性元件, 24.压缩弹簧,26.限位槽,27.延伸段,28.弹性环,29.窄槽,30.燃气灶,31.炉头,32.热 电偶,33开关,34.阀门,35.供气管,36.导线,37.连接脚,38.第一点火电极孔。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附图2至附图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燃气灶30,包括,设置有至少一个用来接纳 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气灶(30),包括,设置有第一点火电极孔(9)的面板(5),位于所述面板(5)下方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来接纳点火电极(4)的接收部(10,23)的连接基座(6),带有绝缘陶瓷套(3)且设置有至少一个电极连接部(8,27)的点火电极(4),该点火电极(4)通过所述接收部(10,23)与电极连接部(8,27)间的连接而与所述连接基座(6)相连接,其特征是,在所述接收部(10,23)与电极连接部(8,27)之间设置有弹性装置(24,2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雪冰克里斯蒂安博姆杜志红
申请(专利权)人: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