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镜下融合手术套管及应用该套管的内窥镜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4542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后路镜下融合手术套管及应用该套管的内窥镜组件,针对神经硬膜囊周边区域在直视条件下进行手术治疗,以期实现脊柱融合手术全程的多种处理手段、提高器械的通用性与操作便利性、显著地降低手术风险和减少患者疼痛。后路镜下融合手术套管包括相互连接的手柄和外管;手柄的整体是环形结构,其具有允许脊柱内窥镜通过的植入孔;所述的手柄,在其至少一侧外缘设置有拨块,拨块与手柄本体通过冲压成型加工成一体式结构;外管具有容纳脊柱内窥镜镜身的通长的中空腔体,手柄的植入孔与外管的中空腔体相连通;所述的外管是呈圆柱状且外部封闭的腔管结构、或是沿纵向剖开的半腔管结构。开的半腔管结构。开的半腔管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路镜下融合手术套管及应用该套管的内窥镜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在内窥镜直视下、配合实施脊柱后路融合手术的组合套管及组件,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内窥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借助内窥镜开展脊柱手术适应症治疗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应用。
[0003]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因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椎间盘突出、椎间盘高度丢失、腰椎滑脱等脊柱疾病发病率大大增加。尤其是对腰椎滑脱等脊柱不稳症状,现有技术只能实施开放手术,对于患者肌肉、筋膜及骨组织的破坏较为严重,病人术后康复时间较长而过多占用医疗资源。现有临床引入了微创手术方式,如采取后入路(PLIF)手段开展治疗。进而,有助于医生基于常用的入路方法和解剖技能,使用内窥镜等器材开展融合式手术(EndoPLIF),以期达到镜下微创融合手术方法。
[0004]后路开展微创手术必然面临压迫神经硬膜囊的现实,在此类神经极为敏感区域的周边开展手术必须具备一系列专业器械,以减少对神经硬膜的刺激、减少手术失败的风险和减轻患者的痛苦。
[0005]有借鉴此,特提出本专利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所述的后路镜下融合手术套管及应用该套管的内窥镜组件,其设计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系列用于后入路脊柱内窥镜融合手术套管,以针对神经硬膜囊周边区域在直视条件下进行手术治疗,以期实现脊柱融合手术全程的多种处理手段、提高器械的通用性与操作便利性、显著地降低手术风险和减少患者疼痛。
[0007]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一种后路镜下融合手术套管,包括相互连接的手柄和外管;手柄的整体是环形结构,其具有允许脊柱内窥镜通过的植入孔;所述的手柄,在其至少一侧外缘设置有拨块,拨块与手柄本体通过冲压成型加工成一体式结构;外管具有容纳脊柱内窥镜镜身的通长的中空腔体,手柄的植入孔与外管的中空腔体相连通;所述的外管是呈圆柱状且外部封闭的腔管结构、或是沿纵向剖开的半腔管结构;在外管中空腔体的前端设置有开口工作端,开口工作端具有至少一个观察窗口,观察窗口的开口方向包括向前和向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拨块具有中部贯通的结构而形成透窗。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开口工作端具有至少一组由第一弯曲段构成的侧向阶梯、以及一组由第二弯曲段构成的斜向开口,2段第二弯曲段相连而构成了前端尖头。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开口工作端具有至少一组连续的下凹曲线构成的宽型窗口,2段下凹曲线向前相连而构成前端尖头。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开口工作端具有至少一组连续的上凸曲线构成的窄型窗口,2段上凸曲线向前相连而构成前端宽头。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外管是呈椭圆柱状且外部封闭的腔管结构,该腔管结构具有一侧直径较小的贴合部,腔管结构另一侧为直径较大的腔体部。
[0013]基于应用上述后路镜下融合手术套管的结构设计,本申请提出一种内窥镜组件,其包括后路镜下融合手术套管、以及内窥镜和环锯;环锯具有相互连通的把手和中空腔体,以及位于中空腔体前端的环状或半环状的锯齿;在使用时,将内窥镜植入环锯的中空腔体中,再将两者一起放入后路镜下融合手术套管中。
[0014]综上内容,所述的后路镜下融合手术套管及应用该套管的内窥镜组件具有以下优点:1、本申请提出的手术套管配合内窥镜,在使用扩孔钻的前提下实现了一种镜下开展微创后路融合手术的新方法,总体治疗创口与手术风险极小,相应地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神经硬膜的刺激和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
[0015]2、本申请提出的一系列套管与内窥镜组合使用,不仅能够针对性地完成多种后入路融合手术,且每一种套管与组合器械均具有结构合理、使用便捷、制作成本较和手术效率较高的特点。
[0016]3、基于扩孔钻及阶梯斜面套管的配合使用,本申请了可视条件下实施各类骨组织去除手术,套管阶梯斜面能够贴合于关节突等骨组织,有效的保护神经硬膜等极为敏感组织,从而确保了手术过程的安全与高效。
[0017]4、在内窥镜与宽窗工作套管的配合使用下,本申请能够针对中央椎管狭窄进行安全高效的减压手术。
[0018]5、在内窥镜与窄窗工作套管的配合使用下,本申请能够处理椎间隙手术,手术过程中提高与椎间隙接触面积、保护椎体不致破裂,显著地提高手术成功率与效率,安全性较高。
[0019]6、配合使用本申请提出的椭圆套管和融合器植入半管,能够在直视条件下方便准确地植入融合器、实施镜下确认植入成功与否、以及是否压迫神经硬膜等多种情况的观察与判断,从而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与高效。
附图说明
[0020]现结合以下附图来进一步地说明本申请的设计方案。
[0021]图1是内窥镜示意图;
[0022]图2是环锯示意图;
[0023]图3是阶梯斜面工作套管示意图;
[0024]图4是组合使用环锯、阶梯斜面工作套管在内窥镜直视下切除骨组织的示意图;
[0025]图5是宽窗工作套管示意图;
[0026]图6是使用宽窗工作套管在内窥镜直视下进行中央椎管狭窄减压手术的示意图;
[0027]图7是窄窗工作套管示意图;
[0028]图8和图9分别是使用窄窗工作套管在内窥镜直视下进行中央椎管狭窄减压手术的示意图;
[0029]图10是融合器植入半管示意图;
[0030]图11是椭圆套管示意图;
[0031]图12是组合使用椭圆套管和融合器植入半管的示意图;
[0032]图13至图15分别是组合使用椭圆套管和融合器植入半管,在内窥镜直视下进行植入手术的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本申请的其它优点和特征能够由以下描述得出,在所述描述中参照附图详细阐述的实施例。
[0034]实施例1,如图1至图15所示,一种组合应用于脊柱手术治疗的新型后路镜下融合手术套管,包括相互连接的手柄1和外管2;
[0035]手柄1的整体是环形结构,其具有允许脊柱内窥镜通过的植入孔;
[0036]外管2具有容纳脊柱内窥镜镜身的通长的中空腔体,手柄1的植入孔与外管2的中空腔体相连通;
[0037]所述的外管2是呈圆柱状且外部封闭的腔管结构、或是沿纵向剖开的半腔管结构;
[0038]在外管2中空腔体的前端设置有开口工作端3,开口工作端3具有至少一个观察窗口30,观察窗口30的开口方向包括向前和向上。
[0039]所述的手柄1,在其至少一侧外缘设置有拨块11,拨块11与手柄1本体通过冲压成型加工成一体式结构。通过用手拨动所述的拨块11,可方便地转动手柄1,进而通过手柄1带动外管2整体地旋转,得以改变开口工作端3的观察窗口30的朝向与角度。
[0040]进一步地,为增大视觉观察区域,对于体积较大的拨块11采取结构改进方案是,拨块11具有中部贯通的结构而形成透窗12。
[0041]为满足后入路镜下融合手术的实际临床需求,为实现手术全程多种处理手段,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路镜下融合手术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手柄和外管;手柄的整体是环形结构,其具有允许脊柱内窥镜通过的植入孔;所述的手柄,在其至少一侧外缘设置有拨块,拨块与手柄本体通过冲压成型加工成一体式结构;外管具有容纳脊柱内窥镜镜身的通长的中空腔体,手柄的植入孔与外管的中空腔体相连通;所述的外管是呈圆柱状且外部封闭的腔管结构、或是沿纵向剖开的半腔管结构;在外管中空腔体的前端设置有开口工作端,开口工作端具有至少一个观察窗口,观察窗口的开口方向包括向前和向上;开口工作端具有至少一组由第一弯曲段构成的侧向阶梯、以及一组由第二弯曲段构成的斜向开口,2段第二弯曲段相连而构成了前端尖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路镜下融合手术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拨块具有中部贯通的结构而形成透窗。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博来李永津苏国义林涌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