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肘部气囊保护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4513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肘部气囊保护机构,包括气囊外壳,所述气囊外壳的表面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两个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气囊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竖直截面呈“T”字形,所述连接块远离安装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二固定带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带与第一固定带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靠近限位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矩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当每个人的体型不同导致手臂粗细不同的情况出现,无法很好地适用于不同手臂粗细的患的问题。细的患的问题。细的患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肘部气囊保护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气囊
,尤其涉及一种肘部气囊保护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在CT血管造影检查前一般需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在选择穿刺位置时,为保证穿刺成功率及造影效果,常选择肘部肘正中静脉,需要使用到一种肘部气囊保护机构来进行辅助保护。
[0003]现有技术中肘部气囊保护机构由气囊和固定组件构成,在使用时需要患者将肘部放置在气囊保护机构内,在移动手臂时会带动气囊保护机构导致移位不能很好进行辅助检查。
[0004]为了解决在移动手臂时会带动气囊保护机构导致移位不能很好进行辅助检查的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固定环扣来紧固进行处理,但是当每个人的体型不同导致手臂粗细不同的情况出现,无法很好地适用于不同手臂粗细的患者,进而影响气囊保护机构使用时实用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当每个人的体型不同导致手臂粗细不同的情况出现,无法很好地适用于不同手臂粗细的患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肘部气囊保护机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肘部气囊保护机构,包括气囊外壳,所述气囊外壳的表面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两个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气囊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竖直截面呈“T”字形,所述连接块远离安装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二固定带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带与第一固定带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穿过限位框,所述螺杆靠近限位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与第二固定带滑动连接。
[000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限位装置,达到通过调节固定带之间内径大小来时气囊适合不同手臂粗细的患者,提高气囊使用时的实用性的作用。
[0008]优选的,所述螺杆远离限位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的表面设有若干个防滑凸起。
[000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转板转动会带动螺杆转动,转板达到尽量方便工作人员转动螺杆的作用。
[0010]优选的,所述矩形板的下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防滑槽,所述防滑槽与第二固定带滑动连接。
[0011]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当防滑槽与第二固定带表面接触后,防滑槽达到尽量
增大矩形板与第二固定带之间摩擦力的作用。
[0012]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侧壁转动连接有两个弧形板,所述连接块位于两个弧形板之间。
[0013]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当弧形板与连接块侧壁接触后,弧形板达到尽量防止连接块滑出安装座内壁的作用。
[0014]优选的,所述气囊外壳的上表面设有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海绵板,所述海绵板与气囊外壳滑动连接,所述海绵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魔术贴子贴,所述魔术贴子帖的表面粘接有魔术贴母贴,所述魔术贴母贴与气囊外壳固定连接。
[0015]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防护装置,达到尽量对患者手臂进行防护的作用。
[0016]优选的,所述海绵板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竖直气孔,所述海绵板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横气孔,所述竖直气孔与横气孔相连通。
[001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手肘压在海绵板上后,若干个竖直气孔和横气孔达到尽量增加海绵板的透气性的作用。
[0018]本技术中,通过设置限位装置,达到通过调节固定带之间内径大小来时气囊适合不同手臂粗细的患者,提高气囊使用时的实用性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限位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限位装置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防护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例说明:1、气囊外壳;2、限位装置;201、安装座;202、连接块;203、第一固定带;204、限位框;205、第二固定带;206、螺杆;207、矩形板;208、转板;209、防滑槽;210、弧形板;3、防护装置;31、海绵板;32、魔术贴子贴;33、魔术贴母贴;34、竖直气孔;35、横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肘部气囊保护机构,包括气囊外壳1,气囊外壳1的表面设有限位装置2,通过设置限位装置2,达到通过调节固定带之间内径大小来时气囊适合不同手臂粗细的患者,提高气囊使用时的实用性的作用。气囊外壳1的上表面设有防护装置3,通过设置防护装置3,达到尽量对患者手臂进行防护的作用。
[0027]下面具体说一下其限位装置2和防护装置3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0028]参照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方案中:限位装置2包括两个安装座201,安装座201与气囊外壳1固定连接,安装座20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块202,连接块202的竖直截面呈“T”字形,连接块202远离安装座2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带203,第一固定带2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框204,限位框20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带205,第二固定带205与连接块202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带205与第一固定带203滑动连接,限位框204的表面螺纹
连接有螺杆206,螺杆206穿过限位框204,螺杆206靠近限位框20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矩形板207,矩形板207与第二固定带205滑动连接,螺杆206远离限位框2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板208,转板208的表面设有若干个防滑凸起,转板208转动会带动螺杆206转动,转板208达到尽量方便工作人员转动螺杆206的作用。矩形板207的下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防滑槽209,防滑槽209与第二固定带205滑动连接,当防滑槽209与第二固定带205表面接触后,防滑槽209达到尽量增大矩形板207与第二固定带205之间摩擦力的作用。安装座201的侧壁转动连接有两个弧形板210,连接块202位于两个弧形板210之间,当弧形板210与连接块202侧壁接触后,弧形板210达到尽量防止连接块202滑出安装座201内壁的作用。
[0029]参照图5和图6所示,具体的,防护装置3包括海绵板31,海绵板31与气囊外壳1滑动连接,海绵板3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魔术贴子贴32,魔术贴子贴32的表面粘接有魔术贴母贴33,魔术贴母贴33与气囊外壳1固定连接,海绵板31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竖直气孔34,海绵板31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横气孔35,竖直气孔34与横气孔35相连通,手肘压在海绵板31上后,若干个竖直气孔34和横气孔35达到尽量增加海绵板31的透气性的作用。
[0030]工作原理,当CT造影过程中需要使用限位装置2时,先沿安装座201表面转动弧形板210,移动到适宜的位置后,沿安装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肘部气囊保护机构,包括气囊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外壳(1)的表面设有限位装置(2),所述限位装置(2)包括两个安装座(201),所述安装座(201)与气囊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20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块(202),所述连接块(202)的竖直截面呈“T”字形,所述连接块(202)远离安装座(2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带(203),所述第一固定带(2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框(204),所述限位框(20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带(205),所述第二固定带(205)与连接块(20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带(205)与第一固定带(203)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框(204)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杆(206),所述螺杆(206)穿过限位框(204),所述螺杆(206)靠近限位框(20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矩形板(207),所述矩形板(207)与第二固定带(205)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肘部气囊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206)远离限位框(2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板(208),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闯文杨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南方昶晟医疗设备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