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射桨快拆桨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4495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射桨快拆桨夹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下螺槽: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上螺槽,且上螺槽内螺旋连接有桨夹,所述桨夹的两端设有装夹槽,且装夹槽内嵌设有桨叶,所述底座的外壁设有活动槽,且活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与桨夹下表面贴合的加固环,所述桨夹上设置有依次贯穿桨叶和加固环的紧固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该桨夹结构采用活动连接的加固环,可以在桨夹与底座连接时,调节加固环使其与桨夹接触,并通过紧固螺栓进行连接,即可使得桨夹、加固环和底座形成稳定的整体结构,从而对桨夹起到整体连接固定的效果,提高桨夹的安装稳定性,防止桨夹在高速旋转时发生射桨的现象。防止桨夹在高速旋转时发生射桨的现象。防止桨夹在高速旋转时发生射桨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射桨快拆桨夹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尤其涉及一种防射桨快拆桨夹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射桨是旋翼、尾桨或固定翼飞机的螺旋桨因为旋转时转速太高,超出了旋翼所承受拉力的设计值时,桨根断裂,由于旋转时的巨大惯性,残桨像炮弹破片那样高速飞出去,威力很大,会打伤人,所以形象的称为射桨,为了避免发生射桨现象,就需要对装夹结构进行安全防护。
[0003]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1442755U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的桨夹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桨夹,所述电机包括转子壳体,所述转子壳体上固定有转轴,所述桨夹中部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转轴可拆卸螺纹连接,所述桨夹两侧设有用于固定桨叶的安装轴,所述安装轴固定在两个桨夹片之间,所述转轴顶部设有用于防止桨夹射桨的定位装置。
[0004]现有的桨夹结构在连接固定桨叶、桨夹和底座时,通常采用相对独立的连接结构进行固定,使得桨叶、桨夹和底座之间的连接状态相对分散,不能够形成一个整体的加固结构,从而在桨叶高速旋转时,容易发生局部位置松动的现象,不利于射桨的安全防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采用将桨叶、桨夹和底座进行整体连接固定,形成完整的整体结构,避免发生射桨现象的一种防射桨快拆桨夹结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射桨快拆桨夹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下螺槽:
[0007]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上螺槽,且上螺槽内螺旋连接有桨夹;
[0008]所述桨夹的两端设有装夹槽,且装夹槽内嵌设有桨叶;
[0009]所述底座的外壁设有活动槽,且活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与桨夹下表面贴合的加固环;
[0010]所述桨夹上设置有依次贯穿桨叶和加固环的紧固螺栓。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2]所述加固环的水平端顶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桨夹的底部设有与限位块相适配的限位槽。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所述桨叶的端部设置有延伸部,所述装夹槽的内壁设有与延伸部相适配的延伸槽。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6]所述加固环的水平端和桨叶上分别设有与紧固螺栓相适配的通孔和紧固孔。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8]所述桨夹的上表面设有内凹槽,且内凹槽内嵌设有内盖板。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0]所述桨夹的上表面且位于内凹槽的外侧设有外凹槽,且外凹槽的内壁嵌设有外盖板。
[00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2]所述外盖板的下表面与内盖板的上表面抵触,且内盖板与延伸部上的定位槽相卡接。
[002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射桨快拆桨夹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该桨夹结构采用活动连接的加固环,可以在桨夹与底座连接时,调节加固环使其与桨夹接触,并通过紧固螺栓进行连接,即可使得桨夹、加固环和底座形成稳定的整体结构,从而对桨夹起到整体连接固定的效果,提高桨夹的安装稳定性,防止桨夹在高速旋转时发生射桨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射桨快拆桨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加固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桨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桨夹的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1、底座;11、活动槽;12、上螺槽;2、下螺槽;3、加固环;31、限位块;32、通孔;4、桨叶;41、紧固孔;42、延伸部;43、定位槽;5、紧固螺栓;6、外盖板;7、桨夹;71、内凹槽;72、外凹槽;73、限位槽;74、装夹槽;75、延伸槽;8、内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34]如图1

图5所示,一种防射桨快拆桨夹结构,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部设有与电机输出轴螺旋连接的下螺槽2:
[0035]底座1的顶部设有上螺槽12,且上螺槽12内螺旋连接有桨夹7,桨夹7为T型结构,桨夹7的竖直端设置有与上螺槽12相适配的螺纹,即可实现桨夹7与底座1的螺旋连接效果;
[0036]桨夹7的两端设有装夹槽74,且装夹槽74内嵌设有桨叶4;
[0037]底座1的外壁设有活动槽11,且活动槽1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与桨夹7下表面贴合的加固环3,可以在桨夹7与底座1连接时,调节加固环3使其在活动槽11内移动后与桨夹7下表面接触,并通过紧固螺栓5进行连接,即可使得桨夹7、加固环3和底座1形成稳定的整体结
构,从而对桨夹7起到整体连接固定的效果,提高桨夹7的安装稳定性,防止桨夹7在高速旋转时发生射桨的现象;
[0038]桨夹7上设置有依次贯穿桨叶4和加固环3的紧固螺栓5,加固环3的水平端和桨叶4上分别设有与紧固螺栓5相适配的通孔32和紧固孔41,使得紧固螺栓5在可以依次贯穿桨夹7、紧固孔41和通孔32后,将桨夹7、加固环3和底座1形成整体结构,实现整体受力效果,也便于桨夹7的拆装操作。
[0039]加固环3的水平端顶部设置有限位块31,桨夹7的底部设有与限位块31相适配的限位槽73,当加固环3在活动槽11内上移后与桨夹7的下表面接触时,使得限位块31嵌入到限位槽73内,即可对加固环3和桨夹7的连接位置起到限位夹持作用。
[0040]桨叶4的端部设置有延伸部42,装夹槽74的内壁设有与延伸部42相适配的延伸槽75,使得桨叶4在嵌入到装夹槽74内部时,即可将延伸部42再次嵌入到延伸槽75内,从而增大桨叶4与桨夹7的接触面积,增大两者连接的稳定性。
[0041]桨夹7的上表面设有内凹槽71,且内凹槽71内嵌设有内盖板8,桨夹7的上表面且位于内凹槽71的外侧设有外凹槽72,且外凹槽72的内壁嵌设有外盖板6,外盖板6的下表面与内盖板8的上表面抵触,且内盖板8与延伸部42上的定位槽43相卡接,当桨叶4嵌入到装夹槽74内部后,首先将内盖板8嵌入到内凹槽71内,使得内盖板8上的凸起结构与延伸部42上的定位槽43相互卡接,即可对桨叶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射桨快拆桨夹结构,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有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下螺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有上螺槽(12),且上螺槽(12)内螺旋连接有桨夹(7);所述桨夹(7)的两端设有装夹槽(74),且装夹槽(74)内嵌设有桨叶(4);所述底座(1)的外壁设有活动槽(11),且活动槽(1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与桨夹(7)下表面贴合的加固环(3);所述桨夹(7)上设置有依次贯穿桨叶(4)和加固环(3)的紧固螺栓(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射桨快拆桨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环(3)的水平端顶部设置有限位块(31),所述桨夹(7)的底部设有与限位块(31)相适配的限位槽(7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射桨快拆桨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4)的端部设置有延伸部(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增浩陈泽凯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国器航空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