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模式大载荷模块化多用途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4482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模式大载荷模块化多用途无人机,涉及无人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包括机身、机翼、垂尾撑杆、垂尾和平尾,所述机身的前端设有载荷安装空间;所述机身的后端设有动力系统;所述机身后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机翼,所述机翼远离前起落架的一端通过垂尾撑杆连接有垂尾,两个所述垂尾通过平尾连接,所述机翼包括翼梁,所述翼梁包括主翼梁和副翼梁,所述副翼梁与机身固定连接。该多模式大载荷模块化多用途无人机,机身、机翼、垂尾撑杆、垂尾和平尾五种部件通过模块化设计集成于一体,且支持快速拆卸,方便运输;且把机翼设置在机身的后端,起到平衡机身的目的,便于该无人机载荷。机载荷。机载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模式大载荷模块化多用途无人机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飞行器
,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载人飞行器领域,具体为一种多模式大载荷模块化多用途无人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空中作业与空中试验需要使用运输机或直升机等进行,但使用这种方式成本过高且需要预定时间进行对相应的试验作业;少部分使用专用无人机改装后进行相关工作,如申请号为CN202222115133.6的授权专利提出了一种具备大载荷效果的八旋翼无人机,包括八旋翼无人机,所述八旋翼无人机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电池固定盒,所述电池固定盒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横板,所述支撑横板的内部开设有两个轨道滑槽一和四个轨道滑槽二,所述支撑横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支撑横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轨道杆,每个所述轨道滑槽一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固定夹持板,每个所述固定夹持板的内部均与双向螺纹杆螺纹连接,每个所述固定夹持板的内部均与对应的轨道杆滑动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蜗轮。
[0003]上述方案在使用时,利用固定夹持板对物品进行夹持,需要运输的物品被固定在无人机的底部,该无人机在运行过程中,所受阻力增加,且无人机的重心发生改变,进而会影响无人机的气动特性和飞行性能,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多模式大载荷模块化多用途无人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模式大载荷模块化多用途无人机,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无人机运输载荷被固定在无人机底部,增加了无人机飞行阻力,且改变无人机的飞行重心,进而影响无人机的气动特性和飞行性能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模式大载荷模块化多用途无人机,包括机身、机翼、垂尾撑杆、垂尾和平尾,且机身、机翼、垂尾撑杆、垂尾和平尾五种部件通过模块化设计集成于一体,支持快速拆卸;在无人机的机身内设置载荷安装空间,载荷不会影响无人机的飞行阻力;把无人机的机翼设置在机身的后端,使无人机在载荷时保持平衡,保障无人机的气动特性和飞行性能;在机翼上增设翼肋,增加机翼强度;机翼的副翼梁为双副翼结构,当一个舵面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其他三个舵面可以维持飞机正常飞行,减小舵面本身扭转的同时增加了可靠性。
[0006]一种多模式大载荷模块化多用途无人机,包括机身、机翼、垂尾撑杆、垂尾和平尾,所述机身的前端设有载荷安装空间;所述机身的后端设有动力系统;所述机身后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机翼,所述机翼远离前起落架的一端通过垂尾撑杆连接有垂尾,两个所述垂尾通过平尾连接;
[0007]所述机翼包括翼梁和翼肋,所述翼梁包括主翼梁和副翼梁,所述副翼梁与机身固定连接,所述副翼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主翼梁,所述主翼梁与翼肋固定连接,所述副翼梁的
底部设有与垂尾撑杆适配的撑杆连接点,所述副翼梁靠近动力系统的一端设有副翼舵面,所述副翼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副翼舵机;
[0008]所述平尾包括平尾主体,平尾主体的后端设有两个平尾舵面,平尾舵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平尾舵机,所述平尾主体的两侧安装有快拆螺丝孔。
[0009]优选的,所述载荷安装空间的内部为圈梁大空间结构,所述载荷安装空间的顶部设有机头舱盖。
[0010]优选的,所述机身前端的底部设有前起落架,所述前起落架集成避震装置与转向装置;所述机身后端的底部设有主起落架,所述主起落架集成液压刹车装置,且所述前起落架与主起落架两者的材质不同;所述机身前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空速管,所述机身顶部的中部连接有GPS天线。
[0011]优选的,所述翼肋材质的强度低于翼梁材质的强度,所述副翼梁为双副翼结构,所述副翼舵面有两个,所述翼肋与机翼垂直。
[0012]优选的,所述平尾为双平尾结构,两个平尾舵面分别为平尾左舵面和平尾右舵面,所述平尾左舵面和平尾右舵面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平尾舵机。
[0013]优选的,所述垂尾包括与伸缩管连接的撑杆安装座,所述撑杆安装座的底部设有平尾安装孔,所述撑杆安装座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垂尾舵机。
[0014]优选的,所述快拆螺丝孔和平尾安装孔均与M12.9级螺丝适配,且M12.9级螺丝有两个。
[0015]优选的,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加油口、飞机发动机和与飞机发动机适配的螺旋桨,加油口下方设有油箱为飞机发动机供油,所述螺旋桨位于机身后端的中部。
[0016]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该多模式大载荷模块化多用途无人机,机身、机翼、垂尾撑杆、垂尾和平尾五种部件通过模块化设计集成于一体,且支持快速拆卸,方便运输;且把机翼设置在机身的后端,起到平衡机身的目的,便于该无人机载荷。
[0018]2、该多模式大载荷模块化多用途无人机,可以通过更换垂尾撑杆实现快速增加垂起功能,机身内大容量机舱也可增加模块进行功能拓展;通过机翼结构的设置,主翼梁、副翼梁、和翼肋三者的结合提高了机翼的结构强度;副翼梁为双副翼结构的设置,当一个舵面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其他三个舵面可以维持飞机正常飞行,减小舵面本身扭转的同时增加了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结构俯视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结构图1仰视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结构机身三维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结构机身、机翼与平尾连接三维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结构机翼放大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结构机翼底部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结构垂尾三维示意图;
[0026]图8为本技术结构图7左视示意图。
[0027]图中:1、机身;2、机翼;3、垂尾撑杆;4、垂尾;5、平尾;7、动力系统;1.1、机头舱盖;1.2、前起落架;1.3、主起落架;2.1、翼梁;2.2、翼肋;2.3、撑杆连接点;2.4、副翼舵面;4.1、撑杆安装座;4.2、平尾安装孔;4.3、垂尾舵面;5.1、平尾主体;5.2、平尾左舵面;5.3、平尾右舵面;6.1、空速管;6.2、GPS天线;6.3、副翼舵机;6.4、垂尾舵机;6.5、平尾舵机;7.1、加油口;7.2、飞机发动机;7.3、螺旋桨。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模式大载荷模块化多用途无人机,包括机身1,机身1的前端设有载荷安装空间,载荷安装空间内部为圈梁大空间结构,方便载荷与设备进行安装,载荷安装空间的顶部设有机头舱盖1.1。
[0030]机身1前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空速管6.1,机身1前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前起落架1.2,前起落架1.2上集成有避震装置与转向装置,避震装置与转向装置均为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模式大载荷模块化多用途无人机,包括机身(1)、机翼(2)、垂尾撑杆(3)、垂尾(4)和平尾(5),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的前端设有载荷安装空间;所述机身(1)的后端设有动力系统(7);所述机身(1)后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机翼(2),所述机翼(2)远离前起落架(1.2)的一端通过垂尾撑杆(3)连接有垂尾(4),两个所述垂尾(4)通过平尾(5)连接;所述机翼(2)包括翼梁(2.1)和翼肋(2.2),所述翼梁(2.1)包括主翼梁和副翼梁,所述副翼梁与机身(1)固定连接,所述副翼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主翼梁,所述主翼梁与翼肋(2.2)固定连接,所述副翼梁的底部设有与垂尾撑杆(3)适配的撑杆连接点(2.3),所述副翼梁靠近动力系统(7)的一端设有副翼舵面(2.4),所述副翼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副翼舵机(6.3);所述平尾(5)包括平尾主体(5.1),所述平尾主体(5.1)的后端设有两个平尾舵面,平尾舵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平尾舵机(6.5),所述平尾主体的两侧安装有快拆螺丝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式大载荷模块化多用途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安装空间的内部为圈梁大空间结构,所述载荷安装空间的顶部设有机头舱盖(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式大载荷模块化多用途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前端的底部设有前起落架(1.2),所述前起落架(1.2)集成避震装置与转向装置;所述机身(1)后端的底部设有主起落架(1.3),所述主起落架(1.3)集成液压刹车装置,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滨朱元旭王长征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福莱卡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