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弹自修复式改色车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4471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弹自修复式改色车衣,包括:TPU修复层,其两侧对称均匀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两侧通过胶水粘黏在TPU修复层表面位置,且TPU修复层对称设置有与记忆金属网一和记忆金属网二卡合连接的凹槽;隔热层,其通过胶水与所述记忆金属网二一侧的缓冲层粘黏,所述隔热层与记忆金属网二之间通过胶水连接,且隔热层另一侧等距设置有对接块。该微弹自修复式改色车衣,位于车衣内部的TPU基材层为改色车衣的颜色提供保障,位于TPU基材层内部嵌合的纳米涂层,在外部受到划痕时,纳米涂层具有划痕自愈的功能,TPU基材层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随着温度变化调整分子之间的间力连接,从而恢复原有的固体性能。从而恢复原有的固体性能。从而恢复原有的固体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弹自修复式改色车衣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车衣
,具体为一种微弹自修复式改色车衣。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行业的兴起,大量汽车进入人们生活以及工作场景,对日常生活提供辅助作业,随着汽车市场的兴起,同步带动汽车消费市场的兴起,对汽车的保养以及对汽车改色所适用的车衣开始兴起,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使用。
[0003]目前传统车衣贴膜在深度刮痕时基本无法修复,因为传统车膜修复划痕的能力主要来自于塑胶膜的弹性,现有的车衣在受到轻微撞击以及划痕时,车衣内部设置的基材层自我修复能力较低,使得车衣表面划痕不能实现自修复作业,影响美观,且为了提升改色车衣的修复效果增加对车衣厚度,使得车衣过于厚重,使得汽车的轻量化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弹自修复式改色车衣,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车衣内基材层的自我修复能力较低,不能实现自修复作业,且改色车衣为了提高修复效果增加的车衣厚度,使得汽车轻量化效果降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弹自修复式改色车衣,包括TPU修复层,其两侧对称均匀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两侧通过胶水粘黏在TPU修复层表面位置,且TPU修复层对称设置有与记忆金属网一和记忆金属网二卡合连接的凹槽;
[0006]隔热层,其通过胶水与所述记忆金属网二一侧的缓冲层粘黏,所述隔热层与记忆金属网二之间通过胶水连接,且隔热层另一侧等距设置有对接块;
[0007]聚酯纤维条,其一侧与所述对接块侧壁面接触,所述聚酯纤维条另一侧与胶水层粘黏,且胶水层一侧与背纸粘黏,所述记忆金属网一表面与TPU基材层相互粘黏,且TPU基材层内部一侧嵌合有纳米涂层。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车衣在出现划痕后实现自修复自愈效果,延长车衣效果。
[0009]优选的,所述TPU修复层两侧凹槽呈网状分布,且TPU修复层网状凸起中间粘黏缓冲层。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TPU修复层和缓冲层配合记忆金属网一和记忆金属网二进行安装。
[0011]优选的,所述记忆金属网一和记忆金属网二均为记忆金属丝构成对网状结构,且记忆金属网一和记忆金属网二呈垂直方向平行设置。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记忆金属网一和记忆金属网二配合定位安装,延长车衣的使用装体。
[0013]优选的,所述隔热层一侧设置有与记忆金属网二连接的网状凹槽,且隔热层通过对接块与胶水层呈交错凸起的粘黏连接结构。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记忆金属网二和隔热层保持紧密连接,保持紧密连接安
装。
[0015]优选的,所述对接块设置为横截面为三角形的条状结构,且对接块与胶水层粘黏位置被聚酯纤维条贯穿。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接块与胶水层配合定位安装,提高装置使用效果。
[0017]优选的,所述纳米涂层表面的凸起结构与PET保护层内部凸起结构交错设置,所述PET保护层通过胶水卡合连接在TPU基材层表面,且TPU基材层表面设置有与记忆金属网一连接的网状凹槽。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纳米涂层配合PET保护层构成外部的防护膜对汽车进行防护。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微弹自修复式改色车衣:
[0020]1.在使用该改色车衣时,位于车衣内部的TPU基材层为改色车衣的颜色提供保障,位于TPU基材层内部嵌合的纳米涂层,在外部受到划痕时,纳米涂层具有划痕自愈的功能,TPU基材层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随着温度变化调整分子之间的间力连接,从而恢复原有的固体性能;
[0021]2.通过位于TPU基材层一侧设置的TPU修复层联动记忆金属网一与记忆金属网二构成自恢复结构,其中记忆金属网一与记忆金属网二基于温度变化,实现记忆金属网一与记忆金属网二伸展复位,牵引隔热层和TPU基材层复位修复车衣形变位置;
[0022]3.通过设置在记忆金属网一与记忆金属网二之间的TPU修复层提供对应的限位结构,使得TPU修复层与隔热层和TPU基材层包裹在记忆金属网一与记忆金属网二表面包裹,随着记忆金属网一与记忆金属网二舒展调整。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整体外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TPU修复层与缓冲层安装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TPU基材层与纳米涂层拆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整体内部侧剖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TPU修复层;2、缓冲层;3、记忆金属网一;4、记忆金属网二;5、隔热层;6、对接块;7、聚酯纤维条;8、胶水层;9、背纸;10、TPU基材层;11、纳米涂层;12、PET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微弹自修复式改色车衣,包括TPU修复层1、缓冲层2、记忆金属网一3、记忆金属网二4、隔热层5、对接块6、聚酯纤维条7、胶水层8、背纸9、TPU基材层10、纳米涂层11和PET保护层12;
[0030]其中,TPU修复层1,其两侧对称均匀设置有缓冲层2,缓冲层2两侧通过胶水粘黏在TPU修复层1表面位置,且TPU修复层1对称设置有与记忆金属网一3和记忆金属网二4卡合连接的凹槽,TPU修复层1两侧凹槽呈网状分布,且TPU修复层1网状凸起中间粘黏缓冲层2,记
忆金属网一3和记忆金属网二4均为记忆金属丝构成对网状结构,且记忆金属网一3和记忆金属网二4呈垂直方向平行设置;
[0031]TPU修复层1表面对称设置的网状结构,为两侧的记忆金属网一3和记忆金属网二4提供安装空间,在记忆金属网一3和记忆金属网二4覆盖在TPU修复层1表面之后,使得TPU修复层1表面不与记忆金属网一3和记忆金属网二4接触位置设置有缓冲层2,如图2所示,使得缓冲层2位于记忆金属网一3和记忆金属网二4网状结构中间粘黏在TPU修复层1表面,其中记忆金属网一3和记忆金属网二4的垂直设置,如图2和图4所示,其中TPU修复层1和缓冲层2均为热塑性聚氨酯橡胶材质;
[0032]隔热层5,其通过胶水与记忆金属网二4一侧的缓冲层2粘黏,隔热层5与记忆金属网二4之间通过胶水连接,且隔热层5另一侧等距设置有对接块6,隔热层5一侧设置有与记忆金属网二4连接的网状凹槽,且隔热层5通过对接块6与胶水层8呈交错凸起的粘黏连接结构,对接块6设置为横截面为三角形的条状结构,且对接块6与胶水层8粘黏位置被聚酯纤维条7贯穿;
[00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弹自修复式改色车衣,包括TPU修复层(1)、隔热层(5)和聚酯纤维条(7),其特征在于:TPU修复层(1),其两侧对称均匀设置有缓冲层(2),所述缓冲层(2)两侧通过胶水粘黏在TPU修复层(1)表面位置,且TPU修复层(1)对称设置有与记忆金属网一(3)和记忆金属网二(4)卡合连接的凹槽;隔热层(5),其通过胶水与所述记忆金属网二(4)一侧的缓冲层(2)粘黏,所述隔热层(5)与记忆金属网二(4)之间通过胶水连接,且隔热层(5)另一侧等距设置有对接块(6);聚酯纤维条(7),其一侧与所述对接块(6)侧壁面接触,所述聚酯纤维条(7)另一侧与胶水层(8)粘黏,且胶水层(8)一侧与背纸(9)粘黏,所述记忆金属网一(3)表面与TPU基材层(10)相互粘黏,且TPU基材层(10)内部一侧嵌合有纳米涂层(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弹自修复式改色车衣,其特征在于:所述TPU修复层(1)两侧凹槽呈网状分布,且TPU修复层(1)网状凸起中间粘黏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雪云林春辉
申请(专利权)人:海安浩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