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静触头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3918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披露了一种新型静触头座。该新型静触头座包括圆筒形座体、在座体前端的外部设置的筒形出线端以及在圆筒形座体内部设置的触头;还包括一个设置在圆筒形座体尾端的排气尾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具有较好的气流导向和节流性,能延长整体设备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静触头座,尤其是GIS产品领域的一种新型静触头座
技术介绍
在电力工业中,GIS是指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国际上称为"气体绝缘开关设 备"简称GIS,它将一座变电站中除变压器以外的一次设备,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 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母线、电缆终端、进出线套管等,经优化设计有机地组 合成一个整体。 静触头座在GIS中有广泛的使用,在设备中的接头部位比较常见。随着技术的不 断改进,发现其本身也存在大量缺陷。现将现有技术的静触头座在结构、性能上作简要说 明。 图1示出现有静触头座的结构图。其包括圆筒形座体1、设置在座体1外部的筒形 出线端2以及设置在圆筒形座体l内部的触头。其中,触头主要分静弧触头和静主触头。 现有技术中的静触头座,在尾部采用的是敞口式结构。在实际应用中,此种结构在 开断大电流过程中对于压气气流缺乏导向控制。其在开断过程中,导致共箱的三相气流相 互冲击,因此对于开断十分不利。同时,由于敞口式结构没有节流控制,所以气流比较猛烈、 粗暴,对静触头座的灭弧效果和使用寿命都有不利影响。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静触头座以更好的解决现有静触头座结构设置不合理及对气 流导向和节流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致力于更好的解决现有静触头座结构设置不合理及对气流 导向和节流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静触头座。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并且具有对压气气流具有导向和节流控制的静触头座。具体地,本技术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种新型静触头座包括圆筒形座体、在座体前端的外部设置的筒形出线端以及在圆筒形座体内部设置的触头;还包括一个设置在圆筒形座体尾端的排气尾罩。 上述排气尾罩为半球形排气尾罩。 上述排气尾罩上开有若干排气孔。 上述排气尾罩单位面积上的排气孔镂空面积由顶部向边缘逐渐变大。 上述排气尾罩套置在圆筒形座体的尾端,并通过螺栓与圆筒形座体进行连接固定。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合理,具有较好的气流导向和节流性, 能延长整体设备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现有静触头座的结构图;以及 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解决现有静触头座结构设置不合理及气流导向和节流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 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静触头座。接下来具体说明该新型静触头座。 图2示出本技术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圆筒形座体1、在座体1 前端的外部设置的筒形出线端2以及在圆筒形座体1内部设置的触头,还包括一个设置在 圆筒形座体1尾端的排气尾罩3。 上述排气尾罩为半球形排气尾罩。半球形的尾罩能均匀排气,起到导向的目的。 上述排气尾罩的半径与圆筒形座体的外径相同。 上述排气尾罩上开有若干排气孔。通过设置排气孔,可较好的对压气气流起到导 向和节流的作用。 上述排气孔包括对称设置的圆角三角形排气孔。 上述排气孔还包括圆形排气孔。 上述排气尾罩单位面积上的排气孔镂空面积由顶部向边缘逐渐变大。通过合理布 置排气孔的位置和数量,起到对压气气流的导向和控制作用。 上述排气尾罩套置在圆筒形座体的尾端,并通过螺栓与圆筒形座体进行连接固 定。 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描述旨在说明具体实施方案的实现方式,不能理解为是 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教导下,可以在详述的实施方 案的基础上做出各种变体,这些变体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构思之内。本技术所要 求保护的范围仅由所述的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制。权利要求一种新型静触头座,包括圆筒形座体、在座体前端的外部设置的筒形出线端以及在圆筒形座体内部设置的触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设置在圆筒形座体尾端的排气尾罩。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新型静触头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尾罩为半球形排气尾罩。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静触头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尾罩的半径与圆筒形座体的外径相同。4. 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静触头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尾罩上开有若干排气孔。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静触头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孔包括对称设置的圆角三角形排气孔。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静触头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孔还包括圆形排气孔。7. 如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静触头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尾罩单位面积上的排气孔镂空面积由顶部向边缘逐渐变大。8. 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或6所述的新型静触头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尾罩套置在圆筒形座体的尾端,并通过螺栓与圆筒形座体进行连接固定。专利摘要本技术披露了一种新型静触头座。该新型静触头座包括圆筒形座体、在座体前端的外部设置的筒形出线端以及在圆筒形座体内部设置的触头;还包括一个设置在圆筒形座体尾端的排气尾罩。本技术结构合理,具有较好的气流导向和节流性,能延长整体设备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H01H33/22GK201444462SQ200920031109公开日2010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4日专利技术者季秀兰, 官敏, 张振国, 李磊山, 杨坤 申请人:益和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静触头座,包括圆筒形座体、在座体前端的外部设置的筒形出线端以及在圆筒形座体内部设置的触头;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个设置在圆筒形座体尾端的排气尾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坤李磊山张振国季秀兰官敏
申请(专利权)人:益和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