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杂水域桥梁承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3889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杂水域桥梁承台结构,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桥梁主体和墩柱组件,所述桥梁主体下方排列有数处用于防碰撞能量吸收的墩柱组件。本申请提供一种复杂水域桥梁承台结构,通过弹性和耗能能力较好的墩柱组件起到对圆管轴的防撞缓冲保护,船舶发生正面撞击时在轮胎的弹性材质作用下会发生偏转,极大降低正面撞击带来的巨大冲击力,日常维护与事故后更替也尤为简便,通过缓冲层组件的设置形成具有潜在流动性的结构,当出现地质灾害等意外情况时,棱台支架与圆管轴之间在发生水平方向的扭力时可以通过缓冲层组件的移动部分缓解,避免硬质结构迅速发生折断、撕裂等不可逆转的情况,提高抗风险性能。提高抗风险性能。提高抗风险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杂水域桥梁承台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
,具体为一种复杂水域桥梁承台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桩承台是指当建筑物采用桩基础时,在群桩基础上将桩顶用钢筋混凝土平台或者平板连成整体基础,以承受其上荷载的结构,其作用主要是为承受、分布由墩身传递的荷载。桩承台一般用于港口、码头、海洋工程及桥梁工程。
[0003]在复杂水域,为了防止航行的船舶与桥梁承台发生碰撞,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在承台周围套上钢结构套箱的方式起到防护作用,然而钢套箱造价较高;且钢套箱通常只能承受单次撞击,撞损后维修较困难;同时碰撞时船体易受损伤;另外钢材常年在水中易锈蚀,维护费用较高。
[000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不足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复杂水域桥梁承台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杂水域桥梁承台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桥梁主体和墩柱组件,所述桥梁主体下方排列有数处用于防碰撞能量吸收的墩柱组件,所述墩柱组件包括圆管轴、轮胎、弹性填充物和帆布袋,所述圆管轴外部沿着延伸方向均套装有轮胎,且轮胎上下端面彼此相互贴合,所述轮胎内部填充有弹性填充物,且轮胎外部套装有帆布袋,所述圆管轴底部设有棱台支架,且棱台支架与圆管轴连接处填充有用于缓解水平方向扭力的缓冲层组件,所述棱台支架采用底部为矩形的四棱台结构。
[0007]进一步的,所述圆管轴为混凝土浇筑的实心圆柱体结构,且套装于圆管轴外部的轮胎为橡胶制品。
[0008]进一步的,所述轮胎内部弹性填充物首选为橡胶粒,且轮胎外部包裹的帆布袋采用颗粒状聚偏氟乙烯材质。
[0009]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层组件包括混凝土层和碎石夹层,所述混凝土层底部设有碎石夹层,且碎石夹层与混凝土层的厚度比例为2:1。
[0010]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层组件还包括沥青层,所述碎石夹层底部设有沥青层,且沥青层与碎石夹层的厚度比例为3:2。
[0011]进一步的,所述棱台支架外部设有承台本体,且承台本体采用顶部开口的凹槽式结构。
[0012]进一步的,所述棱台支架贯穿承台本体底部一端一体式固定有承重桩,且承重桩采用单排三根共两排的方式分布于承台本体底端。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申请提供一种复杂水域桥梁承台结构,通过弹性和耗能能力较好的墩柱组件起到对圆管轴的防撞缓冲保护,船舶发生正面撞击时在轮胎的弹性材质作用下会发生偏转,极大降低正面撞击带来的巨大冲击力,日常维护与事故后更替也尤为简便,通过缓冲层组件的设置形成具有潜在流动性的结构,当出现地质灾害等意外情况时,棱台支架与圆管轴之间在发生水平方向的扭力时可以通过缓冲层组件的移动部分缓解,避免硬质结构迅速发生折断、撕裂等不可逆转的情况,提高抗风险性能。
[0015]1.本技术通过墩柱组件的设置,通过弹性和耗能能力较好的墩柱组件起到对圆管轴的防撞缓冲保护,船舶发生正面撞击时在轮胎的弹性材质作用下会发生偏转,极大降低正面撞击带来的巨大冲击力,日常维护与事故后更替也尤为简便;
[0016]2.本技术通过缓冲层组件的设置,当出现地质灾害等意外情况时,棱台支架与圆管轴之间在发生水平方向的扭力时可以通过缓冲层组件的移动部分缓解,避免硬质结构迅速发生折断、撕裂等不可逆转的情况,提高抗风险性能;
[0017]3.本技术通过承重桩的设置,六根承重桩,以分为两排、每排三根的方式均匀的设置在棱台支架贯穿承台本体一端的底部,因棱台支架的顶面与圆管轴的截面大小相配合,因此圆管轴不会在棱台支架上产生撕裂性的反作用力,同时棱台结构更为稳固,具有更强的承重能力。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整体连接方式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墩柱组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缓冲层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桥梁主体;2、墩柱组件;201、圆管轴;202、轮胎;203、弹性填充物;204、帆布袋;3、棱台支架;4、缓冲层组件;401、混凝土层;402、碎石夹层;403、沥青层;5、承台本体;6、承重桩。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3]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桥梁主体1和墩柱组件2,桥梁主体1下方排列有数处用于防碰撞能量吸收的墩柱组件2,墩柱组件2包括圆管轴201、轮胎202、弹性填充物203和帆布袋204,圆管轴201外部沿着延伸方向均套装有轮胎202,且轮胎202上下端面彼此相互贴合,圆管轴201为混凝土浇筑的实心圆柱体结构,且套装于圆管轴201外部的轮胎202为橡胶制品,轮胎202内部填充有弹性填充物203,且轮胎202外部套装有帆布袋204,轮胎202内部弹性填充物203首选为橡胶粒,且轮胎202外部包裹的帆布袋204采用颗粒状聚偏氟乙烯材质,圆管轴201底部设有棱台支架3,通过弹性和耗能能力较好的墩柱组件2起到对圆管轴201的防撞缓冲保护,船舶发生正面撞击时在轮胎202的弹性材质作用下会发生偏转,极大降低复杂水域因各种意外导致船舶正面撞击墩柱组件2及其底部承台本体5带来的巨大冲击力,日常维护与事故后更替也尤为简便;
[0024]如图3所示,棱台支架3与圆管轴201连接处填充有用于缓解水平方向扭力的缓冲
层组件4,棱台支架3采用底部为矩形的四棱台结构,缓冲层组件4包括混凝土层401和碎石夹层402,混凝土层401底部设有碎石夹层402,且碎石夹层402与混凝土层401的厚度比例为2:1,缓冲层组件4还包括沥青层403,碎石夹层402底部设有沥青层403,且沥青层403与碎石夹层402的厚度比例为3:2,棱台支架3顶面与圆管轴201连接处设有缓冲层组件4,当出现地质灾害等意外情况时,棱台支架3与圆管轴201之间在发生水平方向的扭力时可以通过缓冲层组件4的移动部分缓解,避免硬质结构迅速发生折断、撕裂等不可逆转的情况,提高抗风险性能,棱台支架3外部设有承台本体5,且承台本体5采用顶部开口的凹槽式结构,棱台支架3安放于顶部开口的内凹结构承台本体5内部,六根承重桩6,以分为两排、每排三根的方式均匀的设置在棱台支架3贯穿承台本体5一端的底部,因棱台支架3的顶面与圆管轴201的截面大小相配合,因此圆管轴201不会在棱台支架3上产生撕裂性的反作用力,同时棱台结构更为稳固,具有更强的承重能力。
[0025]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复杂水域桥梁承台结构时,棱台支架3安放于顶部开口的内凹结构承台本体5内部,六根承重桩6,以分为两排、每排三根的方式均匀的设置在棱台支架3贯穿承台本体5一端的底部,因棱台支架3的顶面与圆管轴201的截面大小相配合,因此圆管轴201不会在棱台支架3上产生撕裂性的反作用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杂水域桥梁承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桥梁主体(1)和墩柱组件(2),所述桥梁主体(1)下方排列有数处用于防碰撞能量吸收的墩柱组件(2),所述墩柱组件(2)包括圆管轴(201)、轮胎(202)、弹性填充物(203)和帆布袋(204),所述圆管轴(201)外部沿着延伸方向均套装有轮胎(202),且轮胎(202)上下端面彼此相互贴合,所述轮胎(202)内部填充有弹性填充物(203),且轮胎(202)外部套装有帆布袋(204),所述圆管轴(201)底部设有棱台支架(3),且棱台支架(3)与圆管轴(201)连接处填充有用于缓解水平方向扭力的缓冲层组件(4),所述棱台支架(3)采用底部为矩形的四棱台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杂水域桥梁承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轴(201)为混凝土浇筑的实心圆柱体结构,且套装于圆管轴(201)外部的轮胎(202)为橡胶制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杂水域桥梁承台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年丰杨波赵常青刘延钊郑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