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水土流失的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362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预防水土流失的防护装置,涉及矿山水土流失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安装框和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拼接机构,所述拼接机构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板,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中部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二活动板通过套筒与连接杆转动连接,通过第二活动板与连接杆转动连接,以达到能使拼接机构进行折叠或伸展,然后通过安装框与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转动连接,相邻两个安装板为转动连接,从而达到将整个安装框进行折叠或者伸展,进一步便利于装置的安装与运输,有利于改变整体框架的形状,进一步贴合地形地势。合地形地势。合地形地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防水土流失的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矿山水土流失领域,具体为预防水土流失的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对矿山进行开采时,会对矿山的山体造成较大的破坏,为了避免矿山开采诱发重大灾害,必须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治理,现有技术中,在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治理时,通常会在矿山的山坡上设置护坡结构,并在护坡结构内种植绿被,从而对矿山进行生态修复,提高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效果。
[0003]现有的护坡结构通常采用混凝土浇筑在矿山山体上,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在现场搅拌大量的混凝土,所浇筑混凝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混凝土材质,为固定形式,不利于后期的改建。
[0004]于是,专利技术人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预防水土流失的防护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预防水土流失的防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水土流失防护装置为混凝土固定形式,不利于后期的改建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预防水土流失的防护装置,包括安装框和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拼接机构,所述拼接机构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板,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中部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二活动板通过套筒与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下方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连接有地钉。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活动板与连接杆转动连接,从而达到将整个安装框进行折叠或者伸展,进一步便利于装置的安装与运输,有利于改变整体框架的形状,进一步贴合地形地势。
[0008]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框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环与限位筒,所述固定环与限位筒通过固定销固定连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固定环与限位筒,有利于将安装框更稳定地固定在地面上。
[0010]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框之间夹缝处设置有水槽。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水槽,有利于疏导水流,降低水流速度,从而减少水土流失。
[0012]进一步的,所述拼接机构为多个,且安装框与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框为四个安装板构成的矩形框架结构,且相邻两个安装板为转动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便于将装置进行折叠或者拉伸,进一步方便于装置的
运输与安装。
[0014]进一步的,所述地钉通过转轴与固定块转动连接,且地钉底部呈倒锥型。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地钉与固定块转动连接,以便于根据不同坡度调节地钉的角度,从而使安装框更加的稳定。
[0016]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框、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为多个,且呈横向线性分布。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通孔的设置,有利于将水流更好的储存在每个拼接机构之中,减少水资源的流失。
[0018]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本技术,通过第二活动板与连接杆转动连接,以达到能使拼接机构进行折叠或伸展,然后通过安装框与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转动连接,相邻两个安装板为转动连接,从而达到将整个安装框进行折叠或者伸展,进一步便利于装置的安装与运输,有利于改变整体框架的形状,进一步贴合地形地势;
[0020]2、本技术,通过设置地钉与固定块转动连接,手动掰动地钉,以改变地钉端头的角度,以便于根据不同坡度调节地钉的角度,从而使安装框更加的稳定,减少因外界因素使安装框移动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拼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地钉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固定环和限位筒位置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安装框;2、拼接机构;201、第一活动板;202、第二活动板;203、连接杆;204、套筒;3、水槽;4、固定环;5、限位筒;6、地钉;7、固定块;8、转轴;9、通孔;10、收纳槽;11、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下面根据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8]预防水土流失的防护装置,如图所示1

4,包括安装框1和空腔11,空腔11的内部设置有拼接机构2,拼接机构2包括连接杆203,连接杆203的外表面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板201,连接杆203的外表面中部设置有套筒204,套筒204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板202,第二活动板202通过套筒204与连接杆203转动连接,安装框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固定块7的内部下方开设有收纳槽10,收纳槽10的内部安装有转轴8,转轴8的外表面连接有地钉6。
[0029]参阅图1和4,安装框1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环4与限位筒5,固定环4与限位筒5通过固定销固定连接,设置固定环与限位筒,将固定销贯穿两者之间,有利于将安装框更稳定
地固定在地面上。
[0030]参阅图1,安装框1设置有两个,两个安装框1之间夹缝处设置有水槽3,通过设置水槽,有利于疏导水流,在利用固定环与限位筒的设置,降低水流速度,从而减少水土流失。
[0031]参阅图1和2,拼接机构2为多个,且安装框1与第一活动板201、第二活动板202转动连接,安装框1为四个安装板构成的矩形框架结构,且相邻两个安装板为转动连接,以便于将装置进行折叠或者拉伸,压缩装置占用空间,进一步方便于装置的运输与安装。
[0032]参阅图1和3,所述地钉6通过转轴8与固定块7转动连接,且地钉6底部呈倒锥型,通过地钉与固定块转动连接,手动掰动地钉,以便于根据不同坡度调节地钉的角度,从而使安装框更加的稳定。
[0033]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首先,通过第二活动板202与连接杆203转动连接,以达到能使拼接机构2进行折叠或伸展,然后通过安装框1与第一活动板201、第二活动板202转动连接,相邻两个安装板为转动连接,从而达到将整个安装框1进行伸展,之后,手动掰动地钉6,使地钉6通过转轴8与固定块7进行旋转,以改变地钉6端头的角度,以便于根据不同坡度调节地钉6的角度,从而使安装框1更加的稳定,利用固定销贯穿固定环4与限位筒5,在将固定销固定在地面上,之后,每个拼接机构2中放置草植物种植,然后,盖上培养土层,最后浇水灌溉,使植物生长的更快。
[0034]本技术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在此不进行过多赘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预防水土流失的防护装置,包括安装框(1)和空腔(11),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1)的内部设置有拼接机构(2),所述拼接机构(2)包括连接杆(203),所述连接杆(203)的外表面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板(201),所述连接杆(203)的外表面中部设置有套筒(204),所述套筒(204)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板(202),所述第二活动板(202)通过套筒(204)与连接杆(203)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框(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所述固定块(7)的内部下方开设有收纳槽(10),所述收纳槽(10)的内部安装有转轴(8),所述转轴(8)的外表面连接有地钉(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水土流失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1)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环(4)与限位筒(5),所述固定环(4)与限位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辉翟高明施少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三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