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炭再生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2928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活性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性炭再生控制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外壳、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外壳的内部一侧开设有第一腔体,第一腔体的内部中间转动安装有第二轴杆,第二轴杆的一端固定有镂框,镂框的底表面两端固定有震动马达,所述外壳的内部另一侧开设有第二腔体,第二腔体的内部底端固定有水箱,水箱的外部顶端一侧连接有第二管道,水箱外部顶端另一侧连接有第一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第一腔体内部安装了可震动的镂框,其活性炭通过第一入料斗倾倒在其内部后可以震动的被蒸汽所加热,达到了震动铺散活性炭使其能均匀的被加热,重新获得吸附能力,并且加热后的气体会被风机抽入滤箱内进行过滤,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炭再生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活性炭
,具体为一种活性炭再生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活性炭是一种黑色多孔的固体炭质,由煤通过粉碎、成型或用均匀的煤粒经炭化、活化产生。主要成分为碳,并含少量氧、氢、硫、氮、氯等元素。普通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在500~1700m2/g间。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为用途极广的一种工业吸附剂。这些活性炭一经使用便会失效,变成固体废弃物,如果随意处理将会造成环境污染,有些甚至有一定的危险性。目前的活性炭再生设备,通过对活性炭进行加热再生,但由于设备内部温度分布不均匀,从而降低了活性炭再生效率,同时缺乏尾气处理,对周边环境造成了污染。申请号为“CN201921104864.2”所公开的“一种活性炭再生装置”,其通过具体的技术结构设置,解决了目前活性炭再生设备其内部温度分布不均匀,降低了活性炭再生效率,同时缺乏尾气处理,对周边环境造成了污染的问题,但是在实际使用时还存在诸多缺陷,如:利用可转动的搅拌杆来对再生箱内的活性炭进行搅拌,以此让其均匀的被蒸汽加热,从而使其重新获得吸附能力,但是搅拌杆对颗粒状的活性炭进行搅拌时其搅拌杆附近的颗粒会活动,而贴近在再生箱内壁边上的活性炭则很难动弹,导致蒸汽加热不均匀,需要很长时间的加热才能全部加热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性炭再生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活性炭再生控制装置,包括外壳、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外壳的内部一侧开设有第一腔体,第一腔体的内部中间转动安装有第二轴杆,第二轴杆的一端固定有镂框,镂框的底表面两端固定有震动马达,所述外壳的内部另一侧开设有第二腔体,第二腔体的内部底端固定有水箱,水箱的外部顶端一侧连接有第二管道,水箱的外部顶端另一侧连接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入料斗。
[0005]使用本技术方案中一种活性炭再生控制装置时,工作人员需先对其外接供电,通过控制面板控制本技术的运行,工作人员需先对水箱内添加水,工作人员将封盖给掀开,掀开后将水倒入至第二入料斗的内部,倒入至内的水会通过第一管道传输至水箱的内部,传输适量后工作人员停止补水操作,将封盖重新转动关闭,封盖转动关闭后工作人员将待再生的活性炭倒入至第一入料斗的内部,倒入至第一入料斗内的活性炭会抵压挡板,使得挡板转动倾斜,这样活性炭就会掉落到聚集斗的内部,通过聚集斗的聚集传输至镂框的内部,传输适量后工作人员停止活性炭的倒入,启动加热棒,加热棒在水箱内加热水产生蒸汽,该蒸汽通过第二管道传输至第一腔体的内部底端,到达该位置的蒸汽会升起并从镂框的内部穿透过,对镂框内放置的活性炭进行加热,在加热时工作人员启动震动马达,震动马
达产生震动并震动镂框,震动的镂框将内部放置的活性炭给震动铺散开,这样镂框内放置的活性炭就能均匀的被蒸汽所加热,重新获得吸附能力,加热后的气体会被第三管道所吸入,通过风机传输至第四管道的内部,由第四管道将该气体传输至滤箱的内部,受到滤箱内安装的二氧化钛过滤装置、等离子过滤装置和二氧化硅过滤装置所过滤处理,处理后的气体通过第五管道排走,当活性炭均被加热获得吸附能力后工作人员启动驱动马达,驱动马达转动输出端连接的第二轴杆,第二轴杆带着中间固定的镂框进行翻转,镂框翻转后其内部放置的活性炭就会掉落到出料斗的内部,通过出料斗聚拢传输至底端放置的盒体内部,工作人员从取料口内取出放置在内的盒体即可。
[0006]优选的,所述水箱的内部两侧固定有加热棒。通过设置加热棒,使水箱内的水可以进行加热,达到了加热水产生蒸汽的效果。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腔体的内部顶端固定有风机,风机的输入端连接有第三管道,风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四管道,第四管道的一端连接至滤箱的外部顶端,滤箱的外部底端连接有第五管道。通过第三管道和风机和第四管道的配合,使对活性炭加热后的气体可以被抽入并送至滤箱的内部,达到了抽取和输出的效果,滤箱的内部安装有二氧化钛过滤装置、等离子过滤装置和二氧化硅过滤装置,可对加热活性炭后气体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过滤处理,避免直排污染环境。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轴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驱动马达,且驱动马达固定在第二腔体的内部中间。通过第二轴杆和驱动马达的配合,使镂框可以在第一腔体的内部进行翻转,达到了动力输出的效果。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腔体的内部顶端固定有聚集斗,第一腔体的内部底端固定有出料斗,出料斗的底端开设有取料口。聚集斗的安装使通过第一入料斗排至第一腔体内的活性炭可以聚集传输至镂框的内部,防止洒落至边上,而出料斗的安装使镂框在翻转倒出内部的活性炭后可以将其聚集传输至底端放置的盒体内部,取料口的开设使接料的盒体可以放置在内,提供了接料放置的位置。
[0010]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外部顶端固定有第一入料斗,第一入料斗的内部通过第一轴杆转动安装有挡板,挡板的底表面固定有配重块。第一入料斗的安装使待再生的活性炭可以通过此处进入到第一腔体的内部,而挡板的安装阻挡了加热活性炭后的气体从此处排出,配重块的安装使挡板在常态时会保持平行关闭状态,倒入活性炭受到冲击时会转动倾斜打开,打开时入料关闭时阻挡气体从此泄漏。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在第一腔体内部安装了可震动的镂框,其活性炭通过第一入料斗倾倒在其内部后可以震动的被蒸汽所加热,达到了震动铺散活性炭使其能均匀的被加热,重新获得吸附能力,并且加热后的气体会被风机抽入滤箱内进行过滤,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的镂框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外壳;2、第一腔体;3、聚集斗;4、出料斗;5、镂框;6、震动马达;7、第二轴杆;8、第一入料斗;9、挡板;10、第一轴杆;11、配重块;12、第三管道;13、风机;14、第四管道;15、第二腔体;16、滤箱;17、第五管道;18、驱动马达;19、第二管道;20、第二入料斗;21、第一管道;22、水箱;23、加热棒;24、取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20]实施例一
[0021]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活性炭再生控制装置,包括外壳1、第一腔体2和第二腔体15,外壳1的内部一侧开设有第一腔体2,第一腔体2的内部中间转动安装有第二轴杆7,第二轴杆7的一端固定有镂框5,镂框5的底表面两端固定有震动马达6,外壳1的内部另一侧开设有第二腔体15,第二腔体15的内部底端固定有水箱22,水箱22的外部顶端一侧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炭再生控制装置,包括外壳(1)、第一腔体(2)和第二腔体(15),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一侧开设有第一腔体(2),第一腔体(2)的内部中间转动安装有第二轴杆(7),第二轴杆(7)的一端固定有镂框(5),镂框(5)的底表面两端固定有震动马达(6),所述外壳(1)的内部另一侧开设有第二腔体(15),第二腔体(15)的内部底端固定有水箱(22),水箱(22)的外部顶端一侧连接有第二管道(19),水箱(22)的外部顶端另一侧连接有第一管道(21),第一管道(2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入料斗(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再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2)的内部两侧固定有加热棒(2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再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15)的内部顶端固定有风机(13),风机(13)的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晓雷刘木林蒋梁鹤亓琳马小兰董善成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