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草莓再植病害的菌株SB177及其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2851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防治草莓再植病害的菌株SB177及其制剂,属于果树防病治病技术领域,专用于果树的生物防治。该菌剂也能防治草莓白粉病、灰霉病等草莓地上部分病害。由菌株制成的制剂具有货架期长、防效高、防治谱广和促生增产的性能。该菌剂具有货架期长、防效高、防治谱广和增产的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治草莓再植病害的菌株SB177,该菌株SB177为解淀粉芽孢杆菌,拉丁文学名为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该菌种已于2009年3月19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号为:CCTCC NO:M20903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菌株及其制剂,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治草莓再植病害的菌株SB177及 其制剂,属于果树防病治病
,专用于果树的生物防治。
技术介绍
再植病害是指同一种作物连续在同一地块种植,造成作物生长发育不良、病害加重,进 而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的现象。在日本称这类问题为忌地现象、连作障害或连作障 碍,欧美国家称之为再植病害(Replantdisease)或再植问题(R印lantproblem)。多年来,草莓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和设施栽培技术一直是我所(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 科学研究所)农业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的重点。己成为带领我市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措施, 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然而,设施栽培由于连作和封闭的温、湿环境,病原物极易 繁殖和积累,根结线虫病、黄萎病、枯萎病等再植病害,以及白粉病和灰霉病等叶面病害, 成为设施草莓生产的主要障碍。在我国设施草莓种植再植病害中尤以黄萎病为最。由草莓黄 萎病等再植病害的连年暴发而迫使农户拆棚的事例频频发生,严重阻碍草莓种植业的发展和 农民的增收。当前,如何有效、科学控制草莓再植病害?成为农户最热切期盼解决的生产实 际问题,也是国内外专家所面临的最头疼和企图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对于草莓再植病害的防治,生产上主要利用卤代烃类化合物如溴甲烷 (methylbromide)等土壤消毒剂,以及利用苯菌灵等化学药剂,在定植前浸根或在定植后灌 根的化学药剂防治方法。然而,利用溴甲烷等进行土壤消毒的使用成本高(1000元/亩次), 且仅当年有效;再者,溴甲烷为剧毒气体,对人畜剧毒,对大气臭氧层有严重破坏作用,造 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欧、美国家已于2005年禁止生产和使用,全球范围内按照《蒙特利尔议 定书哥本哈根修正案》发展中国家最迟在2015年全面禁用,我国溴甲烷仍在有所使用。当前, 国内在生产上尚缺少高效、低毒、广谱、无残留的化学土壤处理剂的替代产品。除化学熏蒸 剂进行土壤处理外,其它防治方法还有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近年来的实践证明,生物防治控制草莓再植病害,被认为是最有效、最有可能广泛推广 的方法。原因为(1)颉颃微生物在土壤中比在叶面上更加容易存活和定殖;(2)草莓再植病 害的防治尚缺少令人满意的化学药剂;(3)农业防治(改连作为轮作制、推广无毒种苗、选 育抗病品种)和物理防治(日光高温消毒)方法对草莓再植病害的防效差,且由于其高劳动 强度、高防治成本和高环境污染而不被生产者采用。草莓再植病害的无公害防治方法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法(1)3利用物理方法防治该病,如袁会珠等(2000)采用室外小区实验方法,在草莓栽培过程中利 用客土法、人工基质法、太阳能土壤消毒方法防治草莓再植病害,3种防治方法增产幅度分 别高达100%、 115%、 129%,与溴甲烷土壤消毒差别不大,基本可以替代溴甲烷土壤消毒 技术,但该类方法存在劳动强度大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2)利用活菌制剂防治,如王占 武等(2002)报道,以颉颃细菌B501在草莓根际的定植防治草莓再植病害;马宝红等(2004) 报道利用VAM菌根菌(G/o附^ woywae和G/owms vw /wwe)对草莓有促生、防草莓黄萎 病的效果;(3)利用植物提取物或微生物次生代谢物防治草莓黄萎病,研究报道的有冯玉龙 等(1999)利用颉颃芽孢杆菌发酵液的硫酸铵沉淀物来防治;徐淑华等(2005)利用两株颉颃 细菌和多种植物提取物防治草莓黄萎病,并取得初步成效;甄文超(2005)利用药用植物源 作为土壤添加物控制草莓黄萎病,针对草莓再植病害3种主要病原菌i /^o"o"/a TO/am', i^犯/7'wwowon^, 「"^77//^ (^/ /&£筛选了125种药用植物腐解物提取液抑菌活性,并证 明川芎和苦参的等量混合物有望用于草莓再植病害的防治;赵秀娟等(2007)报道,从草莓 根围分离的颉颃细菌发酵液对草莓再植病害有一定防效;宋志伟等(2006)报道,用一种复 合微生物制剂对草莓黄萎病的田间防效达76.9-84.6%。国外对草莓再植病害生物防治的专题研究报道不多。Vosatka等(1992)用AMF (Arbuscular Micorrhizal Fungi)和尸ww^wo朋s ; wri^同时接种草莓根际土壤具增效互作作用。同样是 Vosatka等(2000)报道,利用JgraZ)""en'ww ra&o6a"er能够促进AMF在草莓根际定殖;Porras 等(2007)利用太阳能土壤消毒和木霉菌剂结合的方法,得出在太阳高温消毒后再添加生物 菌剂的方法,对草莓黄萎病两年防效达84.5%。目前,草莓再植病害的生物防治研究成为热点,但能取得较好效果并研制出商品化的制 剂的不多,而利用细菌及其活菌制剂防治草莓再植病害的研究则鲜有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供一种防治草莓再植病害 的菌株SB177。专用于防治草莓再植病害如黄萎病、枯萎病。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由防治草莓再植病害的菌株SB177的菌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菌剂也能 防治草莓白粉病、灰霉病等草莓地上部分病害。由菌株制成的制剂具有货架期长、防效高、 防治谱广和促生增产的性能。该菌剂具有货架期长、防效高、防治谱广和增产的性能。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防治草莓再植病害的菌株SB177,该菌株SB177为解淀粉芽孢杆菌,拉丁文学名为BaczY/w am;;/o/z々we/ac/era,该菌种已于2009年3月19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号为CCTCCNO: M209(B7。所述菌种SB177具有如下特征菌落呈白至乳 白色不透明,表面粗糙,菌落边缘不规则。细胞呈短杆状,有内生芽孢,芽孢囊膨大,呈椭 圆形,0+。可产生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肽酶、蔗糖酶。对植物病原菌轮枝菌属(^^/"7//"附)、 镰刀菌属(F附an'ww)、丝核菌属(7 Wzo"om'a)、曲霉属(v4印erg/〃Ry)和疫霉属(户/^/op/^ra) 均有强烈颉颃作用。用本专利技术的防治草莓再植病害的菌株SB177制备的生防菌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 菌液的获得用无菌芽签挑取事先在R2A固体培养基上划线培养好的SB177菌株单菌落斑,接种于 装有5ml PDA液体培养液的容积为20 ml的三角瓶中,于30°C 、 200 rpm条件下振荡培养16 h,过夜,将上步所得培养液5 ml全部接种于装有400ml PDA培养液的容积为1000 ml的三 角瓶中,200 rpm、 3(TC条件下振荡培养16 h;把所得的400ml培养液接种于装有20 L发酵 培养液,其中发酵培养液中固容物含量为大豆粉100g、玉米粉100g、淀粉100g、蔗糖25g、 酵母粉25g、碳酸钙20g、 MnSO4 1.0g,设置发酵条件为溶氧100%,搅拌速度为350rpm,发酵温度30。C,发酵时间48h, pH 7.0-7.2;(B) 菌剂加工工艺将发酵好的发酵液按如下方法加工成颗粒菌剂先将细菌发酵液与乳糖按1 : 4 (ml/g) 比例混合均匀,得混合物1;再把混合物1、聚乙苯吡咯烷酮K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草莓再植病害的菌株SB177,该菌株SB177为解淀粉芽孢杆菌,拉丁文学名为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该菌种已于2009年3月19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号为:CCTCC NO:M20903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敬辉陈宏州朱桂梅潘以楼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